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上京宫情史》

爱薇小说网(avrxs.com)

首页 >> 上京宫情史 () >> 82.第 82 章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vrxs.com/88257/

82.第 82 章(2/2)

弱点,就是全是木结构,最怕火攻。众所周知,宋军最大的特点,也是最强的优势就是善用火药等先进火器,而汴梁城四周的壕沟不但又深又宽,而且水系发达,若是用木制壕桥搭建进攻通道,非常容易遭到破坏,从而影响金军的持续进攻和打击力度。因此,当时金军弃用壕桥,因地制宜,采用了一种非常经济实用的土办法:叠桥。叠桥之法,说来简单,却颇有创意,——先是搜集木材捆扎成简易木排,连成一体,浮于水面,然后在上面覆盖一层干柴,一层苇席,最后用泥土铺垫。这种叠桥取道的办法,不但成本经济,搭建方便,而且抗打击能力非常强,“矢石火炮不能入”,就军事技术的实用性而言,实在是天才的想法。

另外,由于攻城最常采用的是“蚁附”战术(士兵爬上城墙,直接进行攻击),因此士兵进行攀墙作业的云梯也就显得必不可少了。云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11世纪时的西周时代,当时被称作“钩援”的云梯就已经出现在战场上了。《墨子.备梯》中指出“云梯者重器也,其动移甚难”,可见早期的云梯还是一种相对原始粗笨的攻城战具。到了宋代,云梯的发展有了重大突破,不但技术先进,机动灵活,而且形制丰富多样,有飞梯、竹飞梯、蹑头飞梯、避檑木飞梯、杞车、行天桥、搭天车、行女墙和云梯等。宋代云梯最大的特点就是设计先进,机动性强,防护性强。以当时被称作“行天桥”的重型云梯为例,用粗大的木头制成车座,配以车轴木轮,便于移动,车座上架起的云梯采用折叠式,每段各长二丈(6.26 米),以转轴相连接。作战时乘员在车内以人力将云梯推至预备攀登的地点,然后用车后的辘轳(绞车)将第二节梯放出,第二节折叠梯的顶端设有铁钩,可以迅速固定梯位,便于武装乘员在高处“安全”展开进攻。此外,这个时期云梯的防护性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不但在梯子顶端设有一段女墙,可以在与守城部队短兵相接时提供简单的防护,同时还在车体部分增置生牛皮,防止乘员受伤。而金兵当时制造的云梯,正是采用了当时这一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和制造办法。当时金军制造的这一类器械,或称火梯,或称云梯,或称编桥,不但规制庞大,“皆与城橹齐高,亦有高于城者”,而且梯脚“皆用车轴推行”,非常灵活。其中,根据“云梯、编桥可以倚城而上”的史料记载,可以判断这两种云梯的前端应该还配有飞梯一类的“车轮”,以便推梯附城时迅速上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金人制造的云梯,下层也设有用牛皮封护的“小龛”,其功用是“可置数人以掘城”。看来,金人对宋人先进器械的运用,已经到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境界。

而在这一历史上著名的攻城战中,金兵最具创造性的,是对一种名叫“鹅车洞子”的攻城器械的活学活用。鹅车洞子也是金人习自宋人的兵器,原名尖头木驴,古称“礮辒”,是一种有着坚固防护的攻城作业车,相当于古代的一种移动“木坦克”。《孙子谋攻》云:“修橹礮辒,具器械,三月而后成。”可见早在春秋时期礮辒已经在战场上被普遍使用。礮辒车尖顶,四轮,两侧和顶部用木板做防护,外蒙坚硬的皮革;车内可容十多人。攻城时,人躲在车内作业,可躲避城上的矢石攻击。而宋军的尖头木驴(又称尖头轳)是礮辒车改进的增强版,车长一丈五尺(4.7 米),高八尺(2.504米),路轮增加到6个,车脊也换为较坚固的大木,而车顶的斜度也更大,因此防护性更强。而金军的鹅车洞子,则是这一增强版的再升级版,据《靖康纪闻》载,其车“下置车转轮,上安巨木,状似屋形,以生牛皮缦上裹以铁叶”,此外,内部还特别添加了一层湿毡,从而更加坚固,“矢石灰火皆不能入”。据说这一器械的发明,或者说再创造,是由金军攻宋时的西路军元帅完颜宗翰(粘罕)在攻打太原时偷学到的,并加以发挥利用。当时金兵对这一攻城器械的运用,还特别借鉴了宋军当时挖掘地道的专用工程车辆“头车”的战术用法,把几十辆洞子车“节次以续”,连在一起使用,可以说是在战场上建立起一个个“活动掩体”,一条条“安全走廊”,从而最大限度上减少了士兵攻城时的伤亡率。

根据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常识判断,当时的金军可能还装备了“木幔”。木幔是一种用于攻城的机动式防护屏障。《通典兵典攻城战具》记载:“以板为幔,立桔槔于四轮车上,悬幔逼城堞间,使矫捷者蚁附而上,矢石所不能及,谓之‘木幔’”。由此观之,这种被称作“木幔”的防护器械,虽然操作原理简单,似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却是最实用的进攻型保护装甲,而且也可能是当时金军进攻时采用最多的主动型防护器具。除此之外,攻打城门时用的撞竿、兜竿之类,也都是攻城必备的器械。


状态提示: 82.第 82 章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