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明辰》

爱薇小说网(avrxs.com)

首页 >> 大明辰 () >> 第四十六章 龙颜一怒重振威2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vrxs.com/93632/

第四十六章 龙颜一怒重振威2(1/2)

小太监拿着陆允中的折子,马不停蹄来到御书房,抬头便见崇祯埋在两堆厚厚的奏折,全身心的投入,左右两个侍女伺候着。

小太监不敢声张,低着脑袋轻手轻脚走上前,跪拜道:“启奏皇上,有杭州知府陆允中的折子。”

崇祯抬起头,稚气未脱的少年脸,眉宇间的神色异常凝重,与他这个无忧无虑的年纪,显得格格不入。见小太监双手托着折子,崇祯随口道:“放着吧!”

“喳!”小太监将陆允中的折子放在文案上,随后,退了几步,退出御书房。

自从崇祯当了皇帝,接手天启皇帝的烂摊子,他便一改天启皇帝二十年不上朝的坏规矩,重振朝纲,誓要做一个有作为、有理想抱负,受万民拥戴的明君。为此,崇祯定下目标,先从审批奏折开始。

在古代,信息并不发达的年代,作为一国之君,若想掌握天下大势,就得依靠地方官员,以写折子的方式,向皇上汇报地方法治、地方民情,以备皇上赏阅,总览朝局。所以,小小的折子,承载着一个国度运转。若想国度运转的顺利,沿着正轨运转,明君必不可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是昏君,再多的折子得不到英明果断的处理,也是废纸一张。当然,折子是官员呈上去的,它的真实性还需君王明察。倘若,一味地相信官员写的折子,没有取证考察。那么,那些犯事的官员为了逃脱罪名,定会结党营私,以重金贿赂同僚帮忙写折子,蒙蔽皇上的眼睛。

然而,审批折子是一件非常繁琐的工作。这天下之大,每天从文武百官那里,收集到的折子,至少有两百件。如果以审批一个折子加处理,按十分钟计算,两百件就是两千分钟,满打满算一天一夜审批不完。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事关军情的折子,皇上还需召开议事,商讨退敌之策。毕竟,皇上也是人,和常人一样,需要吃饭、睡觉。这一天天,把时间花在折子上,迟早会累死。这就不足为奇,为何古代的皇上绝大多数活不过四十岁,那是因为审批折子不仅伤脑筋,还浪费了皇上休息的时间。在古代,但凡有着明君著称的皇帝,一天至少八个时辰在审批折子,通宵达旦那是家常便饭,可想而知,千古明君也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当然,皇上一天审批不了两百件折子,就会找帮手。想当年朱元璋打天下,仗着他是农民出身,身强体壮,他认为审批折子就应该是皇帝亲力亲为,用不着做臣子的帮忙。因为天下是老朱家的,朱元璋害怕那些做臣子的审批折子,会在折子上做文章,误了天下。折子,事关天下风云,其中奥妙之处在与防微杜渐,就像人的身体,如果有一天突然觉得头昏脑涨吃不下饭,就该去医院好好检查,千万别拖着,没准会隐藏什么大病,给身体带来致命的威胁。折子,也一样,它就像隐藏在身上的病种,有些病种微不足道对江山社稷无害。然而,有些病种却是毒瘤,一旦发现若不提早摘除,任由毒瘤疯长,其后果不堪设想。

朱元璋深知打来的江山,来之不易。管理这片江山,其不易更是不易中的不易。为此,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初,便杀了徐达、常遇春一干人等,开国元勋。朱元璋这么做,也是为了老朱家的天下,害怕这些开国元勋密谋造反。因为朱元璋出身农民,身份地位不比那些名门望族,他的皇位是抢来的,他抢了元朝,别人也可以效仿,抢他的皇位。可能是深深意识到这一点,朱元璋十分看重皇权,容不得一丁点皇权落到别人手中。就连审批折子,本属君臣同心同德,他也不许臣子掺和。

然而,朱元璋只审批了两个月折子,终于熬不住每天三百件折子审批,累得快要吐血,就连睡觉、吃饭的时间也被耽搁了。体会到审批折子,是一件苦差事,朱元璋终于妥协了,设内阁,选宰辅。

明朝的宰辅相当唐朝的宰相,然而,朱元璋是一个人性极度扭曲的变态皇帝。他一边设内阁,允许宰辅协助他审批折子,却又不放心宰辅仗着审批折子大揽朝权。所以,朱元璋选了五个宰辅,官居一品,却分等级,分首任、次任、三任,以此类推。除此之外,每个宰辅都要安排一两个辅差官,就是宰辅的秘书、后勤,如此一来,便组成了庞大的内阁,专门负责皇帝的奏折。宰辅是朝中,唯一可以审批百官奏折的官员。那么问题就来了,百官有权互相监督,写折子参劾对方的过错,却不敢参劾宰辅。因为他们写的折子,往往会落到宰辅的手中。甚至,宰辅还有审批完折子,直接作出处理的权利。考虑到宰辅日后,无人遏制,朱元璋在设立内阁的基础上,成立了锦衣卫,专门对付这些百官不敢轻易招惹的宰辅。锦衣卫相当于皇上的贴身保镖,除了保护皇上,还拥有最高的法治,专门处理朝中一品大臣,那些位高权重的宰辅。除了皇上可以统领锦衣卫,到了明朝中期,锦衣卫内部产生了分歧,为了遏制双方,不知又是哪个皇帝受朱元璋托梦,又划分了锦衣卫东厂、西厂。到了天启年间,东厂和朝中大臣结成东林党,西厂便是魏忠贤和客氏陷害忠良的工具。

天启皇帝驾崩后,留给崇祯的烂摊子,便是以魏忠贤为首的西厂继续祸国殃民,以及东林党被魏忠贤迫害所剩不多的朝中忠臣,还有刚从福建调回京城的平王朱由晟。崇祯当了皇帝,从一个稚气未脱的少年,仿佛一夜之间,成了万人敬仰的皇帝,时

状态提示: 第四十六章 龙颜一怒重振威2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