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有钱也犯难(1/2)
“这是要人命啊!”系统给的是五十人称赞叫好,开始李好并没反应过来,还以为很简单。后来才醒悟过来,这称赞叫好跟卖出去五十份完全是两码事。
用系统的话来说,既然叫美食系统了,那就必需是美食。西市这种地方,只要做的不差,三天卖出去五十份食物简直跟喝水一样简单,五十个人称赞叫好都做不到,这还能叫美食?
听说系统没有不带坑的,李好总算体会到了。这次轮到自己了,对于这个也只能无语接受,反正都是系统说的算。
还好自己是个吃货,会做的能算的上的美食的东西不少。如果只是一两次,这个问题不大,多了肯定不行。
比如什么桂林米粉,常德牛肉粉啊,这个自己能做好。下碗鸡蛋面条问题也不大,或者炒两个小炒也可以。
但是,这是贞观年间,这里吃牛肉是要报备的。只有牛老了,或者牛病了之后向官府报备确认后才能杀了吃,自己这要是卖牛肉粉,迟早药丸。
小炒就更不可取了,没有足够的材料。李好的历史不差,还会经常看看一些资料。对于大唐的东西不说很了解,知道的也不少。
小炒要用到蔬菜吧,那就说说蔬菜。后世小炒中很常见的西红柿、土豆、青椒、洋葱、辣椒,有多少是唐朝能吃到的?答案是零,这些现在都没有。
即使后世常见的大白菜(此时叫“菘”)、菠菜(此时叫“波棱菜”)都不算是常见的蔬菜。白菜是因为品相不佳,吃的不多,菠菜则是刚刚引进价格太贵,一般人消费不起。
这里最常见的蔬菜是什么?秋葵!这个又叫“冬苋菜”,杜甫有诗云:“稻米炊能白,秋葵煮复新。谁云滑易饱,老藉软俱匀。”。
这种菜李好也老熟悉了,小时候家里老吃,他们老家叫“冬覃”。只是这玩意一般都是用来煮汤,炒菜很少用到。
倒也不是不可以炒,只是炒起来有点粘粘的感觉,卖相不好。而且现在这个季节不产这个菜,想炒还没材料。
另外还有一种很常见的蔬菜叫做薤,杜甫同样有诗云:“隐者柴门内,畦蔬绕舍秋。盈筐承露薤,不待致书求。”
这菜李好也熟悉,学名叫“藠头”,不过这李好老家那边这个叫“口老”。有点像洋葱,不过没那么大,只有手指大小。叶子像韭菜有点像小葱,但是不是扁的,也不是圆的。
藠头可以用来腌制,也可以用来炒菜。只是这玩意有个弊端,吃了屁多还臭。反正李好小时侯吃这东西就有这症状,一向对这东西敬而远之,而且这个时候也不产。
冬苋菜二三月份播种,四五六月份就有收获,大致是春夏吃的蔬菜。而藠头一般都是九十月份播种,来年三四月份才能有吃。
现在正是秋末冬初的时候,去哪找些青菜过来小炒?这个时候香菜或许有点,能看到也不意外,但是香菜能用来炒菜么?
唐朝食物的做法比较单调,基本就是煮、蒸、烤三种,炒什么的要到宋代才有。小炒是个好来路,但是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所以只能想别的办法。
办法不是没有,唐朝的主食大致就是饼。各种饼类奇多,但是跟后世比起来,还是差了不少,随便想几个过来,应该是有市场的。
做饼的话,可用时间就不够。李好的思路还是现代人的思路,担心只做饼的话销量不够好,所以李好想的是早餐。
大唐人们的早餐,最常见的就是“馎饦”。简单地说,就是面片汤,贾思勰《齐民要术?饼法》对馎饦的做法有详细描述:
“餺飥,挼如大指许,二寸一断,著水盆中浸。宜以手向盆旁挼使极薄,皆急火逐沸熟煮。非直光白可爱,亦自滑美殊常。”
这段话解释下,就是把面片扯成拇指大小,水煮加调料吃。这是唐人比较常见的主食,属于“汤饼”之一。
这个有熟悉感没?没有?没有就仔细想想。加上羊肉,放点配料,再稍稍联想下,这不就是后来的羊肉泡馍的雏形么?
这个都想不到,肯定不是真正的吃货!
李好接了任务看了自己手上的东西后,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玩意!长安在哪?这不就是后世的陕西么?陕西在吃货的眼里不就是羊肉泡馍和凉皮的代名词么?
作为一个真正的吃货,吃货眼里的全国地图上面的东西就算没吃过,也必须知道,要不然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吃货。
凉皮这个时候没有足够的条件,也来不及,另外米食在这个时候市场也没那么好。而羊肉泡馍就不一样,还恰恰是李好会做的东西之一。
他不是大厨食神,就只能整点这些小东西。恰好这点东西对于他现在的处境来说,很实用,各种佐料也不缺更不难找。
这时候大唐的各种佐料还是非常的丰富,各种香料和豆岐豆酱都有,羊肉泡馍的佐料不用太担心,基本上能凑齐,不够的还有系统的新手包。
另外这边的主肉食就是羊肉,羊肉泡馍不用担心吃羊肉被抓,做起来也不会很麻烦。所以整这个对李好来说就是最好的选择,不是唯一的选择。
先和面发酵,然后摊成饼状再烙,熟了后收了起来。再扯成小手指大小的块,这个就是馍馍。李好没有全部扯完,只扯了一部分,剩下的看明天的客人多少再来扯。
接着就是熬汤,上好的羊肉洗净后切成大块,顺着肉的纹理切成片状。先放入锅中过水去血,然后把羊肉捞出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