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军制和缺钱(2/2)
是固定的数量,节约的幅度相当的惊人,三司终于有了大规模的款项趁机下来。这时候,叶清臣很自然的,就开启了新的项目,一直都在他心中,却没有执行的大型水利建设。
本身,他准备动黄河的,大凌河的建设,是一个重点,也算是为奔腾的黄河上面,拉一个配上一个马鞍,可是赵信的提议,他还是上心的,黄河太过重大,必须要小心从事,一旦贸然上马,一旦失利,那可就影响大了的。
黄河流域,河南府,汴梁,应天府,还是整个京冀地区,还有河北,这些区域,无不是北宋政治军事,都非常关键的区域,万一黄河决口,那么后果不看设想。
赵信的提议,还是说服了叶清臣,大型工程的可怕,京杭大运河这个造福千秋的工程,不就是隋朝灭亡的号角。
虽然说,北宋现在,有了钱,却也不是可以上马这些项目的时候,必须从长计议,先从零散的地方进行修补,然后,等到时机成熟,再来大的工程。
大笔的资金,当然不可能躺在账面上面,这一点,赵信也非常的清楚,所以,在否决了叶清臣的这个黄河计划的时候,也提出了一个替代性的计划,那就是北方的综合治理。
河北,山西陕西,这个在古代,算是跟中原并列的地方,特别是山西陕西,这个被称为关中,是唐朝和秦朝的龙兴之地,这里几乎创造了辉煌的文明。
可是千年的时间流转,让本来富庶关中平原不堪重负的,过渡的耕种,加上一些保护不利,本来应该是丰美富庶的山西陕西,变成了黄土高原的雏形,水资源严重紧缺。
虽然有黄河,还有众多的支流,可是气候和本身条件的变化,却让情况逐步的恶化下去的。
赵信的目的就是这个,不做黄河,却在原有的基础上,丰富农田水利建设,这个也只有政府才有这个能力推进下去,一个县,州,府为核心,如同都江堰水利工程那样的,通篇考虑,以纵横的沟渠,干渠,支流,还有分流,这些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利用黄河和支流的水源,湖泊,甚至是一些地下水,保证足够多的水,浇到地里,而不是白白的奔腾下海。
这个工程看起来简单,叶清臣在收获了海量资金的前提下,摊子铺的有些太大了,第一批就是的200万贯投入下去,在6个路同时开启,利用的就是秋粮之后的机会,大量的派出了人手的。
钱和人都齐备的前提下,效率是非常惊人的,可以毫不客气的说,6个路都被清理了一遍,不但找出了很多的隐患,及时整改了很多,同时大规模的扩张的水浇地的范围,对于洪涝灾害的抵挡也有了巨大的提升。
这些眼睛就看得到的好处,当然是推动叶清臣继续下去的动力,甚至地方和中枢的一些官员也叫好,可是在这么的叫好之下,一个问题出现了。
叶清臣有些错误的估计了这个项目的资金量,他以为的连续5年,1000万贯就可以解决问题,对于三司现在的财务状况来说,一年200万贯根本不是事。
可是这些项目本就是不大的项目,趁农忙的时节,人力集中,加上资金集中,一下子就彻底铺开了,预计的2年的就可以完工,每年的投入,也比之前预料的要多,要800万贯,总计投入1500万贯左右。
这可就要了老命了三司有钱,也不是随便拿出来七八百万贯的,要这么放弃,把2年的工期,转变成5年,又有些不甘心,他正在为这个来挪用,甚至想方法,从定海军弄点钱出来,却不知道,贾朝昌已经把目标打在他的身上了。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