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担忧(1/2)
那为什么偏偏选择了辽南地区的旅顺作为突破口呢?
没办法,海运也是有着很多限制的,上岸的地方如果没有码头,就不可能投送大批的骑兵。
而面对后金军那高达10万以上的骑兵力量,或者说是骑马士兵,华夏的步兵机动力又不够,无法做到深入陆地作战。
后金从天命八年之后,几乎把南四卫沿海的辽东百姓斩杀一空,只剩下一些据点中有八旗各部的收管人马驻扎,这也差不多相当于后金的边防军了。
如果华夏军方单纯的运送步兵,那么他们就很可能陷入到打得过、追不上的窘境。
按照华夏参谋部制定下来的对敌策略,追不上敌军,只是占据城池,在前期的作战当中几乎没什么大用。
要知道,前期以消灭敌军有生力量为主,就是为了能够缩小己方骑兵和敌军之间的差距,好为大决战提前做准备。
不能消灭敌军骑兵力量,缩小敌我骑兵数量差距,那么,无论占据多少城池,都没什么大用。
而旅顺,恰恰就拥有着北方地区一个优良的天然深水港,可以不经大修,就作为海军、运输舰队的停泊、修理点。
所以,在做了整整一年多的侦查、勘探之后,最终决定在旅顺这个天然良港修筑后勤运转基地,作为海陆双方的交接点。
既然因为海运的便利而选定了旅顺,那么,旅顺的一些缺点,也就只能一起担了下来。
那个在后来被吹捧的有着“十大功绩”的奴尔哈赤,用屠杀、暴力、迁移的方法,把南四卫富庶之地变成了千里无人烟的荒野。
在更北面一些,更靠近后金都城一些的盖州,都要到天聪(黄太吉初登基时候的年号)六年才有人力重新进行恢复。
这一招强制禁海,真是灭绝人性到了极点,但就是这种暴力手段,也确实有效的阻止了明朝毛文龙部队的渗透和骚扰。由此也可见后来康麻子的禁海是有优良遗传基因的。
从南四卫禁海就能遏制毛文龙突袭来开,金州确实是辽南攻略中极为重要的一环。
如果能够夺取金州城的控制权,那么华夏就能够在整个金州地峡内,招呼那些辽东的难民进行屯田耕种。
以中华民族那强大的种地天赋,只要一年就能大大减少对华夏国内的后勤依赖。
并且,占据了金州城之后,北面的道路,就打开了,越往北面走,地势就越开阔,一旦己方骑兵出击,后金就需要在更广大的范围么哦设防堵截。
这样一来,华夏军方就能以最少的兵力,逼迫后金军分兵防守,如此,就能达到牵制后金,或者说是消耗后金的目的,区区一个只知道抢劫的集团,能和一个初步发展起来的工业国拚消耗吗?
本来,这个计划,早在前年就制定出来了,可惜,那时候,正好碰上了苏克萨哈、安不撸的叛乱,把整个计划都给打乱了。
后来,打败了苏克萨哈之后,又在海上和尼德兰人起了冲突。
陈信清晰的知道尼德兰人在历史上的这个时期所拥有的强大实力,所以,他不敢分兵执行这个计划。
要知道,这个计划的运转,还有很大的可能性让后金方面集体出动,全员来攻。
依照着后金军那破烂到极点的攻城能力,一定会深挖壕沟和己方对峙,那样的话,华夏将不得不面临一场决战,而陈信当时根本没有那个实力,来直面10万多敌军骑兵。
所以,陈信在解决尼德兰人的问题之前,还真不敢两线作战。
后来,尼德兰人那边,被他们自己的巴达维亚总公司给解决了,双方签订了贸易协定,暂时放下了武力争端。
在那之后,陈信也一直在犹豫,他并不确定后金军可能做出的动向。
如果在金州这边投入的兵力太少,那么,光是死守一个堡垒要塞,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意义。
堡垒、要塞等建筑物的作用,就是为军方提供一个依托,凭着这个坚固的依托,布置上足够数量的兵力之后,堡垒才能起作用。
堡垒里面部署的兵力才是有效的控制扼守周边的核心。如果只是缩在坚固的乌龟壳子里面不出来,那就起不到堡垒的作用,完全就是一副摆设。
更何况,绝大部分的要塞,都不可能把周边的道路给彻底切断(二战法军马其诺防线就是个最好的例子),敌军总会有道路绕过城池袭扰后方。
如果真的到了那种时候,原本依仗的金州地峡就无法成为己方的屏障了。
如果驻扎在金州城里面的兵力太多,那到了危险时刻,就不容易撤退了,一旦被后金大军围困,就会把华夏军方置于被动,就如同之前那场大明和后金之间的大凌河战役一样。
不过,随后,幸运再次眷顾了陈信,历史书给与了陈信一个绝好的点子,那就是,在大凌河之战当中插上一手,依靠那从来没有登场过,并且在陆地上运输极其不方便的重炮,给与后金军一次重创。
只要能够一次性的打疼后金,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那么,这个从辽南牵制、渗透后金的作战计划,就有很大可能性能够成功。
这就是这个计划制定前,华夏方面做出的一系列的努力和规划,整整三年时间,才让这个计划得以实施,还真是不容易。
扎克丹带着众军官来到一处山丘,瞭望周边的地形。
他望着临海的那一面,担心的说道“现在已经是冬天了,海面结冰现象严重,我怕后金军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