394 女兵上舰(1/2)
时值十月,海抗军的第二艘航母,或者说第一艘正规航母终于完成了舾装。于此同时,舰员和飞行员的训练也基本完成。印度洋号航母编队开始从石像岛启程奔赴马达加斯加。
本来李广有意让原来的自由龙号舰长黄中华担任该舰的舰长。
但是由于美国方面对海抗军的诸多限制,两国关系从中途岛战役之后,好像就不那么和谐。别看中途岛海战前,美国人答应给海抗军一艘轻型航母,但是美国人会不会玩花招,无法预料。
后来李广追问美军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上将,得到了肯定的答复。美国人就这点不错,明确的合同肯定要执行,这是一个大国的信誉和风范。对于美国来说,明赖账这种低层次的玩意已经基本不玩了。美国要玩的更加高级,赖了你的帐,还让你说不出个不来。这里吐槽一句:当下,兔子大量的购买美国国债,美国明显的是不赖帐而赖账,手段高明,令兔子有苦难言。
之所以提前奔赴美国,除了海抗军需要尽快熟悉掌握这艘航母,还有非常具体的改造任务。由于海抗军的军事思维和美军有相当多细节的不同,故此也有某些结构需要改变,或者添加某些设备。
因此擅长交往的黄中华带队奔赴美国接收航母,算是最佳人选。而且,黄中华对自由龙号航母念念不忘,美国提供的这艘轻型航母早早的就被海抗军再次赋予了“自由龙”的舰名,这也是黄中华自告奋勇带队奔赴美国的原因所在。
黄中华此次带队,有一个比较特别的现象。黄中华带领的人员不多,并不是全部的舰员。只有五百多人,其中大部分是轮机管损骨干。其中最耀眼的却是近百女兵。
这是海抗军海军中的第一批女兵,女兵上舰在二战期间几乎是绝无仅有的事件。海抗军首开先河。
海抗军人员缺乏,空军海军尤其缺乏。几乎是各个技术兵种都严重缺人。但是,有一个兵种并不缺--电信兵。
海抗军招收的女兵不少。大多都从事护士和电信两个专业。数年下来,电信女兵足足五六百人。但是。大多数女电信兵都是在陆地上工作,海军内部清一色的男电信兵。以至于竟然出现了海抗军极为少有的怪现象,技术兵种中女电信兵供大于求。
航母在二战之前的人员配置相当简单,但是到了这个时期,人员配置就复杂起来。虽然不如后世的航母分工那么复杂,但是也至少有二十多个兵种。船体本身的硬件升级比较慢,但是电子通讯的升级换代却是突飞猛进。对于电信兵的需求量大增。
不过,即便是美国也还没有升级到每一架战机都有电信引导员的地步。而日军干脆仍然是机群指挥,根本就没有什么细化分工。
数次海战,身为一个生活在现代电子社会的穿越人。很容易的就发现了战机通讯的严重不足。在公共频道中指挥几十架上百架战机作战,有着严重不足。极不利于战斗中的兵力灵活调整,更加不利于一旦战机失事对飞行员的救援。
这个年代,战机的空战全靠飞行员的视觉,广阔无垠的天空中长机和僚机飞散分家一点不稀奇。而一队战机之间的配合支援就更加无法实现。往往是空战结束,已经没有了编组,飞行员们只好各回各家,极不安全,也容易在大海上迷失方向。菜鸟一点的飞行员。到了海上就是一片茫然,因此失事的事件层出不穷。
这里有个例子,说的是四九年以后的中国空军。在长达二三十年的时间里,一直遵循着:集结,出击,战斗,集结,退出。这五道程序。
稍微了解空军的人都明白,最后两步应当是反过来,先退出战场再集结才合理。但是没有人是笨蛋,之所以如此编制战斗程序,原因很简单,如果不在战斗空域集结,由于飞行员训练严重不足,返航损失极大。
再比如日军陆军航空兵,几乎是固执的拒绝轰炸海上目标。虽然与他们没有训练过轰炸海上移动目标有关,但是更大的原因在于,他们一贯是依靠地形导航的,到了没有标志的海上根本摸不清方向,以至于白白送命。
日本陆军航空兵有一个极为悲催的数据,从本土跳岛飞行到新几内亚,战机的损失比例在百分之二十以上。而经过训练的海军航空兵战机损失率只有百分之三左右。当然,鬼子根本不计算飞行员,只计算战机的损失。却不知道,精锐的飞行员比起战机来说要宝贵的多。
这样一来,就显出了大量配置电信兵的优势所在。除了能减少飞行员的意外损失,作战中还有更大的用途。有了雷达,有了电信引导员,战机方位就容易确定,空战指挥将会更加灵活。
空战中,经常出现,有的战机无所事事,连敌人都找不到。但是有的战机却陷入重围,独立无援。如果能把所有战机有效利用,就能极大的避免这种现象发生,对于战斗力的提升几乎是一种质的飞跃。
经过海抗军的演习验证,即便是在没有雷达情况下,单机配置电信兵也对战斗力有着极大的提升。
因此,在李广提出这种思维之后,虽然许多舰长还都对女兵上舰有着心理上的抗拒。以前任何船只(包括军舰和民用船舶),都是禁止女人上船的(指舰员)。尤其是远洋船只,根本没有女船员。原因嘛,远洋船只离开陆地,一般都要几个月以上才能靠岸。在航行期间,看不到陆地和船员以外的人的。如果船员中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