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节 齐柏林飞艇(2/2)
撤出东北。英国人拖到最后,确实出乎杨潮的意料之外,但是想想对于中国的赔款,英国人得利才是最大的。
中国赔款数额都是英国热制定的,他们的目的就是让中国人不至于扛不起因此破产,但也不能太轻松,一下子还清。
中国政府赔款必须依靠大量借款,大多数借款最后还得是英国银行家来出,比如给意大利的,给俄国人的,给日本人的赔款,基本上都是英国银行团来承销,也就是德国人、法国人有能力分担一部分,事实上这次赔款最后主要就是靠英德借款。
而贷款的利息则主要靠关税支付,那么这些借款还不清,中国的海关就得一直控制在英国人手里。
可是现在其他国家突然宣布不要赔款了,这让英国人的图谋一下子就破产。
其他国家都不要贷款了,英国人能逼迫中国借款的数额,也就只剩下自己占有那点赔款,而英国人为了让德国、俄国尽快签字,赔款的大头可是都给了这两国,他自己占有的连一成都没有,可以说英国人的企图基本破产了。
于是评估之后,英国人感觉他们基本没有利用赔款让中国人陷入债务之中,那么继续让英国人赫德执掌中国海关,就得靠中国人的善意了,于是他们索性做出最大的让步,将赔款全都免除了。
同时为了获得中国的好感,他们还宣布,如果中国需要向其他国家支付赔款而向英国银行借款的话,他们愿意以政府担保,给与中国极其优惠的利息。
这样基本上除了俄国赔款之外,这次因义和团和慈禧太后而引起的战争,中国赔款额度大大降低,虽然依然要向某些国家支付一笔利息,但是也变成了留学生教育基金,用赔款鼓励教育总好过直接给人的好,对此杨潮也算是基本满意了。
杨潮没想到自己的运作,最后反而是让载沣收获了美誉,被国内、国际盛赞,认为是一场胜利的外交,因此载沣是带着愉悦的心情离开德国的。
杨潮则继续留在德国,他打算跟德国专家一起出发。
等待的日子,杨潮以山东洋务专员的身份,访问了德国各地,主要是到各个工厂进行参观,克虏伯的火炮工厂、毛瑟的兵工厂,鲁尔工业区的炼钢厂,轧钢车间、铁轨车间,机车厂,甚至连机床厂和万吨水压机,最后还去了为北洋海军建造过镇远和定远两艘铁甲舰的东普鲁士什切青(后波兰领土)的伏尔坚造船厂。
船厂经理热情的接待了杨潮,就像当年他们接待中国使者一样,只可惜杨潮没有能力订购战舰,不过杨潮还是很详细的询问了伏尔坚造船厂的造船能力,尤其是建造战舰的能力,对方很乐意对这个问题回答杨潮,完全把杨潮当成一个潜在的优质客户来对待,尽可能的答应杨潮的要求,到各个车间参观,没有任何的隐瞒。
这些德国人并不知道,当杨潮参观他们工厂的时候,他们所有的机器设备,甚至厂房结构都被杨潮扫描了一遍,通过手表传输到了非常的数据库储存起来,只要杨潮有兴趣,完全可以复制他们所有的机器。
只是好像没有这个必要,这年头还不流行技术封锁,西方国家的技术水平相当,互相间没有保密的必要,反而为了出口市场互相血拼,其实只要中国人有钱,并且愿意除了极少数设备外,基本没有买不到的,这是一个多么好的迎头赶上的时代啊,可惜中国人在混乱中失去了,反而是日本人抓住了这个机会。
杨潮突然想到一句话,足球场上一次成功的转身,可以决定一场比赛的胜负,历史的一次成功转身,可以决定一个国家未来几百年在国际上的地位,显然日本人成功转身了,而中国这架老爷车嘎吱嘎吱的没有转过来。
正在船厂参观的时候,突然有电报传来,德国专家团队准备好了,可以出发去中国了。
杨潮立刻就中断了在船厂的参观,坐船去汉堡跟德国专家团汇合。
“噢噢!齐柏林飞艇啊!”
没想到还有意外收获,著名的齐柏林飞艇正在测试,齐柏林伯爵本人也在这里指挥,只可惜齐柏林根本不认识杨潮,对杨潮也完全没有兴趣,但是并没有阻止杨潮参观他的飞艇,于是飞艇的结构也到了杨潮的数据库中。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