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章 惊天刺杀(2/3)
依旧扑打着礁岩的海浪,钟泱搂着娇妻,心思有些微微出神。带着盛夏的暑意,6月悄然来临,孙殿英所带来的风波,也在逐渐平息。即使文化界还对此颇有微词,不过相比于不断恶化的时局而言,区区建奴祖坟消失,根本不值一提。
**党在姜瑞元的领导下,成功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了北京一带。奉军被杨永泰的连横之策,倾尽**军和其余几个军阀的合力,这才将张作霖赶回了东北老家。
因为华联的暗中资助,得到军火供应和资金贷款的姜瑞元,总算是提前实现了占领河北全境的战略意图。虽然出关的大门还在张家父子手中,可毕竟是占据了中原腹心一带,王业可图。
张作霖出身草莽,却在数十年内,积累了足以称王的霸业校园全能高手。东三省,成为了他牢不可破的铁桶江山。
虽然做了最后的努力,完善过军队体制的奉军,依旧无法抵挡**军的兵锋。冯焕章、阎锡山、白崇禧、李济深,加上了有着宏图之志的姜瑞元,张作霖面对的几乎是在与整个中国作战。
一败再败,推到了关外。为了稳定军心,不至于让自己输掉最后的元气,张作霖硬着头皮在关口上亲自带兵抵挡了数月,总算是抹掉了敌军的锐气,维持住了双方的均势。
但面对着满腹牢骚的日本关东军,和正在一旁野心勃勃的赤色苏俄,他回天乏术。带着疲累的身躯,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却不知,这是他在阳世最后的日子。
死神在不知不觉间,早已悄悄降临。
这是一次将被历史永远铭记的暗杀行动,无论是谁参与了这件事,都使得北中国失去了擎天之柱。年轻的花花大少,除了有张英俊迷人的帅脸,东北军少帅却没有足以媲美虎父的才智与气魄。
张作霖的死,充满了无数的谜团,历史书上那些“铁证”,实在难以说明什么。兵败北遁的张大帅,正在人生的最低谷,奉军新败,也是军心全无,士气涣散。
加上过去十几年来的密切合作,日本并没有要杀张作霖的理由。至于后世某组织所修的史书所言,实在是不值一晒。
早在1926年末,张作霖就自任北洋军阀总指挥和安**总司令,并发表了“反赤化宣言”。随后他还在东北三省散发的传单中称:“苏俄红门是毒蛇和猛兽,只有安**才能拯救东北三省人民。”
与此同时,张作霖积极支持姜瑞元清除在北阀军中的**员,并断绝了与苏俄的外交关系。对驻扎在满地的关东军而言,奉军是关系紧密的合作伙伴,有着共同的敌人。杀死这样一个人,对于日本而言毫无益处。
再加上1927年初,鉴于北阀军北上作战行动十分顺利,张作霖早就开始对驻东北三省的苏俄机构进行搔扰,以防在东北三省发生武装起义。
他派人搜查了苏俄在哈尔滨的商务代表处,关闭了在哈尔滨的苏俄“运输”股份公司代表处。更是在随后不久的日子里,搜查了东部铁路局苏联工作人员的机构,接连袭击了苏联驻北京领事馆。
逮捕了大批红门门徒,其中包括中国红门的创始人李守常。这位有门无国,以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为荣的红门门徒,实在是死不足惜。
张作霖虽然也卖国,但至少还知道底线,不会如李守常这种衣冠qín_shòu一般。最终,李守常被以叛国罪处死,明正典刑。
为了应对越来越沉重的赤化问题,他开始着手与关东军更加紧密的合作,以换取足够的支持来抵挡来自苏俄的赤化威胁。因为他深切地明白,日本的入侵,无法消灭中国。可赤化的理念,却会毁灭中华民族本就所剩无几的根基。
比起暴力和杀戮,文化的渗透与侵蚀,更加可怕。一千五百年前,佛教就毁灭了中华文明的正统,而赤化比之佛教,更加可怕和难以遏制。
那个时候,张作霖甚至命令军队在南京扣留了一艘苏俄船只,逮捕了三名苏俄外交信使以及在武汉政府任职的苏联总顾问的夫人博罗金娜,并企图强迫博罗金娜说服丈夫签订南北停战协定。
而与此同时,奉军更是参与了镇压上海的红门武装起义,并在南京组建了以胡汉民为首的新临时政府。在这样的局面下,苏俄顾问团不得不被迫撤离了中国。
为了镇压赤化,张作霖还致电姜瑞元,希望与其签订一份“共同反对红门”的协定。在当时,奉军可是占据着局势的上风,可张作霖依旧向**军递出了橄榄枝。
姜瑞元这人,与孙逸仙一样,虽也是卖国,但毕竟有着底线。而比起孙逸仙,姜瑞元的底线则更高一些。领土地出让或许有之,但文化领域,却始终为了保持中国的根基而做着不懈的努力。
在这一点上,他与张作霖达成了共识。
上海的镇压红门暴动,也是国内制造反赤化**的时候,张作霖还煽动盘踞在中国北部边境地区的白匪和当地土匪对苏军边防部队实施挑衅。据苏联国家保安总局统计,1927—1928年在苏中边境共发生90多起入侵苏联领土事件。
最为要命的是,奉军在东三省的政权难以维系。1927年12月至1928年初,他被迫与北阀军的所有派系作战。面对着强大的连横势力,奉军孤掌难鸣,遭受到了史无前例的围攻,只得节节败退,直至关外。
随后,又与重新执掌军政大权的姜瑞元之嫡系军队作战,部队伤亡惨重。为了应对危局,他早已派要员与日本秘密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