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日 第八十八章 花瓶(1/3)
.1929年8月的第1天,持续了10个多月的德日战争终于走到了分水岭,日本海军一战而精锐尽失,胶着不下、互有胜负的局面从此一去不复返。
两天之后,日本海军本部以原第3舰队为班底重建了联合舰队,但这支实力孱弱的舰队根本无法和那支令俄国人胆寒、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联合舰队相比,虽然很不情愿,但日本人不得不承认自己大东亚共荣圈的梦想将无限期的推迟下去。
这场重要战役的背后有人欢喜有人愁,不愿看到德国就此独霸全球的人无疑失落到了极点,而在德国及其盟友国家眼中,这是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决定性胜利。
可是,近40万关东军仍旧占据着平津以北的大片中国领土,整个朝鲜半岛上随处可见的还是刺眼的膏药旗,饱受倭人欺凌的中国百姓相信,只要一有机会日寇就将卷土重来,于是,“收复失地、打到东京去的”的呼声在中华大地上随处可闻。
中国,南京,最富盛名的历史名城,六朝古都,炎炎夏日下的城区充满了文化底蕴和勃勃生机,德日战争的爆发严重干扰了日军的侵华计划,关东军的兵锋仅仅越过长城,富庶的华中、华东安然无恙,大西南成了连接德属印度与中国的陆上通道,宝贵的战略物资经此源源不断运入中国,中、日军队之间的实力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太好了,只要贵国能够向我国政府无偿提供这批资金和武器,我**队实力将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北上收复失地亦为时不远矣!”
拿着德国大使提供的外交援助清单,南京政府的外交部长王正廷(1882-1961,1928-1931担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长)顿时喜笑颜开,那可是一笔总价值4千5百万欧洲马克的巨额援助,要知道当时中国一年的军工业总产值换算成欧洲马克只有这个数字的零头!
“不不不,大使先生。我国政府要求的不是为时不远,而是尽快!
尽快!”时任德国驻华大使的巴尔克霍隆已经在中国呆了将近十年,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地中国通,这从他对两个近义词的了解就可见一斑。
这时候,王正廷只好耸耸肩做出一副为难的表情,“可是大使先生,我国政府军在平津一线的作战中损失不小,这您也是非常清楚的!
虽然贵国海军已经成功击败日本海军。可是日本关东军的实力却没有实质性的损失!以目前的状况,我军实难在短时间内出关,除非……”
“除非我国海空军全力配合?”巴尔克霍隆不慌不忙地端起旁边那精致的青瓷茶杯,揭开杯盖,嘴唇象征性的轻触杯中茶水,目光放在了那以自然纹片为装饰的茶杯盖上。
王正廷并不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到:“大使先生以为如何?”
“阁下请放心,我国无意占据中国的一寸土地,所以也不会直接派兵干涉贵国收复东北的行动!”说罢,巴尔克霍隆抬起头看了一眼对方脸上的表情。那是一张早已从刚才的喜悦中恢复过来的平静面孔。
“大使先生恐怕有所误会了。在下所说的除非,是想请贵国帮助我军建立一支坦克部队!”
虽然这么说,但王正廷对于德国大使刚才地话显然十分满意。作为一名经验非常丰富地外交官,他深知获取德国援助的同时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而且以蒋委员长的性格,若不是迫不得已地情况他是绝不希望引任何一支外**队直接协助**作战,但资金、物资和教官方面的援助却多多益善,而海上和空中的直接火力支援也是可以接受的。
“我国不是已经替贵国训练了一支规模不小的装甲部队吗?”巴尔克霍隆故作诧异的问到,他所指的装甲部队,是国民革命军的第8轻装甲师和第11机械化骑兵师,这两支部队均在1929年初开始筹建,到目前为止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战斗力。
“不。大使先生,我刚刚说的是单纯地坦克部队,而不是混合型的装甲部队!”王正廷非常认真的纠正了对方在这两个看似相近但“内容”相去甚远的词语上的误解。顾名思义,轻装甲师只主要装备轻型装甲武器,机械化骑兵师则强调机械化和机动力,这两支部队大量装备了履带装甲车和卡车,但坦克只占很小一部分比例,而且都是德国陆军淘汰下来的石头i、ii型坦克,甚至连一辆iii号坦克都没有。那就更不用说叱咤北美和东欧的iv型坦克了!
“阁下请放心,在贵**队和关东军开战之前,我国驻青岛空军部队和海上的航母部队会全力清楚日军设置的障碍,包括关东军地坦克部队!另外,我听教官们说贵国专门的反坦克部队已经训练完毕,随时可以奔赴战场奋勇杀敌,因此就算日军少部分坦克能够躲过我军空袭也不足为患!”
巴尔克霍隆言语虽然十分委婉,但终究还是不愿意将德军两款现役坦克提供给对方,这既是军事技术上的考虑,也有一部分政治上的原因,正因如此,在刚才那份清单中,陆军武器从手枪、步枪到大炮、装甲车一应俱全,惟独缺少了坦克这种陆战之王,而在海军武器中,重要的战列舰、战列巡洋舰、潜艇以及航空母舰也都不在提供之列。
“若我军有坦克部队相助,军事上的准备时间将大大缩小,如若没有我军也当全力收复失地,只是……”王正廷狡然一笑,“准备时间自然要长一些!”
巴尔克霍隆摇摇头,“阁下真是外交谈判的高手,在下实在佩服!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