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背嵬军守城之战(1/3)
权力是毒‘药’,掌权者一朝大权在手,便再也舍不得丢弃。--
袁绍死后,袁谭逐渐掌控大权,幽州、并州、冀州间或有官员表示效忠。
初尝滋味的袁谭不能容忍任何变数发生,哪怕变数来源于他的亲兄弟:袁尚。
若有可能,袁谭巴不得袁尚死无葬身之地,然而,天不遂人愿,近日,有忠于袁谭的官员快马传信,袁尚没死,甚至在途中大张旗鼓地招揽人手。
袁谭闻言又急又躁,他虽然在郭图等人的支持下成为冀州刺史,可是,名不正言不顺,一旦袁尚拿出所谓的遗嘱,冀州必将内‘乱’。
幸好,袁尚的实力都在涿郡,而邺城是袁谭的势力范围,否则的话,郭图的计策根本无法实施。
冀州,袁尚身边已经聚集了五千兵马。
离开青州之后,袁尚一路疾行,沿途间,不断有溃卒加入其中。
众人皆知,三公子袁尚在冀州拥有不小的实力,只要让他成功归返,刺史之位的归属还在模棱两可之间。
从龙之功不可错过,不少官员、军将都抱着这个想法。
袁谭虽然抢占先机,可是,袁尚却也不可小觑。
一山难容二虎,袁谭、袁尚之间总要分出胜负,胜者,将享受万人之上的待遇,而败者,只能沦落尘埃,从此与权力绝缘。
袁尚立在营中,夜‘色’清凉如水,‘乱’糟糟的大军驻扎在城郊,城内的郡官奉上酒‘肉’米粟,格外的小心。
“亚父,你觉得李贤会信守承诺吗?”
自从袁尚与审配结伴离开青州,袁尚便尊称审配为亚父。
一开始,审配坚辞不受,后来推辞不过才逐渐默认。
此番,听得袁尚发问,审配稍一思量。嘴里道:“李贤是个人物,不过,承诺这种东西,向来可信可不信,如果主公深信不疑,只怕会上了李贤的大当”。
袁尚吸了口气,语调低缓:“事到如今。最好的法子就是与袁谭联手,共同对付李贤。可是,袁谭会信我吗?”
审配摇了摇头,道:“主公麾下死忠何其多也,如果我是袁谭,一定会食不下咽”。
“也许我离开青州就是一个错误,这一切都在李贤的算计之中,我不过是他的棋子罢了”
审配没想到袁尚遭遇的打击如此之大,他急忙劝解道:“主公切莫灰心丧气,李贤虽强。却也并非全无破绽,只有主公手握重兵,一定可以报仇雪恨!”
袁尚环顾四周,不无悲哀地说道:“就凭他们?”
除却从青州挑出的六百兵丁以外,此时聚拢在城外的兵马足有四千多人,可是,‘乱’军层次不齐。战斗力极差。
审配闻言一滞,道:“此一时彼一时,当务之急是回转涿郡,掌握郡兵之权,这些‘乱’军能够多一些,总归是好的”。
袁尚只是觉得心有不甘。凭啥李贤要什么有什么?麾下兵马竟是‘精’锐,而他袁尚只能由一帮残兵败将守护?
阳关城外,打扫战场的文武吏员正在紧张的忙碌着,他们需要统计战果,方便战后的lùn_gōng行赏。
之前曹‘操’退的匆忙,甚至没来得及收敛尸体。
经过忙碌的清算,死在城外的曹军足有两千人。数量与守城的军士数目相仿。
其实,刚开始张辽中计被围,曹军完全占据上风,只是后来黑山军出现,这才扰了曹军大计。
相对于斩首两千的战绩,长枪五百支,铁刀三十柄,铁叉一百二十根,箭矢两千支,短矛八百柄的数目就有些寒酸了。
在张辽的要求下,徐州军将曹‘操’投掷的少量短矛收为己用。
徐州军初步达成了战略目的,而为之付出的代价也还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阳关城的军民死伤千余人,多数是死在了曹军的短矛之下。
张燕对高顺的练兵手段钦佩不已,此番,陷阵营虽未出战,可是,名声却一点也不小。
大战过后的阳关一片忙碌,城中的医士忙得脚不沾地,城墙上劫后余生的乡民在帮着青州军洗刷城墙,城外,乡民将一具具兖州军的尸体聚敛到一处,四周摆上了巨量的柴禾。
战争是残忍的,然而最残忍的却是战争之后,残破的城墙还可以修缮,可失去的家人却怎么也挽回不了。
徐和决定出兵追击,曹军虽然退却,可是,玄甲军却不能有半分松懈。
须知周仓的背嵬军正在兖州,如果玄甲军不能时刻对曹军形成压迫,最终,倒霉的只会是背嵬军。
兖州,周仓的背嵬军夺了一城。
平原作战,虎豹骑可以发挥十成的威力,而背嵬军虽然不曾畏惧,却也会因此带来巨大的伤亡。
能够减少伤亡的话,周仓不会拒绝。
当东方的红日从地平线上腾起的时候,漳县城外以北的旷野里出现了一众压压的队伍。
来人打了一杆硕大的“曹”字大旗,正是虎豹骑大将曹仁。
曹纯战死之后,曹仁只想杀死李贤,为其报仇。
此番,周仓孤军深入,曹仁打算将其击杀。
漳县必须攻下来,不然的话,对曹仁的声望,对大军的士气都会是极大的打击。
警钟声传遍了整个城池,家中有男丁在的,在军卒的胁迫下往城楼处靠拢,各级的党长指挥着数量不一的丁口,倒也井然有序。
周仓麾下的两千长弓手奔上城墙,弯弓搭箭,蓄势以待。
曹仁瞪大了眼睛,他打马立在一座凸起的小山坡上,眺望着城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