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禁军张俊(1/2)
堡垒战对付游牧民族,是最佳的方法,因为骑兵的优势,是在运动战之中,借助着堡垒战,一步步的压缩对方挪移空间,必然会降低对手的实力,只要经济上承受的住,对付游牧民族是没问题。
历史上,北宋差点用这一招,把西夏给拖死,如果神宗有的仁宗的控制力,如果王安石的变法和司马光的反扑,耗尽了北宋最后一丝的元气,北宋能够一鼓作气的推平西夏,然后接着难得的机会,休养生息10年左右,靖康之耻,还会不会发生。
这些都是有趣历史,历史没有如果,可穿越者有如果,作为一个学者,一个很有趣的方式,就是把自己置身于历史时空,想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堡垒战唯一的劣势就是耗费太大,无论是北宋的西军消耗,还是辽东的辽饷,都是占据整个政府财政收入四成以上的可怕投入。
都是中央帝国,无论是北宋还是明王朝,政府收入相当的可怕的,尤其是北宋,每年2500万贯的投入,换成步人甲都可以是200万套以上的,可以看出,是多么惊人的数字。
正是这一笔投入,让北宋和明朝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再加上天灾不断,终于耗费了所有积蓄的北宋和明王朝轰然倒塌,前者是被异族攻克,后者是在农民战争和异族的双重夹击之下,最终崩溃。
解决的问题的方法很简单,确切的说只有两点,一个开源,一个节流。
开源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想到,就如同的王安石的变法一样,他跟范仲淹的变法截然不同,他整个变法的目的非常明确,弄钱。
没错,到神宗朝,北宋的财务问题已经相当的明显了,入不裹出了,这是北宋矛盾集中展现的结果,也是西北压力巨大的结果。
北宋或者明朝,他们的财政健康,比如说岁入增加很多,完全可以支撑的起消耗的话,结果就大大的不同了。
以北宋的策略,即便出现几个无能的将军,也不会全盘崩溃,靖康之耻,80万禁军毫无能力,被金军打的大败。北宋没有钱了,禁军贪腐成风,在这样的前提下,禁军的质量怎么可能上去,金军可能比辽国强大,却不会是辽国的几倍,就连南宋都挡住了更强的蒙古几十年的时间,更别说金国。
开源是一个方面,赵信有很多的解决方法,不过暂时还没办法实行,他目前可以做的,就是另外一个方法,也是很多人想到,却没有办法实行的方法,节流。
北宋三冗两积,三冗为冗兵冗员冗费,两积为积弱积穷,这五个问题,只要解决了其中的部分,就迎刃而解了。
冗说白了,是积造成的,因为弱,因为穷,所以捉襟见肘,特别是弱,被西夏和辽国压着打,不得不保持了一个规模庞大军队,北宋的军队总数,居然超过了150万,历朝历代,都没有正规军达到这个数量的,虽然在历史上,北宋极弱,可是真正在军费开始和军费比例上,北宋并不弱,甚至占据了国民收入的绝大部分。
用更加有效力,更加强大的兵种替代原来的兵种,这就是赵信现在做的,长弓兵这个看起来玩具一样的兵种,却可以成为北宋的压制性兵种,当海量的长弓兵出现在战场的时候,只要有十分之一的骑兵和重步兵配合,没有任何一个兵种能够打败它,包括重骑兵在内。
甚至连堡垒战,赵信有机会的话,也能够爆出花来,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城市面对的10倍,甚至是20倍的兵力不崩溃的,就算是曾经被攻击的王城,也是驻扎了数十万的军队。
可偏偏,有一个堡垒,却是可以在100倍,甚至是200倍的兵力劣势之下,只要堡垒存在,只要粮食和少部分的武器不缺的前提下,就可以抵挡住百倍,甚至是数百倍的攻击,可以长久的守下去。
最关键的是,这样的堡垒,价格不算高,当然了就单位价格上面,这种堡垒价格不低,可是每一个这样的堡垒都不大,跟普通县城的城墙相比,都是十来分之一,这样即便造价够高,他的价格也就是一般的县城的城墙的价格,这才是最适合西北布置。
防御度高,驻扎的兵力不多,耗费也小,建设费用也小,这也就避免了各种坚城的建设,减少了资金的投入。
赵信离开晒谷场的时候,众多村民依然在议论纷纷,不过更多的是在议论到底能不能赚到钱。
蒸馒头不是什么困难的,一个人最少也能够做300个,如果稍稍的配合下,甚至是更多,按照10个馒头一文钱,给一个人发每天30文的工资,人工对于这个影响也很少,一个馒头才十分之一文,至于木柴这些,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大部分的木柴都是在旁边的山上砍下来的,耗费的只是人力。
未来,伴随着苗家庄的人力紧张的话,可以选择放弃木柴,直接用煤炭的。
比如说,弄个蜂窝煤出来,后世的蜂窝煤,可是最可怕的发明,直接影响了中国好几十年,从能源紧张的时候出现,一直都用到了能源丰富的时代,就算到了2010年之后,也因为廉价和高效,经常使用。
煤炭是中国最丰富的资源,蜂窝煤的使用又较为简单,只要煤炭跟黏土混合,然后打击成型,哪怕是在北宋,完成他的制造,也不成什么问题,一个简单的铁质的打击器,就可以生产。
用蜂窝煤来做饭,价格低廉到可以忽略不计,还没有块煤难以燃烧的缺点,每个家庭都可以使用、
河北这里,特别是保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