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辽国药材(1/2)
马车进入到药材市场,很快就挑选好了药材,止血和消炎一类的药材,是辽国的一些特产,在广阔的辽国大地上面,其实各种的药材很多的,可是比较重要的就是这样的药材,或者是贵重的。
真正贵重的药材,只是会小批量收购,然后拿到汴梁,大名府哪些地方来销售,比如说,东北人参,高丽参,或者是其他的一些灵芝之类的名贵药材。
这其中,一部分,不是原产辽国的,这些药材在保州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定的市场之后,也会运送少许从别地方弄来的药材,凑齐了常备的药材,因为是批发的关系,价格只有正常市场价的七成,也就是赵信具现价格的一半左右。
整个交易的过程,赵信都没有下车,就在上面观看,具体的事物由孙吉来控制,他带过兵,熟知军队之中需要的这些药材的,甚至很老道的跟老板讲着价格,很快的,比原来的价格又低了一成。
要知道,他们收购的可是大量的伤药和消炎药品,其中有一部分还是比较名贵一点的,比如说田七、血竭、当归、红花之类,这些重量轻,可是价值却高,差不多一车药,就超过了150贯。
150贯,对于这个时代来说,是一笔不小的钱,可是对于现在苗家庄来说,一切都没有任何问题,利润之中的七成,拿出来,作为未来团练使用,每天超过千贯,只要支撑住团练最重要的前期,给团练提供足够的装备,只有700人,一个月的时间3万贯,绝对可以支撑的起来。
看着一个个的药材定下来,赵信不在意孙吉他们购置的药材的,是看着别的,来到药材市场,并不是他的想法,在南世面上大部分的中药都给点亮了,来到中药铺,没有什么作用。
无聊的看着周围,看着看着,还真的看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他们来到保州城的时候比较早的,这个交易的时候,正好是早上,人还不多,在批发商和前来购买药材的商人那里,居然可以可以看到馒头和包子的身影。
稍稍一想,赵信就明白了,对于这些商人而言,早餐什么的,是最麻烦的,这里是一千年前的北宋,县城之中的地盘有限,保州哪怕是大一点,地盘也比较有限,都是类似的鸽子房,有点地方,储存一点产品,也就够了。
在这个女人不抛头露面的时刻,大部分的商铺都是男人,不会携带家眷过来,没有女人的这些老板,又没有多少的早餐可以选择,往往都是随便乱吃的。
馒头和包子的出现,解决了他们的大问题,以前最老大难的早餐,很多人都选择不吃,或者有什么吃什么,现在,有了包子和馒头,无论是馒头陪着大葱和咸菜,或者是热一热昨天的剩菜,都可以,不想麻烦了,直接来几个包子,配开水都很好,如果有一个鸡蛋羹,也是难得的美味。
在保州城的各个坊市之中,包子和馒头的流行度,甚至比军营更高,这些商人们,每年的流水都很高,钱对他们来说,是最不成问题的地方。
一般的士兵,或许还在担心,到底是吃包子,还是吃馒头的问题,这些商人们,就是有什么吃什么,一顿饭吃四五个包子,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困难的。
特别是苗家庄的包子,还相当的鲜美,看起来是猪肉,可是没有一丝猪肉的味道,反而有一种肉质之中带有的清香,一口下去,满口流油,哪怕是见多识广的商人,也相当的爱吃。
相对于普通的市民和士兵,商人似乎是最忠实的人群,整个保州坊市,长期的最少有的5000人左右的商户,加上一些大一点店铺,会雇佣一些伙计之类的,总人数要超过2万人,很大一部分,一日三餐,都会用到馒头包子,这些人的销量就超过了7万个,平均每户人家高达14个之多。
不但这些商户们吃,他们吃起来,也影响到了前来保州的客商,眼前这个,是从青州来的客商,同样在这里收购药材的,他们来的比较早,已经定下来了,只因为路途较远的前提下,他们需要装船,自然有下面的伙计和劳力来搬运,他们也没有吃早餐,在看到老板吃包子,特别是咬开之后的那股香味,顿时吸引了他们。
老板也是大方,他买的包子够多,一下子有十个,大方让青州客商来品尝,青州客商可比孙吉他们买的多了,整整3船的各种药材的,总数高达900贯,是孙吉他们的6倍,就这一单生意,老板最少能够赚200贯以上,几个包子算的了什么。
青州客商还真的没有吃过这个包子,只是走南闯北之下,见多识广,听说过樊楼包子的名头,没想到在这里也有,特别是尝了包子之后,感觉到这种有异于寻常食物的香味,顿时被捕获了。
这不,立刻做主,前去购买200个馒头和400个包子,作为今天他们几个人的口粮,他们一共有十来个人,这些包子馒头,一天肯定吃不下,剩下的一些,也作为回去的干粮的,吃了包子之后,谁愿意肯不好吃,也不怎么耐饥的干粮啊。
世界是流通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有商业活动,只要东西够好,慢慢的,就可以流通出去,原来只是在保州流行,通过了集市,又流传到了各个乡镇。
现在,正缓慢的向外扩展,保州的商业和批发,就是这种扩展的引子,而往来于保州的这些船队,也把包子的大名,向外宣传,可能潜移默化之下,一个中华名吃就会诞生,可能一千年之后,保州包子就会变成一个庞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