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要火的节奏(1/2)
美国,波士顿,剑桥。..
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副总裁威尔逊,给进来的安德森和汉密尔顿倒了一杯准备好的香槟,“祝贺我们今年最重要的一本商业书籍的出版!”
“干杯!”
“今天下午,这本书就会送到国内那些大人物的办公室里,明天一早,这本书,也会送到订了我们商业评论的那些高管们的办公室里,到后天,国内和我们合作的那些图书零售商,也会在显眼的位置,摆上这本书,”
级别最低,具体负责这项业务的汉密尔顿,向上级,和上级的上级做了说明。
“相信这本书,很快就会登上畅销书排行榜,”安德森笑着说。
“一年销售100万册不成问题,”副总裁威尔逊说得很大气。
这不是吹牛,这是建立在他们对这本书的认可,以及出版社这么多年成功运作的经验上得出的论断。
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可不是冯一平的办的磕磕碰碰的那家出版社,他一年出版的图书总数不超过50本,每一本都是精耕细作,加上他们的这块烫金招牌,和强有力的销售和发行渠道,像冯一平这样的书,不热销才是没道理的事。
“只是这个时间还是太紧了一些,前期的宣传工作做的不太到位,罗伯特,你是具体和作者接洽的,他为什么要求最迟9月份一定要出版?”威尔逊问汉密尔顿。
“这个原因,我也不太清楚,不过,冯是一个很有主见的人,我相信他肯定有他的理由,”汉密尔顿说。
“我们的宣传工作虽然不到位,但是在前期,作者自己,相当于也做了一些宣传工作,”安德森说。
“你是说我们在《商业评论》上免费推介了两期的那本《前沿》杂志?”威尔逊想了起来。“呵呵,也是,之前学校不少院系都收到了他们寄来的刊物,连我的办公室都有。这确实也算是帮我们做的工作,”
威尔逊看着窗外不远处查尔斯河上的点点白帆,“先生们,就让我们期待着好消息来的更早更快一些吧!”
…………
华尔街,高盛总部。蛰伏高盛30余载,去年5月正式出任高盛的董事长和首席执行官,被冠以“华尔街权利之王”,后来的美国财长,保尔森办公室,秘书给他送进来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寄来的刊物,蓝色的封面上,“bueeantrategy”三个单词很醒目。
“trategy?”他看了一眼,“你看过吗?”他问秘书,要不是他也是哈佛商学院毕业的。知道母校出版社的风格,他估计都不会翻一下,现在这个社会,有多少人敢说自己的学说是战略?
“我看过,不少同事也都抢着看过,都认为不错,作者的思想,确实可以称为战略,”
这是秘书说的比较大胆的一次,眼前的这个家伙可不好伺候。他是以强硬裁员闻名的,他的那句名言,“在公司里,不到20的人。就创造了80的价值,所以可以裁掉很多人,而不会影响公司的业绩,”可一直让公司的好多雇员心惊胆战。
“哦?”保尔森来了兴趣,放下手上的工作拿起来翻了一下,一看前面的作者介绍。“清华大学经济管理院在读?”他觉得诧异的同时,又觉得这个词挺眼熟,“清华经管院?”
“您已经接受中国的邀请,出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顾问委员会的第一任主席,我查了备忘录,该委员会的成立大会将在10月6号举行,”
保尔森这下兴趣更大了些,他曾多次造访中国,对中国的经济很看好,也讶异于这个国家好像突然爆发出来的经济活力,但是,什么时候开始,他们的一个大学学生,就能写出得到国际一流出版社青睐的专著来?
他大致晃了一眼目录,然后,前言就深深的吸引住了他。
…………
华盛顿州雷德蒙,从哈佛毕业,后来还上过斯坦福商学院ba的鲍尔默,拿着一本书,去找他的老板,五年前就成为世界首富的那个从哈佛大学辍学的室友。
“比尔,”他扬了扬手中的那本书和一本杂志,“你看了吗?”
反垄断官司缠身,又遇上互联网泡沫破裂,今年日子过得不大顺、但已经连续五年蝉联世界首富,今年看样子依然会是世界首富的比尔,笑着举起手中同样的书,“正在看,”
“你不知道吧,从今年年初起,我们就一直收到香港一家杂志社寄来的刊物,前面的几期,已经连载了这本书的一些章节,”和专于技术的盖茨不同,微软的第一位非技术受聘者鲍尔默先生,说话声音很响亮,“可惜,他们大多数都被丢进了垃圾桶,要是能早点看到,就能邀请这个年轻人参加今年的峰会,”
像他们这样的人,每天都会收到数量不菲的邮件,内容五花八门,其中的绝大多数,都没有和他们见面的机会,直接在邮件收发部门被毫不留情的过滤掉,前沿杂志锲而不舍的每期都投寄,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寄到了他秘书手里,一看是香港出版的刊物,都没打开,就又被丢进了垃圾桶里。
“明年的也可以,”首富先生说,“不过我想,在这之前,我们应该会有和他对话的机会,”
比尔当然想得到,在现在盛行的、普遍基于竞争的企业战略之外,这本指出了一个新的方向,让企业把目光从竞争对手转向用户,从关注并比超竞争对手,到转向为用户提供价值的飞跃的书,会对那些强烈渴望以新的战略手段实现获利的企业,产生多大的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