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销售狂潮(2/3)
的篇章。这也是汴粱这边的负责人,没有想到的,仅仅是1天的时间,就创造了去年6个月的时间,整个汴粱销售的十分之一,新产品的利润也太高了。
赵信不知道这个负责人,到底是怎么想的,他对于目前的状态,有了一个清晰无比的认识,那就是,这玩意,量能并不大,300多面,是多亏了贵妃的宣传,还有这半个多月的造势,没有这个,在第一天的时候,绝对不会如此的打爆。
按照赵信的估计,在汴粱,有能力消费这些的镜子的,也就是500面左右,一次销售了325面,也就是说,整个汴粱,三分之二的市场,是国度的开发了,不过赵信并不在意的。
如果定海军只有玻璃这么一个产品的话,一定会细水长流,保持长期的利润,而不会一次性的投入这么多,可是定海军的各种的新产品非常之多,甚至这个玻璃制品,只是一个的敲门砖,真正让工业化爆发威力,将会是平民化的产品,当玻璃窗,玻璃镜,还有各种的普通的玻璃制品,大兴于世的时候,才是工业化最好的地方。
而不是现在这样,玻璃厂,更多的,还是类似于手工作坊,只不过比其手工作坊来说,稍稍的专业一点而已。
一场销售,并没有引发多少的波澜,就算是跟着赵信来看热闹的叶清臣,也只是来看热闹而已,他并不关心赵信买了多少钱,只是对于民众手中的资金感觉到震惊的。
几百万贯啊,这么多钱啊,就算是北方整个农田水利建设,都能够开一个头,做启动资金了,三司耗费巨大的代价,这才能够获得的的启动资金,却在民众的手中。
可是北宋现状,不可能吧这些富商官员手中的钱,变成北宋自己的,整个北宋的历史上面,一直都是优待读书人和士大夫的
就算是朝堂争斗失利,也只是会贬官而已,甚至已经发现贪腐的,也不会抄家,这样举措,加上比较平和的税收方式,让很多的财富都藏在民间。
赵信的举措,让叶清臣看到了一些东西,或许借助着某些方面,用奢侈品的方法,搜刮一些资金,可是这个切入点要选择正确。
他并没有跟赵信商量的,而是自己想,可是很长时间没有什么头绪,一直都非常难产
如果真的告知了赵信,赵信随口一个解决方案,就可以让他每年转到很多钱,一个简单的待遇问题,
比如说,士农工商,商人是最底层的,很多方面,都有限制,北宋或许会优待一些商人,却只是一些潜规则,没有一些明面上的东西。
用类似勋章,爵位之类的东西,不存在什么实权,只是一些同等权利,把这些对于社会有攻陷商人的地位,提升一些,就这些,就足以转到很多钱了,一年不说多的,一千万是可以的,这对于北宋来说,能够从中间获得多少
这些都是简单获得资金的方法,甚至运作好了,政府不会花费太多的资金,就可以收获数量庞大资金。
可惜,叶清臣没有找赵信询问,赵信也没有意识到,一个全国背景的银行的雏形,就这么的出现在了北宋。
水晶坊开启第一天,就吸引了整个汴梁的目光,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各种的权贵。
定海军之前的产品,或许有一些的神奇的,却走的是低价的策略,哪怕赚钱,也是在的降低了一些成本的前提下。
可是玻璃是不一样的,他本身就拥有了的成为宝物的一切的基础,一面玻璃镜,本身就是在历史上,被证明了的,风靡整个世界几百年,成为了威尼斯的象征和重要支柱。
赵信又加入了后世的一系列理论,特别是光线的不同,形成的不同的图案,光线的神奇和光芒组合,这两者的美妙结合,就算是在后世,工业化的时代,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产业,更别说是北宋。
第一天的热潮,在北宋引发了轰动,在负责人以为,水晶坊的就会连创新高的时候,却发现的,水晶坊的销售额,开始了大规模的下降。
第一天是480万贯,开了一个巨大的卫星,第二天,就降低到了30万贯左右,几乎缩水了15倍。
第三天,第四天,到了一周之后,伴随着急速和换忙的下跌,每天的固定销售额,下降到了谷底,每天的销售额大概就是12000贯。
就算是这个价格,只要持续一年的时间,单纯玻璃本身,创造的价值。
按照平均每天1.2万贯来计算的话,一个月30天,就是几百万贯,一年下来,就足以支撑,除了镜子之外,所有定海军在汴梁的销量。
商业的精髓,就在于销售产品,哪怕有一点点的利润,只要能够包括到运作的费用,就可以拿出去卖。
现在,一个可能连一个县的地盘大都没有的土地,却成为了北宋的各方面的核心,水泥,钢铁,还有未来的,海洋和热武器的,那些才是真正的远景,现在的这些生产,不过是为了定海军的发展,奠定基础,真正露出峥嵘的,是之后。
一个规模庞大的城市,还是一个人口和工业都非常可怕的城市,需要投入的资金是非常庞大,哪怕现在得,赵信用钢铁,水泥,甚至是的定海币的收益,投入进去,勉强的支撑下。
玻璃的出现,让定海军的资金运作,压力减少了很多,第一步完美的走出来之后,接下来,就是逐步铺开的过程。
玻璃只是几个项目之中,最大的一个,其他的,诸如,引燃,成衣,还有其他的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