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些事情以后再叙(1/2)
第一百八十八章:有些事情以后再叙
“(呵呵,这算什么?纯情男子被‘玷污’,女侠打抱不平,仗义出手相救?)”晓双自打小学毕业之后,除非老师有要求,不然他很少再主动搀和别人的事情,即便初中有一次,自己的前桌和后桌两个男生居然打在了一起,而身为夹在中间的他依然只是给自己当时的同桌梦媛推荐了一个可以避难的好去处……
而后来梦媛居然跟另一个男生逍遥了,玛塔库~这还真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而姓牛的此时却不慌不忙地解释道:“反正他自己也用不完嘛!”这句话本来勉强还可以算得上是大半句实话的,不过被他再度接上极度厚颜的“嘿嘿”一笑,再次令周围同学为之绝倒,由此晓双也联想起了自己不堪回首的曾经:
“(哎!借就借吧!何必说得这样明显?要是想当初,我还是那个‘可移动工具箱’的时候,没少被梦媛占过便宜呢!哎——幸亏这里是所谓的‘利智班’,应该没人了解过我的那段黑历史吧?)”
————————我——————是——————分——————割——————线——————
其实关于这个,过去的晓双对一个问题一直感到很奇怪,一般都归结于量子计算机没能出世,不然的话他就不需要常备这么多塑胶膜到处借给别人了。他在历史课本上学到,以前的书都是纸质的,也就是将木材和溶剂搅拌成为纸浆,然后晒干平铺成为一个平整的薄面,用来承载和书写文字,而书作为人历史长河中的文化载体,在漫长的发展中,它们曾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出现:龟甲、竹简、布帛、纸以及普及至大众百姓的塑胶膜等等。
但实际上,在纸质书与塑胶模书之间,电子书还曾留行过一段相当长的时间,电子书代表了人们所阅读的数字化出版物,从而区别于以纸张为载体的传统出版物,所以电子书的本质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一定的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信息,通过数码方式记录在以光、电、磁为介质的设备中,借助于特定的设备来读取、复制、传输等等。
当时最为流行电子书还有一个含义是指专门阅读电子书的手持阅读器。手持阅读器是一种便携式的手持电子设备,专为阅读数字化图书设计,它有大屏幕的显示屏,内置上网芯片,可以从互联网上方便地购买及下载数字化图书,并且有大容量的内存可以储存大量数字信息,随着电子油墨技术的发展,手持阅读器已经可以让人舒适地长时间阅读图书。
于是有人认为电子书将会取代纸质书,给传统纸质书带来一定的冲击,而实际情况是,纸质书确实被取代了,但电子书依然没有占到统治地位,相反是这种类似于纸质功能的塑胶膜接过了接力棒,继续发挥着实体书的余热,电子书这样的方便和小体积,并且现在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纯量子计算机,但传统集成微电子技术依然是炉火纯青,为何不能替代实体书,这一度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后来得到的一个他比较认同的主要解释既不是关于保护视力,也不是关于版权问题,至于阅读感受什么的那更是矫情,最后的原因一言以蔽之,那是:成本。而究其原因,虽然一开始很多人归咎于魔法铭文无法被电子载体化,但其实还是要拜当时在太阳系到处安营扎寨的“天顶星人”所赐:
塑胶膜就是由高分子合成树脂(含碳化合物的聚合物)为主要成份,渗入各种辅助料或添加剂,在特定温度,压力下,具有可塑性和流动性,可被模塑成一定形状,且在一定条件下保持形状不变的材料,然后烘料-干燥原料中的水份,再将混色-将色粉与原料在搅拌机中搅匀……
接着将成型-将原料放在相应的成型机上通过熔解后模塑定型,成型工艺有注射成型/吹塑/滚塑等,手机的配件是用注射成型的;之后成形以后还要做简单的修整塑件,如剪除水口;最终根据需要在塑胶件上做相应的表面处理……
这一切生产起来比纸质似乎还要复杂不少,但在地球污染最严重的时候,树木可谓是弥足珍贵,而各种聚合物的原材料却被当时的“新人类”,大量而又不计成本地运回到地球上,催生出各种关于这种聚合物提炼的技术,并且一直继承下来,最终实现了极低成本的加工工艺,原材料更是白菜价,而书本还只是万千运用的一个小分支,反之由于对地球人量子信息技术的封锁,加之集成电路的信息刻录无法达到1纳米以下的精度,而制作以及报废的过程中伴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使得其二次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换句话来说,一个技术在更有必要性发展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突破性的进展,当然如果你要存一百本以上的书籍资料当然是电子书好,但不需要随身带着辞典到处逛的话,那塑胶膜质地的印刷品依然是首选,于是在四百年后的今天,关于实体书与电子书的争论依然在持续,依然是互有优势,各占半壁江山……
当然,包括晓双在内,总有不少人觉得,这其实是阻碍社会进步的一个更大的技术封锁的阴谋和借口,至于哪些既得利益者在顽抗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发展,这些依然属于不能在公众场合和网络环境下妄加揣测的禁区,不然被转发500次后可是要被“跨省收快递”的……而小众当中,私下里的讨论结果可以以后再叙……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