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投资?(1/2)
如何避免盗版?
实际上谁都没有办法避免盗版。
唯一能够做的,就是更快的销售出去。和盗版争夺市场,直至这个市场达到饱和。更何况,大多数游戏,也仅仅是跟风,在细节上都做了微调。
当然,以上的情况,仅仅适用于《太空侵略者》,以及与它时间相差不多的其它街机。
因为,他们还属于整个电子游戏的先行者。没有能够参照的经验,只能够一步一步的来。从粗放的状态,变成精耕细作。
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众多跟风者们,也都能够预见这一点。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并不是为了跟风而跟风,而是通过更风《太空侵略者》这个契机,更好的进入电子游戏这个行业。
就像是雅达利的那些游戏工程师一样,在几个月前,他们算得上是整个游戏圈子里,最高端的游戏制作人。不过,雅达利这颗大树倒了,他们这些负责摘下游戏果实的人,也就不好过了。
林彦与岸本约翰钻入一家有一家公司。这些公司看上去规模都不大,实际上可以说非常小。小到连比日本的街边工厂还要小。
但是,这些仓库改装而成的工厂。与街边工厂不同的是,它们的创始人,往往是最顶尖的电子人才。就算不是最顶尖,也拥有着这个世界上最一流的人才。不像是大多数街边工厂,拥有的员工,只是大财团挑剩下的残羹剩饭。
这当然是斯坦福大学和当地政府,为这些“小作坊”。提供资源支持还有政策支持。能够让在它们学校毕业的学生,开开心心的玩自己想要玩的事情。
这期间会有无数的公司不断的死去,会有无数的公司不断的成立。浪里淘沙,沙里淘金,最终那些真正靠谱的企业。会真正的脱颖而出,踏在整个世界的巅峰。
当然,在斯坦福和政府那里。他们也不知道这块地方会如此繁荣,就像他们不知道互联网会改变世界一样。
整个世界在硅谷的推动下,将会迅速的发生变革。而这些在硅谷的公司,也迅速的积累财富。成为这个世界上,一个很重要的财富聚集地。
这些事情都是以后发生,在这个年代,也没有人会去预言这些。比如说在这个年代,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个人跑到比尔盖茨的身边指着他说,你将会成为世界首富。所以,看在我“预言”的份上。赶紧大鱼大肉的招待我,让我抱住你这个金大腿,让我混吃等死好了。
不知道这种人会不会真的过上抱着金象腿,无忧无虑,不用为生活担忧的日子。但是,我觉得更多的是。他会被别人当成精神病。
就算是这个人真的是一个穿越者,他也依旧会被送进精神病医院。被医生打开头盖骨,用冰锥插入脑子。做一个前额叶切除手术。
据说,切除了前额叶的人,不会乱说话,看起来也很乖。就算是最暴力的人,也会变成一个乖宝宝。
很给力的手术对吧,不过。唯一有问题的地方在于。它的后遗症有点大,做完手术的人。基本上呆呆捏捏,只会傻笑变得神志不清了。
从这项手术诞生到禁止的几十年间。有无数人被医生做了这样的手术。有犯人,有精神病人。
比较有意思的一个例子,就是一位母亲,觉得自己十多岁的孩子每天不按时睡觉,太淘气,太不乖了。就让医生给他做了这个手术。结果,他真的变得很乖,乖的不行不行的。傻无所谓,乖就行了。
所有的小企业,只要一听说林彦两个人,是搞风投的,就都十分热情。
他们十分热衷于推销自己,介绍行业的前景,介绍他们的理想。语句十分连贯且有节奏,就像是在说脱口秀,或者是在说相声一样。
不管林彦是否看好这些人正在进行的项目。他都微笑着在倾听,笑呵呵地看着他们,不时的点着头。
“您没有找到想要投资的公司?”岸本约翰说道。
林彦摇了摇头道,“没有。”
他不是没有看上的公司。但是,只要是他看上的公司,几乎都有几家风投同时看到。虽说这些八十年代的人,不知道以后的科技走向是什么样子的。但是,他们的判断却一点不差。
林彦也不知道他们的判断依据到底是什么。是依据那些人介绍的虚无缥缈的前景?还是因为那些公司创始人的个人魅力?
林彦隐隐约约的知道,创始人的个人魅力,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公司的企业基因,而在企业基因之上,将会发展出企业文化。而一个企业文化是否积极向上,会产生凝聚力,则关系着这个企业到底能走多远。
有的企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有的企业则内斗凶狠,互相拆台。哪个各有竞争力,不言而明。
不过,道理是人人都懂。但是,真正能够捋顺关系,搞出一个良好制度的人却不多。
这就是林彦没有想着搞企业的原因。
首先,他还是一个高中生。不说他自身到底有没有能力,就单凭他这个身份,就很难让人认同。
斯坦福毕业的学生,光拿着一张毕业证,说一声我想创业,就能够拿到一笔风投。这些人丝毫不在乎他到底想要创业干什么。他们也许也不了解你这个宣称要创业的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他们仅仅是因为你是斯坦福毕业的学生,就给你这比风投。
别以为这是这个年代美国的特例,远远不是。
就算是几十年后,华夏大地盛行的互联网创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