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休息(1/2)
县衙一时之间门庭若市,非常的热闹,与此同时,人员也有些混杂,姜荣安怕有那心怀不良的人闯入后宅,就叫人将通往后宅的门给守上了,还派人盯着点。
事实上这样的确减少了不少的麻烦,好奇心人皆有之,更何况有些人胆子大,想闯入后宅看看古青娅是怎模样的也大有人在。
对于这些古青娅也略有耳闻,不过她都不出现,只是交代厅婶熬苞谷面糊糊,加一些切碎的菜叶子下去,放在县衙的大厅里,供那些远道而来看病的人取用。
只要面糊糊见了锅底,马上就会补上新的去,大部分人都是纯良的,用了碗筷后就会自己洗干净,不过也有那喜欢占便宜的,一日三餐索性就蹲点县衙,专门吃这面糊糊。
好在这种喜欢占便宜的人并不多,衙役要是有发现,也就私底下警告一番,并不会闹得太难看,关键还是那些前来看病的穷苦人家。
见状,也有其他人家主动熬了面糊糊来的,也有烧热茶的,总之都是分文不取,也是做善事了。
病并不是看了都能好的,有些病也不适合在冬季里看,大夫也仔细说了,有那病程缠绵的,也尽量开了便宜的药,或是说食补的法子,尽量减轻负担。
不过大部分都是小病小痛,顶多吃半个月的药就能有效,除非是痼疾或是难治的疮病或恶疾,其实并不那么费劲。
因为病人多,除非是得了急症,否则都是要排队的,因此有些远道而来的人当天赶不回去,没办法只能在县城里凑合一晚。
姜荣安将县衙稍作安排,给人送了席子被子炉子炭火,让无处可借宿的百姓们度过漫长的夜晚。
为了这事,姜荣安忙得团团转,每天早出晚归的,说起来,古青娅这几天都没得跟他说上几句话。
一直忙碌了好些天,下了第二场雪之后,几乎没什么人来看病了。
姜荣安请了几位大夫及其他们的徒弟吃了一顿饭,付给了当初承诺的银钱,又包了个大红包,送上几样节礼,又让人用马车一一送回去。
此时整个县城几乎进入猫冬状态,百姓们外出的时间渐渐减少,有的时候一天大门都不见得开一次。
因此姜荣安便让县衙里的人安排好轮班,轮流上工,以防有人来报信县衙没人在。
至于主簿几人却是更忙碌的,要把田地人口等都给整理出来,并重新设置档案。
姜荣安觉得现在县衙的归档等都比较凌乱,且不靠谱,便要求重新归类整理。
可能每个地方的人不同,整理方氏也不同,姜荣安觉得或许有必要弄一个标准。
等明年肥料的效果出来,就一起上报吧,既然是官府,那么某些东西有标准框框是很正常的,这有助于查阅备份,并且保留下去。
而典史则将自己整理出来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放到了姜荣安的案桌上,不敢多说一句,生怕未做全面而受责备。
姜荣安处理完杂事,看着一摞摞的的县志,纸张都已发黄,不由微微皱眉,“县志都不备份?”
“回禀大人,是的。”典史回答得有些小心翼翼。
姜荣安略微皱眉,“你先回去休息,而后将县志抄录备份,起码准备三份。”
“啊?”典史有些莫名,小心翼翼地看着姜荣安,这县志又不是什么多重要的书,为什么要备份?
“回去罢。”姜荣安并不多作解释,随手将将最上面的几张纸取下,正是有关于平南县的平南书院的情况历史及其现状的。
说起这平南书院,据说存在有将近百年了,是以前一位先生办的,后来他们搬走就将书院捐给县里。
书院每隔几年就有人出钱出力整修,很多年前也是出过进士,但近些年却是不如何,追根究底还是没学识渊博的夫子的关系,此外书院藏书也甚少。
也不知是什关系,平南县这边的人并不怎么将孩子送书院,有钱人家都自己请夫子,因此学院这边渐渐就门庭冷落了。
姜荣安又仔细看了下两位夫子的情况,都是秀才出身,年纪都在五六十岁,他们每月的禄钱是由县衙支出,并不多,勉强能养家糊口而已。
轻轻叹了口气,姜荣安不知道该说什么,这里并不是多么贫穷的地方,怎会这样呢?
揉了揉额头,姜荣安将那一摞摞的书给搬回后院里,若没什么意外,一直到雪化,都不会有什么事了。
古青娅见姜荣安搬着那么多书,忙上前帮忙,“这些都是什么?怎不叫个人帮忙?”
“没事,我还搬得动。”姜荣安放下书本,拖去外头的大氅,接过古青娅递过来的热布巾擦了擦脸和手,感觉整个人清爽了不少。
“如今可是能闲下来了,这些日子你也忙得够呛,好好休息个几日罢。”古青娅心疼地说道,姜荣安瘦了一大圈,下巴都冒了不少青色胡渣了。
“没事,我精神着呢。”姜荣安摆摆手,“果果呢,感觉都好些日没听她叫人了,怪想的。”
“程水带着在厨房里呢,”古青娅倒了杯热茶给姜荣安,“你去躺会,这会她也没心思跟你闹。”这几日竟缠着要吃米糕了,跟在厅婶后头转悠呢。
闻言,姜荣安也不坚持,放下杯子,他轻轻抱了她一下,“那就听娘子的。”
古青娅一愣,而后轻轻拍了他一下,无奈道:“好了,快去躺着。”
姜荣安躺下没多久就熟睡了,古青娅小心地点了点有助于安眠的香,才坐在一边,拿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