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和厨界大佬聊天(1/3)
比赛结束之后参加比赛的师傅们开始到展台跟前儿品尝菜品,有很多员工也跟着一起品尝。
三位老板过来和师父聊了几句就回家了。
我邀请各位评委吃饭,四位老客人说时间太晚了不去了,郑佳琪每人给拿了一件礼物当纪念品,他们回去了。
剩下阿生、老四王厨、洪记乔厨,我们很长时间没在一起聚了,准备出去小酌几杯。我把王春来和老店厨师长也带上了,他俩是厨师长,和这些厨师大佬们在一起认识一下聊聊天有好处,不但交到了朋友,还能长见识。
阿生对我说:“谭厨,把你家的经理和刚才的主持人也叫上吧,全是咱们大老爷们儿多没意思。”
“不是不叫她们,我怕到时候你把他们领跑了。”我开玩笑道。
乔厨和阿生也很熟悉,他说“阿生你最色了,到哪都想找女人。”
阿生也不在意,笑着说:“是男的就好色,我就是说出来了,不信你们不好色。”
大伙笑了。我过去找张丽和李爽,她俩是乐意前往,李爽去叫郑佳琪的时候郑佳琪说想回家睡觉,太晚了有点累。
半夜十二点了只能到烧烤大排档吃饭。
做餐饮的也都喜欢吃烧烤,整天的做菜看都看腻了,吃点烧烤感觉挺好。
王厨跟我说:“谭厨,你们家是咱们省城最老的饺子馆,咋不往外发展发展?”
“也想发展了,就是董事会一直没定下来。”我说。
“听说你家四个董事?”王厨问。
“嗯,四个,亲哥儿四个。”我说。
“哥儿四个意见统一还行,意见要是不统一就不好说。”王厨道。
“现在就看董事会的了。”我说。
“谭厨,听说你家老店那过完年准备动迁了?”乔厨问。
“是,过完年就动迁。”我回道。
“动迁可惜了,那老店都多少年了。”乔厨说。
“是有点可惜了,可惜也没办法,政府行为,谁也不能跟共产党对抗。”我说。
和大伙喝了口酒,人家是过来当评委的,咱们得主动点。
我把王春来和老店厨师长给大家介绍认识,张丽和李爽不用介绍,早就认识了。
王春来和老店厨师长站起来和大家喝了杯酒。
喝酒的时候就可以看出来,王厨、乔厨、老四和阿生他们谈笑风生,王春来和老店厨师长有点局促紧张,放不开的样子,人家在那聊天他俩儿只是在那听。这就是总不和外面交流的缘故,按理说他俩儿现在也是一店的厨师长,和他们平起平坐,并且临江轩的名气也不小,甚至在这几家店面之上,他俩不至于这样。主要还是临江轩一直不发展,里面的员工太封闭了造成的。
就拿这次比赛来说,童师傅就很好的给临江轩的厨师上了一课。说的是创新菜,但真正创新的没几道,不是老菜翻新就是胡乱组合。能够有生命力的,可以吃住人的菜品也就是小曹师傅的“小炒月牙骨”还可以。等老店厨师长制作的“鱼丸豆腐”不能算创新菜,只能说做得很好,很有功底。
童师傅制作的“酥炸大虾球”和“奶香南瓜”才是真正的创新菜,尤其是“酥炸大虾球”,在省城都知道是高德酒店首先推出的,一经推出之后就受到了客人的好评,很多厨师都到他家去学习,结果都是学到了其型没学到其神,做出来不是那个样,反倒是给人家做了宣传。
高德的“酥炸大虾球”可以说是一绝,通过这道菜锁定了不少客人,尤其是请客的时候这道菜是必点菜,一是好吃,二是形体美观,给人的视觉是个冲击,第三是所有吃过这道菜的人都十分好奇和欣赏,好奇的是一个普通的虾仁是怎么炸到那么大的,并且还不软,很酥脆。欣赏的是厨师的制作水平,如果厨师没下到功夫是做不出这么好的菜的。
所谓的匠人精神,这就是匠人精神,只有把菜研究到极致才行,才会受人尊敬。
研究菜不能闭门造车,菜品研究不是研究什么化学武器,必须在封闭的实验室里研究才行。研究菜品得走出去互相交流学习,同行之间互相取长补短才能把菜品研究好。
王春来和老店厨师长就是封闭的太久了,一直在临江轩工作,并且工作还很稳定,没有出去学习的意识,和外界很少接触,觉得自己会这些菜就行了,不需要学什么新菜,所以在创新上很弱,或者说是没有创新。
师父说的对,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
如不去创新,和临江轩一样固步自封,那么不会发展的这么快,已经有几十家分店了。
来说,现在省城老店,也就是王厨工作的那家店,在他家店里能吃到地道的河南菜。省城人想吃河南菜就到他家去,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在河南有分店,发现河南菜有几道很好,很适合东北人吃,于是就引进到省城老店来,一经推出受到省城老百姓的喜爱,所以在省城想吃河南菜去,在他家能吃到,这样也锁定不少客人。
别人家也想上河南菜,但是在河南没有分店,想上河南菜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请个河南的厨师过来亲自操作,二是派厨师到河南去学习。这其中还有一个食材问题,有些食材省城没有,得在河南本地往省城发货。一次发得少不够运费的,不合适,发多了卖不了形成原材料积压也是不挣钱。不门面多,发一次货几家门店一分就可以了。这也是单店运营和连锁店运营的区别,连锁店的竞争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