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小试身手(1/2)
“机、机弩!?陆仁的船队里怎么有这东西!?”
这个声音很大,而在海马号的了望台上,陆仁的嘴角向上微微一扬,阴侧侧的同时还带着少许的邪气,轻声怪笑道:“真够扯淡的,这些家伙也不打听打听我陆仁的斤量?不知道老曹和袁绍在官渡对恃的时候,那些发石车是我弄出来的吗?那些大家伙都不在话下,这些机弩我还会整不出来?在那个时候我就跟老曹说过,领兵打仗什么的我是不行,可如果是拼装备,这个时代诂计还没谁会是我的对手。”
这里要说一下,陆仁船中的机弩并不是汉时人们所知的普通大弩,而是陆仁与雪莉进行过全面改良的半自动型机弩。
在电影《赤壁》当中,诸葛亮所制作的那种拉杆式连弩在现实中确实存在,并不是凭空杜撰出来的东西,而且据说很可能就是诸葛亮研发的出来的连弩。根据史物原型并由后人复刻重制出来的机弩,现在可就在哪间博物馆里面放着。而陆仁与雪莉在得到月背基地主电脑从现代网络里搜寻来的构造图之后,根据目前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这种连弩又作了进一步的改良。
简略一些来说,就是加大了尺寸,用增加弓臂与弓弦长度的方法来增加箭支的射程与攻击力度,同时还在臂尾的弦位上追加了滑轮以减少拉弦时的力量消耗。
然后是修改了箭匣的结构。原弩的箭匣结构是要把数寸长的短箭一支一支的扣进匣去,那架式倒挺像是给泵式散弹枪上弹,上箭速度也相对较慢。这种上箭方式如果是一群弓弩手在正常的军阵作战中进行分组多段式射击,对箭阵的密集度与持续度的影响自然不大,但在船只上,特别是陆仁与糜贞手中这些要进行长途货运的船只上,根本就不可能也不允许船只里搭载过量的人员来进行多段分组式的射击。想想也知道,船只的总积载量也就那么多,人手要是带多了那货物放哪儿?再说人员们的吃喝住也要占用很多舱位。
此外就是船只上的空间有限,弩弓不允许安置得太多,如果延用原弩那种一枚枚往匣里扣箭的上箭方式,那么在应对当时那种以快速接近再登船肉搏的水战方式上,箭支的连续射击就肯定会出现较大的空档,这对单船人员相对偏少,而且缺乏实战经验,肉搏战能力较差的“陆氏水师”(权且这么称呼吧)来说搞不好就会成为落败的致命点。
因此,陆仁与雪莉把箭匣改良成了类似于现代自动型枪支里弹鼓式的结构,不过是倒置在弩弓的上方。单是一个箭鼓里的箭支就足有过百支之多,而且箭支的补充也相当方便快捷,只要把箭鼓上方的盖子打开,再把大把大把的箭支摆正方向放进去也就行了。而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直接更换掉整个箭鼓!
接下来是击发结构。原弩的击发拉杆是在弩弓的上方,而陆仁的机弩上方可架着箭鼓呢,击发拉杆自然不能采用原弩的结构,所以是把拉杆改在了弩身的下方,同时还把单纯的拉杆结构改良成了相对来说更为省力且快捷一些的齿轮式绞盘结构,发箭手坐在弩弓的后面不停的转动绞船就行了,而这种操作方法到有点像……自行车的两个脚踏板!虽说是用两只手来转,不过在必要的时候发箭手的确可以躺在甲板上然后换用两条腿来玩命的蹬。
最后是对弩弓支架的改良。这个陆仁与雪莉采用了后世炮架的结构,使弩弓在纵向上可以进行仰、俯角各40度的调整,横向上则可以进行左右各60度的调整。这样当单侧船舷的几架弩弓配合起来时,在中距离射击面上基本上不会出现射击死角。
不过由于这种箭鼓式机弩的重量相对较高,构造上又受到了当时工艺技术的限制,仰、俯角的调整其实不太方便,但横向扫射面调整却没有什么问题。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弩弓要先调整并固定好仰、俯角的角度,然后再进行横向面的快速扫射。
而为了弥补陆氏船只因为船体较大、甲板舷位较高所造成的弩弓俯射着箭线位过于单一,在船身中部舱位还另置了弩弓与箭窗,在纵向上可以进一步的扩大中、近程的箭支覆盖面从而减少死角。像旗舰海马号与另外两只副旗舰作为大型船甚至光船身中的弩弓就有两排,连上甲板上的弩弓一共是三排。
人员配置上,每架弩弓由两个人合力操作,即一人主摇轮发箭,另一人负责进行弩弓的射击瞄准,箭支的补充则有专队的小队来做。综合起来,这种弩弓在正常情况下可以做到两秒三箭,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也较少。要是碰上摇轮手力气大而且玩了命的摇,甚至可以做到三秒七箭!这在当时已经是很恐怖的连射速度了。
废话也不再多说,只说海马号与另外三只顶在最前面的船在以侧舷对敌,且各自的弩手们就位之后,连续且相对密集的箭雨便射向了一众****。二十余丈,换算成现代尺寸大概是五十米左右,正是这种机弩发挥威力的最佳距离。加上各贼船的舵手之前已被白光击除,各贼船的左右闪躲失控,现在在这江面之上简直与弩弓的活靶子无异!
一时之之,各贼船中的江\/贼们惨叫连连,中箭落水者难以计数。而了望台上的陆仁见战局已逞向己方一面倒的状态,脸上很平淡的笑了笑,缓缓的把手中的电击步枪枪管搁到了了望台的护栏上。
这电击步枪是雪莉穿越过来时一并带来的,一共是带了两把,当初陆仁设计在玉石桥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