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梦醒已物是人非(三)(2/3)
明了这一点……谁要敢说它们之间没有联系,我就敢上去给谁一个大耳刮子:这么明显的联系你都看不到,你是聋子啊!”在说了一通莫名其妙的话之后,他突然对自己提出了问题:“奇怪的是……为什么实验对象在两个步骤中的表现截然不同?”
这是他怎么也想不明白的地方:“为什么这个实验对象要在我放弃了控制之后,才‘发现’自己掉队了?”
“如果是我的意志造成的影响的话,为什么在第一个实验步骤里,小家伙还是能保持和‘集体’的一致?”
他开始怀疑这个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呃……会不会是实验步骤上出了问题?”
他有些犹豫地对自己说:“要不……我再做一次?”
……
有了第一次实验的经验,第二次实验很快就结束了——重新选择出来的实验对象与第一个实验对象的表现完全一样!
“嘶……这样的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呢……”这样的实验结果让陆昊很是费解:“这说明了我的意志能够影响到个体与‘集体’之间的联系吗?”
“那么,为什么在实验的第一个步骤里,实验对象的行动还能保持和‘集体’的一致?”
两次随机选取实验对象的实验取得了同样的实验结果——陆昊相信,这样的实验结果一定没有问题。所以,他只能从其他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实验对象在两个实验步骤中的表现会完全不同”这个疑问了。
“是因为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不是单一的吗?”还好,陆昊是一个“脑洞比较大”的家伙——他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切入点:“如果个体和‘集体’之间的联系分成很多‘层次’的话……是不是就能形成这样的结果?”
脑洞比较大的优点就是你可以天马行空的乱想:“行动的一致性——这似乎是比较深层次的影响;方位和距离——这应该是比较浅层次的影响…… ”
“我的意志只能影响到它们之间的浅层联系,所以,在我的意志的影响下,小蝌蚪并没有能发现自己‘掉队’了……当我的意志离开后,小蝌蚪和‘集体’之间的浅层联系立即恢复,于是,小家后就发现自己‘掉队了’……”
脑洞比较大的缺点就是你无法验证自己的脑洞:“我艹,是不是这个道理啊!”
“谁来帮我设计一下实验,好让我弄清楚这个问题,好不好?”
……
无法验证自己脑洞的陆昊在哀嚎了很久之后,只能将未解决的疑问暂时地抛开——他需要做自己设计的第二个实验……呃,一个被他命名为“妈妈找小蝌蚪”的实验。
他其实还是有些抵触这个名字的:“‘妈妈找小蝌蚪’……这个名字怎么越听越猥琐啊?”
他一边做实验对象的随机选择,一边喃喃自语:“嘶……为什么这么一说之后,‘小蝌蚪找妈妈’也变得难以直视了?”
“这肯定不是我的问题啊!”他很快就选定好了实验对象:“我连‘小蝌蚪’是什么意思都搞不明白……这一定是整个社会的错!”
在选定好实验对象之后,陆昊立即开始了自己的第二个实验。
这个实验的第一个步骤和第一个实验相同——陆昊需要让实验对象“掉队”。
轻车熟路地让一只小蝌蚪脱离了它所在的集体,陆昊立即开始了第二步实验步骤——他在这只小蝌蚪的周围筑起了“围墙”。
所谓的“围墙”其实只是一些“具有自我毁灭倾向的可执行命令束”——这些小东西从来不会接近这些“危险的命令束”,所以,陆昊可以让这些特殊的命令束作为“围墙”,将他选定的实验对象“拘谨”起来。
当“围墙”完成之后,陆昊就放开了对那只小蝌蚪的控制,开始仔细地观察实验对象和它所属的“集体”的行动。
实验对象在获得了“自由”之后,立即改变了自己的行动模式——就像是前两个实验对象一样,这个刚刚脱离了陆昊的魔爪的“小可怜”立即发现自己“掉队”了,于是它撒开了脚丫子,改变了自己的行动方向,想要回到它“妈妈”的身边——这个时候它还不知道,它已经被“邪恶博士”非法拘禁了。
这个可怜的小家伙需要再前进一段距离才能发现,它的前路已经被一道“死亡之墙”给挡住了——陆昊很好奇这个小家伙会做出什么样的举动。
在他想来,这个小家伙的行动只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这个小家伙在与“集体”的联系的影响下,忽视前路上的“死亡之墙”,不管不顾地继续向前,最后死在“墙上”;还有一种可能是,这个小家伙在“死亡之墙”前的“安全线”上停下来,等待“集体”的“救援”。
陆昊就像是一个真正的反派一样桀桀地笑了几声:“你会怎么选择呢?小可爱……”
“小可爱”的选择出乎了陆昊的预料——它既没有英勇地冲向“死亡之墙”,也没有傻乎乎地停在“安全线上”等待救援。
这只小蝌蚪在“安全线”前改变了自己的行动方向——它调了个头,开始朝着“远离‘集体’”的方向前进。
“我艹!”
陆昊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生存’的优先级高过于‘集体’的命令吗?”
他看着那只跑得飞快的小蝌蚪,咬牙切齿地说:“老子布置的陷阱可是经典的‘井’字形!”
“无论你朝哪个方向跑,你他喵的都会发现,你的前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