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业余者的侧写(1/2)
陶鸣认为对方绝不会是真正的佛教徒,但肯定有了解过佛学方面的知识,或许是因为什么奇特的原因所以滋生的恐怖念想,而对方的智商肯定不低。
在华城案发生的那个年代,是光州事件后韩国持续开展民主运动的时代,那个时代的韩国人是混乱、管控、发展混合的状态下前进着。
而警方的推测华城案的犯人可能是二十岁左右,甚至不到二十岁。
这个年纪所代表的东西,在陶鸣看来是眼界、智慧、新时代;那时候的年轻人看到了不同的世界,所以那时的学生独立运动、游行十分常见。
“一个接受过现代化教育的年轻人,甚至学习出众,是人们口中的妈朋儿,个人富有亲和力,人们眼中是个善良的少年,是镇上人们喜欢崇拜的对象,在那个年代即便是大学生也是值得炫耀的身份,所以从案件发生,到犯人消失,人们的怀疑重点一次都没有在他的身上。”
“同时这个年轻人对宗教学说、刑侦手段有所了解,就是那样一个特别的时代,事件发生在华城一个平凡的小镇,虽然是异想天开,调查过程中三个嫌疑犯自杀,一个或许还能说是被收买、胁迫,但三个就说不通了……”
陶鸣不懂侧写,但是分析推理是正常人都有的能力,陶鸣此刻强烈的想要尝试还原这个犯人的身份,就当是非专业侧写,陶鸣如此判断了犯人的背景。
“寻常的强x杀人犯绝对不会对71岁老人感兴趣,如果说一起只是意外,但其中还有69、52岁的受害者,这是非常异常的。”
“犯人喜欢破坏被害者的身体,特别是关键器官,喜欢在尸体阴.部填入东西。”
“犯人是年轻人,处在对性产生强烈好奇心的年纪,同时对于宗教学说有一定兴趣,又受到宗教学说中对于两性看法的影响,同时生活背景是否有发生过什么异常或者惨剧无法判断,但综合其他因素,导致犯人衍生出了一些畸形的思想。”
“如对高龄女性的侵犯是第一次犯案,单纯不可抑止的好奇心占据了第一因素,让他在第一次案件对高龄女性出手,因为……危险性小。
“并在第一次后产生了不可抑止愉悦感,并一发不可收拾,一年快速犯下4次案件,但对方智商很高,在第一年的犯案后停歇下来,利用宗教手段发展生活困苦、信仰缺失的人成为共犯,其后通过各种方式犯案。”
“直到第九次犯案重复了第一次犯案时的行为,在受害人yīn_bù塞入九块碎片,代表心态开始转变。”
“而对普通女性的犯案,可以看作是正常的yù_wàng,满足自己的愉悦感;犯罪者对年龄段不同的女性,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其中囊括了老年、主妇、少女。”
“同时罪犯受宗教书籍影响,对于性又有种扭曲的态度,因为并不是真正的僧侣,只是单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看待教义,所以那些被害者身上特别器官会受到严重伤害,yīn_bù都被塞入许多异常物体,有隔绝、摧毁、戒yin的意义。”
“随着案子的变化,罪犯的成长,思想也越来越成熟,第九起有明显变化,在第十次犯案后,应该是受到了冲击,所以停止了犯案,直到2004年才再次出手。”
“对方停止的犯案的原因一定有,但绝不会是单纯的害怕被抓到,韩国警方推测犯人有着极端内向无社交性的性格,这是不对的,如果真是这样的人,只要是在某个地区生活,一定会有很多人知道,他的阴沉与社会的格格不入都是鲜明的,通过调查发现异常简直太简单了。
“现假设为多人作案,那这些犯案人绝不会是因为受到刺激,一个个的跑出来犯案,如果韩国警方的推测为错误,那他一定有着社交性,但他的社交性为两面,另一面非常特别,同时和其接触的人极少。”
“对方是佛学爱好者,在犯下第十起案件时,很有可能有什么感悟,可能是自己的感悟,也可能是遇害者带来的感悟,第十名被害者是69岁的无业女子于晚上9:00在回家途中遇害,陈尸在距离自家150米以外的松林。下半身只剩内裤。***被插入了袜子,死因是被长筒袜勒死……”
“等等!”
陶鸣两眼一瞪,像是忽然发现了什么
“第一位遇害者也是为老太太,年纪为71,而第十起遇害者同样是老太太,年纪为69,两者相加刚好是140……”
“是十四无畏?牵强吗?”
“或者是那个老人家是信佛的,在被抓住前说了什么,或者罪犯发现了什么,比如……这串念珠。”
陶鸣两眼越来越亮,心中推测道:“所以他开始研习楞严经卷,解析十四无畏的意义,甚至真正的开始学习,请教寺庙的和尚,以至于他停止犯案,或许过着正常人的生活,也可能成为了流浪汉,而成为流浪汉对于他来说,不仅仅是躲避追捕,更像是在修行……观察……直到04年有了答案,便再次犯下了案件,但此时的他精神世界沾染很强的宗教性,与本来人格混合,变得更为扭曲。”
“因为时代不同了,警察们的刑侦手段变得丰富了,所以无论他是在04年后才开始流浪,还是第十起结束后某年开始流浪,他都想办法掩盖了痕迹,并直接来到首尔,加入了流浪汉阵营,直到十月案发生,让他内心的恶意再次浮现。”
“安希妍成为了最后的一个,一开始或许是随机的,但安希妍展露出了一些特质吸引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