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2/4)
知不觉间,又有了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她想起从前在大观园,姑娘们笑笑闹闹的,吟诗、作词、烫酒、作画、行诗令……但现在姑娘们嫁人的嫁人,故去的故去,眼前的两个,也都已经与从前全然不一养了。物非,人亦非。
薛宝钗静立了片刻,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有一个念头变得越来越浓:想跟从前做姑娘时一样,与林黛玉、探春、惜春等人,在大观园吟诗作画,结诗社,在大观园里笑闹。即便是一天也好。
她看着冷凄凄、空荡荡的大观园,又看看林黛玉和李纨,忽然试探着提议道:“不如我们跟从前一样,在大观园里闹一闹,可好?颦颦接近一年不曾回京,我们家里又没有什么大宴可以摆,在大观园里闹一闹,便算是给颦颦洗尘了。”
李纨听见这个主意,点头称好,又与薛宝钗一同望着林黛玉。
林黛玉刚刚沉浸在王夫人的话里,久久都没有回过神来。听见薛宝钗的提议,先是愣了一下,又问道:“在这儿?”她看看周围的景致,又有些犹豫道,“这儿,怕是不成罢?”
薛宝钗叹息道:“不过是想留个念想罢了。”
念想二字,触动了林黛玉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她同样想起当初在大观园里,姑娘们一同笑闹的事儿了。当时她们都没有嫁人,也都没心没肺的,每日除了吟诗作画之外,再没有什么哀愁。但现在……林黛玉想起大观园的诗社,又想起自己的花锄和诗稿,禁不住又幽幽地叹息了一声。
不一会儿,又听见薛宝钗道;“现在还在京城里的姑娘,也不过是五五之数。刚好颦颦回京,今日又得闲,不妨趁着这个机会,将从前的玩伴们,都叫到大观园里,好好地聚一聚。颦颦。”薛宝钗望向林黛玉,目光怔怔的,轻声道,“颦颦,可好?”
林黛玉怔了一下。
李纨在一旁笑道:“这个主意其实很好。前儿府里的姑娘们,其实已经许久不曾见过了。借着这个机会见一见面,也是极好的。刚好黛玉在这里,不妨便借着黛玉的名义,写了这个帖子,请她们到园子里来罢。我们再拾掇出一个院子来。黛玉。”她亦看向林黛玉,目光有些期盼。
两人的目光注视下,林黛玉再也说不出拒绝的话来了。
良久之后,林黛玉才轻轻地点了点头,说了声好。
当下她们三个便找到一处完好的院子,将后面的丫鬟和侍女们都叫了过来,把院子里的积灰打扫干净,又将那些桌椅摆设之类,都扶正了,拾掇出一个干干净净的地儿。趁着这个闲暇,林黛玉和薛宝钗、李纨三人捉笔,按照当年的称呼和习惯,写了几张帖子。
现在贾迎春已经出嫁,史湘云亦出嫁,贾惜春前日回金陵老家去了,林黛玉琢磨了半晌,也只写了一个探春、一个王熙凤,让人给送了出去。写到后面时,林黛玉问道:“晴雯和袭人呢?”
晴雯和袭人,要不要请过来瞧瞧?
还有紫鹃和雪雁,当日在跟前服侍的丫鬟们,要不要请过来?
薛宝钗与李纨对望一眼,薛宝钗才道:“袭人半月前才跟我告了假,说是要回老家,现在仍未回来。晴雯病了小半个月,现在还在隔壁养病呢。我让人将她叫过来罢。”说着,薛宝钗便让人到隔壁的荣国府,将晴雯和麝月叫到园子里来。
晴雯的病到现在,已经断断续续地,有两三年了。
雪雁给她找过几回郎中,吃了些药,但一直都没有好全。
林黛玉又琢磨了一会儿,在帖子上写下几个名字,又撕掉了两张。刚刚李纨说过,帖子上的这些人,要么是不在京城,要么,人已经没了。林黛玉想了想,搁下笔,让人回府,将紫鹃和雪雁给叫了过来。这两年紫鹃和雪雁的年纪渐长,一个出嫁了,一个正在待嫁,都不在林黛玉跟前伺候。
等到午后,晴雯、麝月、紫鹃、雪雁等人,才一齐到了大观园来。
林黛玉瞧见晴雯的模样,病恹恹的,又有些难过。她问了问晴雯,知道这些年,大抵是雪雁在帮衬着她们,心里便有些了悟了。雪雁虽然是北静王府的丫鬟,但月例银子却是不够的。应该是宫里的江菱,也帮衬了不少。当初林黛玉亦曾帮衬过一些,但怀孕之后,便将事儿一并交给了雪雁了。
麝月还是从前那副样子,倒是没有什么变化。
紫鹃已经准备出嫁了,正在家里准备嫁衣,雪雁年纪渐长,却未曾找好人家。林黛玉刚回来的那几日,她们便前往拜见过林黛玉。不过现在,却是她们两年多以来,头一次拜见薛宝钗和李纨,还有过去的一些玩伴。几个人见面,难免又有许多话儿要说。
丫鬟们刚刚才将院子收拾齐整,又临时搬了许多东西过来,搭起了一个干净的地方。虽然看起来还是很简陋,但已经有了点儿昔日的模样。林黛玉写完帖子,又与薛宝钗、李纨一起,跟往昔的丫鬟们说了些闲话儿。说到一半,隔壁的贾宝玉也坐不住了,跟贾政告了假,也跑到大观园里来,兴致勃勃地帮她们煮茶烫酒,倒有了几分从前的模样。
林黛玉静静地看着这一切,不知为何,居然有了点儿回到从前的感觉。
但不管如何,这人,终究是凑不齐的。又过了些时候,王熙凤和贾探春一同来到大观园,薛宝钗亲自到前面去迎接了。在大观园门口,王熙凤与贾探春见面的时候,两个人都轻轻咳了一声。当初王熙凤与贾探春,还有薛宝钗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