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节 摆好位置(2/3)
在大石房依然长期有一个团队进驻,经营着杨潮在北方的一批产业。杨潮可不是危言耸听,东营这里因为发展的早,而且都是荒地,虽然建设的时候要考虑防腐问题,可低价却太低廉了,占地大的工厂都愿意往这里搬迁,这里集中山东省几乎全部的纺织工业就是原因。
但是说到底,这里的区位优势跟烟台比还是有差距的。烟台哪里北望大连,东观日韩,又是天然良港,开放了半个多世纪的口岸城市。无论是底蕴还是基础,都比东营好的多。只要没有失误,发展潜力毋庸置疑。现在因为港口设施齐全,这些年始终将青岛压在底下,就是一个很好的明证。
“走吧。我们去利津县!”
没有在街道上久留,坐在车里随意的转了转,杨潮下命令道。
司机立刻开着杨潮的迈巴赫转头往西出城。
利津县距离东营只有三十来公里路程,可是跟东营相比却简直不是一个世界的城市,县城相当残破,依然能看到完整的城墙,城墙外护城河之间一大片窝棚,倒不是难民区,而是一些当地人摆的摊点,卖茶的、卖豆腐脑的之类的。
杨潮可是知道。山东许多县,比如潍县,城区可早就突破了城墙范围,朝郊外扩张了几倍了,城墙之内往往都成了块被遗弃的老城。
不想利津县竟然还如此残破,利津县长是当地一刘姓大地主,怎么选上县长的杨潮不知道,也不想知道。
县长接到杨潮要来的消息,心里可是非常的紧张,他小小一个乡下县长。何曾见过这等大人物。
当杨潮的车队穿过城门的时候,县长早就恭候了两个时辰了,他今天最重要的政务,就是等待杨潮。别的公务一概推脱,包括他最喜欢的青楼应酬。
当车队停下,他看到前后两辆车门打开,将现场包围起来,立刻急匆匆跑过去,亮明身份被一个士兵带到中间一辆车前。
车门打开。刘县长看到了那张年轻的不像话,果然跟经常在报纸上和年画上见到的一样的面孔后,他忍不住腿大弯就要跪下去。
杨潮立刻哼了一声:“刘县长让外面的人散了吧。”
杨潮的车队之所以停在这里,士兵们之所以紧张兮兮,正是因为城门这里聚集了一大堆人,其中有商人模样的,有官员模样的,更多的则是年轻的学生,最扎眼的是二十多个手捧鲜花的女学生,也不知道这个县长是从哪里学到的,听说大城市倒是流行这种欢迎仪式。
经历过刺杀的杨潮是不被允许亲民的,起码他的警卫旅长绝对不会同意,哪怕揍他他都不会允许杨潮下车的。
刘县长唯唯诺诺点头连连,肥胖的身体用难以想象的速度跑过去,大声吼叫着,很快人群就散去了。
刘县长又过来请命,被杨潮邀请上了车,一起围着利津县转了好几圈。
城里的街道很差,主街青砖坑坑洼洼,其他街道更是土路。
城里也没有什么像样的产业,也就是一些商铺,平时将利津县的土特产收购上来,很多都是发往东营市售卖。
“利津县的发展不行啊!”
杨潮看了一圈叹道。
刘县长难堪的笑道:“卑职才疏学浅难堪大任,对不起利津父老。”
坐在副驾驶上的东营市长方维生面有得色。
杨潮很敏锐的把握到了这个细节,心中暗道,正是因为在东营附近,才造成利津县发展不上去,别说距离大城市是优势,没有一定的行政调解和规划,其实是最大的劣势,因为投资不会过来,你说你距离东营很近,那么投资商为什么不直接去东营投资呢?
低价便宜?
东营哪里可都是盐碱地,而且早都被杨潮圈占,白白送给东营市政府发展。
“不过你们这里的学校倒是不错。一路上竟然见到了五所学校。”
刘县长这才长了一点脸:“大人谬赞,不敢居功,不敢居功。卑职不过是建了三所而已,两所是前朝时候留下的。”
东营发展起来之前,利津县才是这一带的老大,清政府在利津县城里见过一所初等,一所高等小学。
“资金是哪里来的?利津县的财政可能应付?”
杨潮问道,对教育他向来很关心,潘训主持的义务教育已经在全国推广,扫盲进行了这么多年,往少了说也扫了两千万文盲了,加上教育培训出来的,中国五亿人口中。现在至少有一亿是识字的,适龄青年入学率基本上达到了八成,除了一些偏远地区,基本上是完成了义务教育建设了。
但是利津县这样的穷县。一两所小学是少不了的,中央财政肯定会补贴,但是他们建了五所学校,肯定不能都是中央财政的。
刘县长似乎就等着问呢,非常畅快的回答道:“卑职不敢贪功。卑职家办了一所学校,有一所是本县乡绅捐助,还有一所是商会捐助的。”
杨潮明白了,这货家里铁定是富豪,办一所学校来捞政绩。
于是就此打住,不再提这个问题了。
这次一行关键是经济问题,东营这种城市不用担心,体量到了那一步,会自发性增长的,只要不乱搞肯定会发展。倒是周边的中小城市需要支持。
“不知道刘县长对搞好利津县的经济,可有什么心得?”
这个问题就让刘县长头大了,因为他真的不知道怎么回答了,杨潮来他心里之所以忐忑,就是怕杨潮问这个问题,这是他的死穴啊。
“卑职,才疏学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