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太史子义(1/2)
“你,你真是太史慈,太史子义!?”
袁朗以为是自己听错了,故而再一次出言证实道。
太史慈对于袁朗的错愕神情虽然有些疑惑,但是仍肯定的说道:“某正是太史慈,怎么,将军识得在下?”
“等到了,等到了,太好啦!”袁朗顿时高兴得手舞足蹈,一个如同赵云般的武将突然空降到了自己的面前,而且尚未遇见明主的名将,这如何不让袁朗激动。
袁朗无法自我控制的激动是有根据的,要知道,这个时代最缺的是人才,尤其是像太史慈这样的武将,更是乱世之中被赋予更多历史责任的存在。
太史慈,字子义,历史上评论他“弦无虚发”,是三国时期与黄忠并驾齐驱的神射手。其一生最大的功绩应当是协助小霸王公孙策平定江东诸郡,当然,这个时间段太史慈还未归降公孙家族,应当属于扬州刺使刘繇的部下。
可是刘繇不识英雄,太史慈在其麾下始终郁郁不得志,最终才被小霸王孙策钻了空子拉拢了过去,成就了其一生当中最辉煌的时刻。
那么太史慈此时来到了冀州所为何事呢,袁朗一边招呼太史慈就位坐下,一边努力的回忆历史上对这段时期太史慈的履历描写,他想着想着,还真就让他想到了一件事情,于是乎,他在兵卒端上来美酒佳肴之后,亲自给太史慈斟满了一樽,继而故作镇定的劝酒道:“今日贵客远来,诸位将领畅饮半日,今日之后,禁酒令恢复执行!来,子义,你远道而来,本帅敬你一樽,请满饮!”
太史慈对于袁朗的热情招待甚是宽慰,但是他略有迟疑的回道:“将军,某与您痛饮三百杯亦不在话下,然,某带来的那些个属下以及难民至今仍饿着肚子,如若将军兑现诺言,慈便请将军赐下干粮,以充饥!”
袁朗一拍脑壳,满心满意的答道:“若非子义提醒,本帅倒把这事忘记了!……来人啦,去,让火头军好生招待慈将军所带来的人,另外,用粮车装三百石粮食。待慈将军查收!”
“诺!”
进来以听命的兵卒,领命后自下去执行去了。
“多谢将军,慈借花献佛,以此尊美酒敬谢将军以及诸位!”
太史慈见袁朗遵守承诺兑现了诺言,故而大喜之下起身敬酒。
“得了天大的便宜,换谁谁不高兴!”
张燕的嘟囔声虽小,却被袁朗听在了耳朵里,这黑后至今仍未释怀,看来败在太史慈手下,对他的打击还是挺大的。
其实在袁朗心里,张燕此败并不委屈,如果以武力值满分是一百分来衡量的话,太史慈应当在九十分往上,而张燕只能在八十五分,外加上太史慈弓法娴熟,非一般的武将,张燕不识之下自然大大吃亏了,不过这种吃亏还好是发生在了并非敌对势力的战场上,要不是太史慈不想误伤张燕的性命,恐怕张燕的这种莽撞要送了他的性命呢。
这场失败对于张燕来讲是堂付出代价极小的教育课,通过这场教训不仅誓要告诉他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还是在警示他对自己生命的珍惜,所以袁朗认为,这对张燕来说是好事。
当然,张燕是否也理解这个道理,那就只有他自己知道了,也许他现在还没想明白,袁朗也希望在他冷静之后,能想清楚这里面的厉害关系吧。
总之,袁朗现在要面对的主角是堂下坐着的,与其对饮的太史慈,如此一个名将级别的存在,如果说他不想招募至麾下,那都是骗人的话。
但是要如何拉拢,甚至劝说太史慈为自己效命呢,袁朗觉得这不得不将谈话的话题转移到太史慈此来冀州的目的上,于是,袁朗在酒过三巡之后,转变话题径直问太史慈道:“子义不在刘刺使麾下效命,如何来了冀州,不知道是否有什么需要本帅帮衬一二的?”
太史慈端起酒樽的手蓦然放下了下来,只见其迟疑了片刻,便直言道:“实不相瞒,慈此次来到冀州,可是说是为了报恩,也可以说是来寻人的?”
袁朗听在耳朵里,心里顿时与自己之前的猜测进行了印证,在得出的结论正好相符之后,故作不解的问道:“奥?子义如若信得过本帅,可否明言?”
太史慈欲言又止,他环视了一眼帐中在旁伺候的兵卒,面上流露出了一丝不安全感。
袁朗会意,随即命令道:“尔等皆退下,没本帅军令不得入内!……姜儿,允儿,你二人上前来斟酒!”
“诺!”
甄姜与允儿先才一直在旁安静的待着,此刻袁朗有命,她俩便上得前来代替那些伺候酒食的兵卒。
待兵卒悉数退去之后,大帐之中仅剩下袁朗、赵云、张燕三将以及太史慈和其带来的属下代表,于是乎,只见太史慈满饮了一樽,最终说道:“得蒙将军款待,慈自当明言相告!实不相瞒,慈的恩公乃是北海相孔融,孔夫子。只因其与慈在外谋生之际特别照料家母的饮食起居,故而慈对其之恩念念不忘。慈本想借此次回家省亲之际拜会恩公,不料恩公突遇状况,竟然被黄巾旧将管亥围困与都昌城之中,生命危在旦夕!慈虽单骑杀进城去搭救恩公,但苦于双手难敌四拳,管亥之军有数万之众,并且恩公拒绝突围,誓与城中百姓共存亡,无奈坚守几日之后,援军却迟迟不来,斥候出去打探军情也是有去无回。慈与恩公商议之下,觉得苦等下去不是办法,因都昌城毗邻平原郡,素闻平原郡新任郡相刘玄德乃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