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算总账(1/2)
其实自从金水堡之变之后,西夏已经没有了之前那么辉煌的成就了。西夏和大契丹的渐行渐远不服约束,使得朝廷和经济都受到大契丹的打压,已经渐渐露出颓势。本来还经常在边界挑衅南楚,现在连自己国家的事情都自顾不暇。一边要招募士兵增强军事,一方面冗重的军事压得百姓们喘不过气来,时常有地方上的势力造反。所以原本在桃源村那块南楚和西夏有争议的地方还驻扎着几百号西夏兵,到鲁小鱼和卢晓余这次出现时就只剩下区区十人了,而现在这十人也逃回西夏的路上,要把在桃源村附近看到的鲁小鱼和卢晓余的事情告诉给西夏王知道。
西夏王李元日最近也是年轻时杀戮太重,老来儿子李谅祚被鲁小鱼逼疯,虽然女儿精明能干被称为是西夏百年难遇的奇女子,但是毕竟在这个男尊女卑的时代,再有能力的女性都不能继承王位,等到李元日百年之后,他不敢想象西夏王朝要毁在自己手上。
说起西夏的历史,在这个时代的西夏历史根源可以一直追踪到春秋初。党项是羌族的一支,党项羌者,三苗之后也。战国时期,生活在青藏高原的党项羌和吐谷浑经常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吐蕃。东周末帝时,吐谷浑被吐蕃所灭,失去依附的党项羌请求内附,被东周安置于松州,后党项羌逐步繁衍成数个大部落,其中盟主部落拓跋氏大概只占据今天的青海东南和甘肃南部等地。东周开元年间,居于青海东南和甘肃南部的党项羌非常恐惧四处劫杀的吐蕃军队,向东周皇帝求救,东周皇帝自身难保,于是把他们迁至庆州。
以北和夏州以东地区,这一地区即是战国时匈奴人赫连勃勃的“大夏”旧地,当时称为平夏,所以这部分党项羌就成为平夏部,即日后西夏皇族的先人。
之后,党项部首领拓跋思恭被朝廷封为夏州节度使,因平黄巢起义有功,一度收复长安,再次被赐姓李,封夏国公。从此拓跋思恭及其李姓后代以夏国公成为当地的藩镇势力。这部分党项羌武装也被称为定难军,其势力范围以夏州为中心,包括夏、绥、宥、银四州广大地区皆称为拓跋氏的私人领地。
楚朝刚建国时期,不管中原是何人当政,李氏(拓跋氏)皆“俯首称臣”,换来该地的统治地位和大量的赏赐。在这段时期,西夏十分谨慎地处理着与其他政权的关系,后来耶律阿保机建立了大契丹国,以及与楚信帝熊秀建立的南楚朝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外交关系。
经过五十多年建设,平夏地区非常富饶,以鄂尔多斯南部地斤泽地区为核心的肥美牧场,以夏楚交界的七里平为代表的农业区为西夏提供了大量的牛羊粮草,同时鄂尔多斯此时还盛产当时可当货币使用的上好青盐,每年产量可达一万五千斛左右,因此平夏部党项羌可以说是有兵有马有粮有钱,天时地利人和均占,势力逐步膨胀起来。不过一直以来李氏一族野心并不大,无非是甘愿当一方诸侯,楚始皇虽削夺藩镇兵权,但对西北少数民族依然宽宥,“许之世袭”。当夏州节度使李继捧上台后,情况有所变化。
西夏真正强大起来是在李德明即位后,倾力向河西走廊发展,南击吐蕃,西攻回鹘,大大拓展党项羌族的生存空间。之后,李德明之子李元日继夏国公位,开始积极准备脱离南楚。他首先弃李姓,自称嵬名氏。第二年以避父讳为名改南楚明道年号为显道。开始了西夏自己的年号。
在其后几年内他建宫殿,立文武班,规定官民服侍,定兵制,立军名,创造自己的民族文字(西夏文),并颁布秃发令。并派大军攻取吐蕃的瓜州、沙州、肃州三个战略要地。这样,元日已拥有夏、银、绥、宥、静、灵、会、胜、甘、凉、瓜、沙、肃数州之地,即宁夏北部,甘肃小部,陕西北部、青海东部以及内蒙古部分地区。
在南楚宣和帝登基之时,李元昊称帝,建国号大夏。南楚朝廷上下极为愤怒,双方关系正式破裂。此后数年,元日相继发动了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麟府丰之战、定川寨之战等四大战役,歼灭南楚军西北精锐数万人。并在河曲之战中击败携十万精锐御驾亲征的大契丹兴宗。此时,西夏总兵力约五十万人。
只是就在李元日意气风发,准备入主中原抗衡大契丹之时,就是因为桃源村这个小插曲,让他痛失爱子,更兼金水宝之变让大契丹得到了南楚大量的国库黄金,一下子压倒了西夏头上。南楚这时也出现了项羽这样的霸王,一时之间西夏的位置极其尴尬。
这几年不光是南楚、大契丹和西夏三足鼎立了。在这三个国家的北方又出现了一股新的势力,那就是历史错位之后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铁木真陆续征服塔塔尔部、泰赤乌部、蔑儿乞部、乃蛮部、克烈部等诸说突厥语的游牧部落,并且利用大契丹和西夏都专心于和南楚的战争时,偷偷使汪古部归顺,并在南楚宣和帝死后,在蒙古地区建立“大蒙古国”。
铁木真知道自己现在力量尚未充足,于是主动向大契丹天皇投诚,希望得到领土的认可。此时的大契丹天皇耶律弘业沉迷于无为道人所谓的长生不老之术,没有把蒙古放在眼中,既然铁木真自愿做自己的小弟,于是也就认可他了,还封他做了蒙古的大汗。这样,大蒙古国很快占领了蒙古地区。
说完南楚北方的形势可谓是变化颇多,而我们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