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初识一桑(1/2)
十年前。
纺城以东。三佳村。周家。晚上有相亲。
时间是傍晚六点。
纺城之所以叫纺城是因为这座城市的轻纺特别发达。三佳村的周仁福就是在纺城工作的。
周仁福是周非叶的爸爸。
周仁福的工作有个很特别的称谓叫“小船户”其实就是房产中介的意思。这是纺城人的方言。反正大家都这么叫。
周仁福做小船户也有五六个年头了。虽说时间不长,但周仁福做得还算用心,这几年也有了一点积蓄。
周仁福不爱炫富。村里人却知道周仁福在纺城赚到钱了。隔壁民福村也有人在纺城做小船户。他们都知道周仁福的底。
这两个村的菜场是同一个。
谁家里离了婚,谁家里死了人,谁家里生了娃,谁家里发了财。一趟菜市场下来,七姑跟八婆一交流便能知道个大概。
周仁福是为数不多的在那个年代先富起来的人。所以说起他这个人,不少人还是挺艳羡的。因为这个人之前也在菜市场卖过菜,一天最多赚上五十元,还要起早贪黑的干才能到这个数。而遇到生意不好的时候是要蚀本的。
现在听说周仁福都买下两间纺城的营业房了。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两间纺城的营业房最起码也要两百万才能拿下。
而这意味着周仁福从此就成了“包租公”,过上了有钱又有闲的日子。
过上这种高大上的日子自然很多人都知道了他的事。
周仁福营业房是买了,但自家房子还是两层半的民房。而且连个代步车都没有。所以就有人不断猜测周家姑娘相亲失败的原因。特别是女人,唯恐天下不乱。
“你说,周仁福的女儿相了两回亲都无疾而终会不会是男方嫌他家条件不好,他周仁福的钱都存在银行里要不就是买了营业房,谁知道他家有没有钱啊。有钱人不都是有别墅有车子的吗?”
甲村妇挎着菜篮子站着和乙村妇聊了起来。
“是啊,不过听我家里那位说纺城的房子过几年都要翻几翻,他周仁福现在花钱恨不得一分钱掰成两分用,只想着多攒点再多买几套营业房,哪顾得上为女儿撑台面,反正女儿嘛嫁出去等于泼出去的水,找差不多得了,还是赚钱要紧。”
两人正聊着,又插进来一位丙村妇:“你们说得是周仁福吧,我说啊这个人呀就是太想不通。赚钱什么时候是个头,有了百万想千万。女儿要是嫁砸了,以后有的是他哭的时候,唉,现在的小年青别看表面什么都不再乎,其实呀心里的算盘很会打的。你要是女方家里房子车子比男方差吧,那小年青肯定另攀高枝去了,谁不想找个有钱的岳父,关键时候总能帮自己一把的。你说对不对。”她说完朝甲乙两位村妇呶呶嘴,意思是先别说话。周仁福他老婆往这边过来了。
大概也是来买菜的。
“朱大姐来买菜啊。”三人都先后同她打了招呼,朱玉枝一一向她们点了点头,然后也礼貌的问了句:“你们也来买菜吧,都买了些什么呀,这个季节吧菜也吃不好。吃什么都没胃口。”
甲村妇听她这么说便打趣道:“朱大姐。你家仁福会赚钱,你又这么会过日子,你们两口子以后钱要用不光的。我说呀,你要是真觉着吃什么都没胃口让你家仁福带你去下个馆子,上次我就让我家死鬼带着我去吃酸菜鱼。还别说,这大厨烧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我吃了整整四大碗米饭。你说,我们这种村妇能烧出那种味道来?要想菜烧得好,靠的就是去饭店长见识。这就叫见多识广。像你这么能干,吃几次,保证学会了,你说你天天脑子里那几个菜,吃了大半辈子了,能不腻?”
朱玉枝下意识的点点头。只说了句:“你说得对,自己吃还凑合,以后要是有了女婿,娶了媳妇我这厨艺是要被嫌弃的。”
“是呀,这不光是为了儿子女儿,自己呀也要会享受,儿孙自有儿孙福。身体健康,能吃能喝,能跑能跳也是一种福气。”乙村妇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丙道:“朱大姐,你们家现在可是有钱的人家了,这衣食住行都要跟上。你呀,不是我说你,也替男人太省了些,这身上衣服穿的比我还实惠,你呀,以后地摊里卖的衣服就别买了,下次我带着你去逛商场,保证让你年轻十岁,让你家老头子认不出来你。”
说完,三个女人脸上都有了意味不明的笑意。朱玉枝能听明白,她的节俭成了她们眼中的吝啬。
“好的,那我下次跟仁福说说吧。”朱玉枝心领神会,有些不好意思,觉得自己在这几个女人面前思想观念有些落后了,说了两句,她便借口说要过去买点水果点心同她们告辞了。
甲:“喂,看样子今天周仁福家里又要搞相亲。你说周仁福会带着朱大姐去吃山珍海味吗?”甲问乙丙二人。
乙:“你真信呀,也就那么一说,你说这周仁福也不傻,他咱就不懂好马配好鞍这个道理呢。他要是拨点钱下来造造房子,再给他女儿配个车子,这周小姐还用得着相亲?
上来娶她的怕是要挤破门坎了。”
丙:“说真的,我也想不明白,这周仁福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乙:“还想什么?财迷心窍呗。”
傍晚,周家。
“仁福,瓜子放上了吗?”
“放了。”
“糖果呢?”
“也放了。”
“那茶叶呢,放杯里了吗?没放上,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