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赚大发了!(1/2)
。
声音不大,腊梅却为之一震。尤其其中的“五三年”,就像有磁性一样,把她深深吸引住了:五十年代,那可是自己重生的年代啊,一听到就有种兴奋感。腊梅赶紧走过去,想看看是五三年的什么东东在买卖。
原来是买卖旧钱币,一个四十来岁的小摊贩面前摆着几件古董,还有一张纸袼褙牌子上写着收古董、旧钱币。一个中年妇女正在给小摊贩儿讨价还价。
腊梅感到好奇,便蹲在一旁观看他们。
中年妇女手里拿着十来张皱巴巴的一分纸币,在向小摊贩儿求情:“我好不容易才找到这几张,你多给个儿。我听说一张能卖十几元钱呢!”
小摊贩儿轻蔑地笑笑:“十几块?你做梦吧!我都没听说过这个价钱。再说,买旧纸币的都是收藏,讲究的是品相。你这个皱巴巴的没人要。”
中年妇女:“五三年的,都过去五十多年了,还能不皱点儿!我听说这带编号的可是凤毛麟角,你说什么也得再给长长。”
小摊贩儿:“不带编号的我连要都不要,一块五,再不能多了,在我手里还不知卖出卖不出去,要是卖不了砸我手上,我就得干赔。”
中年妇女:“两块怎么样?行,我就豁出去卖给你,不行就算了,大不了我多跑几个集日。”
小摊贩儿:“你跑多少个集日也是这个价儿,卖不出去,在你手里也是几张废纸。我买了也得碰运气才能卖出去。”
“两块你要不要?”中年妇女有些不耐烦了,站起身来:“不要我走了。”
小摊贩儿沉思了一会儿:“那你留下吧,看你也怪不容易的,我豁出来赔钱收了,在我手里也就凑个数而已。”
中年妇女撂下十张一分纸币,拿了二十元钱走了。
腊梅看得一楞一楞滴:一分纸币卖两块钱,这可是二百倍的利润啊,比倒腾鸡蛋又强多了。而且还是皱巴巴的纸币。
“那,好的不皱的这样的一分纸币,你给多少钱?”腊梅忍不住问道。
小摊贩儿:“好的,一点儿也不皱的,“嘎嘎”响的剌耳朵票,我给你五块钱。”
啊哈,五块!五百倍的利润啊!
腊梅的小心肝儿猛跳了几下。
“你有?”小摊贩儿又问道。拿着刚才妇女卖给他的纸币给腊梅看:“与这个一样,带编号儿的,五三年出版。”
腊梅点点头:“有,与这个一样,你等等,我家里去拿。”
腊梅赶紧离开,避开众人的视线,闪身进了空间通道。
她的钱就放在空间通道里,只有几块钱。一分的倒不少,还都是带编号的。却很旧,更没有“嘎嘎”响剌耳朵的那种。
腊梅拣了五张平展展的,虽然不是剌耳朵票,却也不皱不折。
“这个呀,给不了五块,最多我给你三块,再不能多了。”小摊贩儿皱了皱眉头说。
三块就三块。也是三百倍的利润呢!腊梅撂下五张一分纸币,接过十五元钱,心里高兴地没法。
一分钱卖三块钱,三百倍利润,自己赚大发了!这样的纸币现实中正流通,肯定能找到很多,以后注意把不皱不折的收好,拿到现代来卖,不是一条很好的发财之路嘛!
再说了,就是折皱的卖到两块,也是二百倍利润呀!
这时,腊梅又后悔没把折皱的拿出来卖掉。
猛然想起中年妇女说能买到十几元钱,虽然被小摊贩儿否认了,看中年妇女的样子,肯定不是毫无根据。看来这里的水很深,自己一点儿也不懂。最好找个行家问问,免得被人蒙了还挺高兴哩!
找谁问呢?
腊梅想到了王晓叶。
“我过去还真收藏过一段时间。”王晓叶高兴地说:“不过也只是在自己家里的钱币里找,没有到外面讨换,没收藏几张。后来身体不好就撂下了,还真不知道现在的行情。这样吧,我领你去串个门儿,让我的一个同事给你说说,他对这个还内行。”
王晓叶把腊梅领到一个男同事家里,这个男同事五十来岁,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王晓叶让腊梅喊他郭爷爷。郭姓男子说起收藏,更是头头是道:
“你要知道人民币的价格,必须知道人民币的版本,同样的面值版本不一样,价钱也不一样,第一套人民币是四九年发行的,从一元到千元万元、五万元,数字都是大写,现在根本就看不到,这个咱就不说了。我就从你说的五三年说起。
腊梅:“郭爷爷,你给我张纸和笔,你说的慢一点儿,我记下来。”
郭姓男子笑笑,对王晓叶说:“这孩子有心机,看来真打算参与这一行。”
王晓叶:“别看人儿小,是个买卖精,秋天里卖嫩玉米,后来又卖笨鸡蛋,哪方面都想涉猎。”
郭姓男子:“从小就有买卖意识,大了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企业家。”
又对腊梅说:“好,我给你一个笔记本儿,你把价钱记在上面。不过这个只是个参考价儿,有时候涨有时候跌。
“但钱币的收藏价值,除了体现在价值上,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你年龄还小,我就不给你讲这方面的内容了。我给你说说都是哪些应该收藏。
“物以稀为贵,真正具有价值的人民币藏品,应该是已经停止发行的或者存世稀少的品种。
“截至目前,我国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而早期的三套最有收藏价值。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于一九四九年,当时刚解放,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