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张大头(二)(1/2)
明朝时候,还没有出现中国自己制造的银元,只有银锭,只有海外的少量银币流入,主要不是做为流通的货币,只是一些有钱人的收藏。银锭的成色不同,大小不一,交易使用十分不方便。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隐患是保安军的控制地区如果没有自己独立的货币体系,明军不用军事进攻,只要有一个明白人对保安军进行经济封锁,保安军就会不战自败,根本没办法长期坚守。
要想制造出银币首先要确定银币的样式,这个张楚决定借鉴后世最著明样式。不过张楚对其进行了更改。一番写写画画大明保安银元的样式出炉了,一面用张楚的侧面头像,四周围绕着“大明保安永保平安”的字样,背面为树枝环绕的壹元字样,张楚决定今后要废除银两的流通所以直接就改两为元了。不过以张楚的绘画水平画完了自己都觉得难看。为此张楚专门跑去求李梅为自己画像。开始李梅画的总想讲究个布局韵味什么的,张楚看后说画个脑袋就行了,所以定稿的时候变成了只有张楚的侧面的一个头像,上面环绕着的八个字“大明保安永保平安”。
银元的重量定为了7钱2分,其中银占89,铜占11。做为钱币爱好者这些数据张楚还是记得很清楚的。样式即已定下,张楚马上命人找来工匠手工雕刻冲压用的钢制模具。造币厂同时开工修建。
做为一个保密工厂,为保证安全,造币厂建在了中阳县外山中的一个有溪流的秘密山沟中。
制造银元也并不是一件易事。张楚就地取材,决定运用简陋、粗糙、手工的传统工具铸造银元的。按照熔银、浇铸、印花、凿字等做银器的传统工艺来制造银元。
后来的日子里张楚整日扎在了造币厂,和工人们一起设计厂房,安装设备,改进工艺,经过十几日的苦干造币厂建成生产出了合格的银元。尽管张楚对这一切的每一个细节都十分的熟悉了,邓庆年执意要举办一个开工仪式,请张楚去参观一下银元的制作。
仪式开始了,张楚带领众人按照造币的顺序参观了银币的制造。
最先是工人们将银币生产的原料银和铜在简单的天平上称重,按比例放入大型坩埚中融化充分,然后注入浇铸模,铸成条片。
浇铸后的条片,经过新制成的水力碾压机一次次的碾压,轧制成铸币所需要的标准厚度。
供印制银币用的坯饼由水力冲床完成。标准厚度的条片进入冲模,冲下坯饼,边屑过秤后退回熔炼处。
坯饼经烘饼炉退火后恢复原有软度。工人再将坯饼通过一个转盘和月牙板间的凹槽,使边缘凸起,便于压印时花纹成型,可降低流通时对花纹的磨损。
最后的工作由一个巨大的水利冲压机来完成,水力带动巨大的铸铁冲压件下边安装着精雕细刻的钢制冲压头,冲压头被提起,一个工人及时在下砧子表面上的钢制模具内放上坯饼,然后让上冲压头准确而又迅速地冲压在下砧子上,让坯饼冲压成型。如此一下下冲压,每天可生产数百枚银元。冲压成型之后还要经过凿边、刻齿纹、就可以生产合格的银元了。
张楚拿起一个银元,用拇指和食指两指甲尖对卡在银圆中心,放在嘴边用力吹了口气,银元竟发出了声音,声音清韵柔和。张楚满意的将银元放入了自己的口袋,这要是传给后代就是文物啊。邓庆年等人更是兴奋不已,纷纷拿着银元欣赏着,保安军终于有了自己的货币,这是皇帝才能做的事情,张楚这样做可见其志不小,跟着他干,说不定将来也能成为个开国之臣什么的。
张楚的想法比他们更远,事实上这里边存在一个铸币权的问题,一旦夺取了铸币权不但可以确保自己的金融安全,而且还可以对使用这种货币的人征收铸币锐,铸币锐在纸币时代最为明显,后世的美国就是通过各国在国际贸易中使用美元结算,确立了金融霸权而对各国征收了铸币锐,各国的财富不知不觉间流入了美国,而换来的只是一张叫美元的绿纸。金属货币时代同样存在铸币锐。货币本身的实际价值即使低于它的面值,同样可以按照面值在市场上流通使用。为谋取造币的短期利润,铸币者降低货币的贵金属含量和成色,超值发行,即所谓的“硬币削边”。这时的铸币税实际上就演变成了货币面值大于其实际价值的差价收入。这种差价越大,铸币税就越多。而且以后张楚还想在银元信用的基础上推行保安军的纸币,如果能够成功那么就又有了可观的收入,对于缺钱的张楚这个诱惑十分巨大。
叮嘱铸币厂负责人做好安全保卫工作,并鼓励工人努力生产后张楚离开了造币厂,张楚前进的战车上有了更强的推动力。
这个山沟中的造币厂不断的改善工艺,生产速度越来越快,质量越来越好。所制造的银元流通到大明的各地,十分受欢迎,人们争相使用,因为上面有永保平安字样,这种银元被称为平安银元。不过后来人们为了叫着方便就看着上面的人头侧像直接叫它:“张大头”了。张楚知道后懊恼不已,怎么把这个茬给忘了呢。
银币有了还要有银行,有银行就要有管理银行的人。特别是银行的行长一定要是自己信得过的人。后世的习惯钱是要由老婆管着的,可前提是你得有个老婆。银行的管理人员张楚在来中阳的各色人员中挑选了一批,建起了银行的基本框架,而这个行长却成了难题,张楚总觉得这个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