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绝命逃亡(二)(1/3)
时值冬至,大陵西北的寒风也堪称凛冽,“奚茗”将属于她的那片麻袋也盖在了久里身上,自己裹了裹略显单薄的衣衫。“奚茗”朝庙外看了看,外面日光乍泄,晃得人眼睛生生地疼。她不由想起半年前从石室潜出去时的感受,四月的阳光刺得她睁不开眼,不过她却心怀感动,感动这黑暗终于过去了。
那是钟家惨遭灭门之后的第三日,久里和“奚茗”才敢从石室内钻出来。两个孩子甫一踏进外院,就看到十几排黑色的骨骼曝露在阳光下——显然那晚刺客将钟家上下的尸体集中起来进行了“火化”处理。
“奚茗”第一次见到这般景象,怎是一个“惊”与“吓”可以概括的,她本能地缩到之比自己高那么一两个手指宽的久里背后,紧闭双眼,央求久里赶紧离开这里。
久里没有动,站定一会,将每一具骨骸都打量了一边,奇怪的是数一数竟然有七十三具尸体,不过久里并未多想,想是自己数错了吧,然后从身后拉过“奚茗”道:“茗儿,跪下。”说罢,就重重地跪在地上,深深地做了三个叩首。
“奚茗”本有些迟疑,毕竟自己是21世纪的新人类,讲求民主、自由和人权,下跪始终都是个“技术活”,但当看到眼前的这个小男孩如此沉重、如此郑重,也不禁泛起一浪怜悯,一浪心疼。就算是替那个真的钟奚茗还愿吧!“奚茗”这样想着便跪在久里边,学着他的样子,做了三个叩首,尽管姿势业余但态度还算真诚。
叩拜过钟家的亡者后,久里带着“奚茗”不再多做停留,直接从后院的坊墙一角隐藏的破洞悄悄爬出了钟府,避过了为了调查钟家惨案朝廷分派的巡捕们。
于是,那天起的生活,叫做流浪。
整个韦曲坊仿佛都笼罩上了一层看不见的阴影,纵然是美好的四月天,却因为钟家悄无声息地被灭门而显得异常诡谲,还未到宵禁的时间大街上就已是寂寥一片,连坊门也在夜刚擦黑的时候就被关闭了,几乎每家每户都增派了夜晚巡逻的甲士。
纵然是在白天,韦曲的豪绅们也不敢高声谈论钟家的事情,因为他们都很清楚钟炳存是二皇子卫景元的门人,一直在经济上对其提供支持,敢如此肆虐地大开杀戒地不给皇子的脸面而折了他的一只臂膀,其背景想必也是非皇即贵了;再加之皇上特命钦差查案,竟发现一柄刻有“乾”字的十字短剑,这似乎又与大皇子卫景乾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
“奚茗”和久里在韦曲坊流窜的时候听到了以上的信息,只不过零星而模糊,又存有诸多疑点,然而他们也无暇再去追究是哪里出了问题,当前的关键是,怎么才能保证活下去。
两个浑身脏兮兮的小孩子在富庶的韦曲坊已算是明显,但在他们小心翼翼避开人多的地方之时他们惊异地发现似乎所有遇到他们的人都好似看不到他们一般,再不济也是诧异地盯着他们瞅上几眼然后摇摇头叹口气迅速离开。久里也试图带着“失忆的奚茗”去找韦曲百年来的世家韦氏寻求保护。这韦氏先前与钟炳存交好,却在两个孩子上门求见的时候将其拒之门外,韦氏当家者回复的是:官府已发布告示说钟家上下七十三口全部罹难,就连家养的两条看门狗都死得彻底,哪里还有两个黄口小儿存活的道理?必是北边承凤坊的小孩跑到南坊这来乞讨的。
听到这里“奚茗”和久里才知道,不知出了什么岔子,朝廷承上的折子里说钟家被全灭,仿佛是有人故意将两人逃脱的事抹平了,才会有了那日见到的七十三具尸体。也难怪在韦曲流窜的这几日并未有什么人正眼瞧他们,估计是并未将他们和钟家联系到一起去吧。但是为何又会有一些门户在他们的门口放上那么几碗上好的热饭,然后在两个孩子偷偷吃完后打开大门收回碗,还要自言自语一番“怪了,是哪个北坊的混球偷吃了我的粮?!”而这些户主偏又与钟炳存此前交好?
久里也许还无法理解,但是有着二十岁“高龄”头脑的“奚茗”却是看得清楚,这杀害钟家上下的幕后主使想必已是呼之欲出,即使不是那个什么大皇子,也必定是一般人招惹不起的,韦曲住的人虽然都是紫阳大户,但能不给自己惹麻烦就最好不要惹,于是即使有人认出了“奚茗”和久里也会当做不认识,避免惹火烧身、被人当做是二皇子一党。与此同时那些曾受到过钟炳存恩惠与提携的大户也算是良心未泯,暗地里接济着钟家后人,其他心领神会的人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虽然有好心人暗地里接济,但是“奚茗”意识到不能在这里久留,保不齐哪天这些人荆棘加身会把她和久里抓起来交出去也说不定!21世纪人类特有的防人之心一旦迸发就会势不可挡。于是在“奚茗”的建议下,久里带着人生地不熟的“奚茗”一路逃到了承凤坊。毕竟这里多是小门小户,鱼龙混杂,即便于隐藏也没有人认识他们。
在承凤坊的最北端他们找到了那间破旧的弥勒庙,和几个流浪者一起挤在里面。看来,不论到了哪个时代、哪个地方都是繁荣背后隐藏着沧桑,“奚茗”如是想。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体验”,“奚茗”眼里的紫阳确实称得上富庶大城,却也挡不住这里极北的贫穷之水袭来。
虽然承凤坊相对贫穷,但“奚茗”倒也能乐在其中,反正已经穷了二十一年了还会怕再穷几年?如今,没人追杀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