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花场里的年轻人1(1/1)
青春,多么鲜活的字眼,多么美好的时代;青春,一看就是可以任性的年纪,可以恣情的时光;而青春也是年轻人特有的标志。年轻人,这是一个充满了朝气,充满了创造、探险精神的年岁;年轻人,也是一个充满浪漫,充满了情谊的时光;年轻人,还是这个社会的生力军,时尚的主导力量,是社会的未来;年轻人,会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变得思想不同,传承的文化也不同,他们因为年轻,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都很强,改变自己的机会也很多。现在,我要说的年轻人,是贵州山村里的年轻人,是少数民族同胞的年轻人,是经常活动在花场里的年轻人。
花场,是布依族、苗族的女人们临时绣花的地方。古老的花场就是山寨里某一家的院子或者是堂屋,后来因为绣花的人多,花场就设到了户外,一般是在寨子的旁边或者寨子脚下,都是设在离水很近而且平坦宽阔的平地上。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花场在贵州的山寨里随处可见,虽然外观不同,建造的材料不同,但作用都基本相同,都是年轻的姑娘们绣花,年轻人聚集约会的地方。我们‘摆城’的花场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也经历过几番迁移和变化。先是设在学校门口的小河边,后来移动到了学校后面的小山丘上,也曾在寨子中间的稻田里。公路通了以后,又移到村门口的公路边。花场的建设也变得越来越结实,越来越漂亮。我小时候见到的花场都是用河里的芦苇草建造而成。每年腊月中旬,就是寨子里的姑娘们建设花场的时间,大家都从小河边砍来淡绿色的芦苇杆子,一捆一捆的把杆子上的叶子修剪掉,留下两米多长的芦苇杆,芦苇杆都是拇指大小,一头用刀削成尖锥状,另一头留下一张叶子。姑娘们再把这些修理好的芦苇杆子编成像席子一样厚实且整齐的帘子,编好的芦苇帘子用带尖锥的那一头插进泥土里围成一个圆形,圆形的面积根据参与的姑娘人数而定,一般是十几个姑娘建造十几个平方那么大。围好的圆形芦苇帘子,在任意一个地方留出一个六十公分宽的门洞,在圆形的平地中间挖出一个脸盆大小的火坑,花场就算建造好了。花场是没有屋顶的,只有四周的芦苇墙,碰到下雨,姑娘们就在顶上搭片宽大的‘油纸’(山村里用来躲雨的雨具,根据人的身高裁剪成长方形的一块厚实的塑料纸,大概一毫米厚)或是大家一起撑起油布雨伞来遮雨,或者雨天姑娘们都留在家里不去花场。花场的存放时间仅限于春节期间的两、三个月,从正月开始,一般到了春耕的三月,花场就被拆掉了,等到来年腊月再建造。前几年村里出资建造了一个有砖墙有门楼的公用花场,就在村门口的公路旁边,姑娘们就省去了每年建造花场的麻烦。山寨里年长的阿姨们或者媳妇们也有花场,但都是简单围建,而且不和姑娘们的花场在一处,都在离家更近的地方。布依族和苗族的花场也是分开的,但经常会有两个民族的年轻人互相走动玩耍的情况。尤其像我们的“摆城”山寨是苗族、布依族杂居在一起的,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有感情,这种情况就更常见了。中学时代的寒假里,我和寨子上的年轻人总会到花场里去玩耍,苗寨的花场,布依寨的花场都是我们经常玩耍、聚集的地方。在那里,我见证了一对对恋人的开始,到她们结婚生子,成就美好的姻缘,在那里,跟着伙伴们聚集、商量,一起去钻了无数个山洞,爬了无数座山,看了村寨前的马滩瀑布,领略了山寨的处处美景。在那里,看着一个个年轻的姑娘传承着我们民族的刺绣文化,让我深深感受到了农村年轻人单纯的思想,年轻人的活力,年轻人的热情与大家团结互助的心。
正月里的早晨,吃过早饭的姑娘们准备着去花场了。一般她们都会准备好花线、绣花针,花样,木炭,要绣花的白布,再带上小板凳拎上水杯,拿上几个糍粑或者米饭,有的还会带点‘霉豆腐’、‘水豆豉’,备好这一切后,姑娘们都高高兴兴的向花场走去。先到的姑娘会先生起火坑里的火来,生火的干柴火是姑娘们早早准备好堆放在花场角落里的,干燥细碎的木材交叉搭在火坑里,木材底下点着从家里带来的‘葵花杆’(向日葵的杆子在水里泡过后把中间的芯子去掉,杆子晒干,晒干的杆子容易燃烧,做火引子用),木材就带着少量的烟火燃烧起来。不一会十几个姑娘陆陆续续都到了花场里,我和三姐也在其中,这是‘对门寨’(苗寨名字)边上的苗寨花场,坐落在河坎边上,四周是种满蔬菜的菜园,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绿色,风吹过来还能闻到蔬菜的清香。到来的姑娘们先是一番热聊,讨论讨论花样,说说花线的颜色搭配,也会说说中午要吃的东西,大家一边说一边摊开绣花的白布,找好位置坐落,穿好绣花针,就开始绣了起来。大家都是年轻的姑娘,是充满热情的年纪,是少女怀春的时代,虽然坐在花场里绣花,心思难免也跑到花场外面某个“后生”(当地人对16—25岁男子的称呼)的身上去了。
本书由潇湘书院首发,请勿转载!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