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换粮(1/3)
济北国与青州、冀州‘交’界,在曹‘操’治下占据重要的位置。-..-
近日来,袁绍统领十万大军渡河南下,进击高唐,声势可谓浩大至极。
徐晃统领一万‘精’兵严阵以待,袁绍与李贤的争斗,曹‘操’虽然不想早早掺和进去,但是,却也不愿意遭受吃鱼之灾。
袁绍也好,李贤也罢,他们双方在青州聚集的实力都已经超过了四万之数,一个不察,兖州就有可能遭遇大变。
曹‘操’好不容易才从吕布手中夺回兖州,哪能他人染指?
再三掂量之下,曹‘操’在兖州与青州‘交’界处布置重兵,济北国有徐晃,东平国有曹洪,两将统兵两万。
两万大军进取不足,不过,防守却是绰绰有余。
一旦事情有变,坐镇濮阳的曹‘操’甚至可以发兵增援。
毫无疑问,倘若没有变故,曹‘操’会一直坐山观虎斗。
不过,人算不如天算,再好的算计也会有诸多变故。
这一日,济北国徐晃大营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冀州刺史袁绍帐下许攸求见徐晃徐将军”
许攸在北地颇有声望,徐晃不敢怠慢,他将许攸接入帐中,笑道:“不知子远先生此番前来所为何事?”
许攸镇定自若,道:“‘欲’与曹公做一桩‘交’易”。
徐晃眉头一跳,道:“喔?什么‘交’易?”
“世人皆知青州李贤乃曹孟德之生死大敌,若能取其项上头颅,不知曹孟德会出什么价?”
徐晃脸‘色’微变,半晌之后方才说道:“李贤多行不义必自毙,若是袁使君能够替天行道,我家主公自然求之不得,不过,如果袁公失手,我家主公会亲自出手”。
许攸缓缓摇头,道:“曹孟德三次出兵,三次败于李贤之手,夏侯渊、曹纯、乐进接连战死,恕我直言,若无外力相助,仅凭兖州的实力,怕是奈何不得李贤了”。
徐晃出言反驳:“兖州之败,不过是因为吕奉先的缘故罢了,如果没有吕布的牵制干扰,李贤绝难取胜”。
许攸懒得争辩,只是说道:“难道徐将军没有发现吗?自从李贤将天子接到下邳之后,声望一时无二,大有盖过曹孟德的迹象”。
“虚名而已,算不得什么?”
许攸又道:“李贤挟天子以令诸侯,此番,天子亲征,我估‘摸’着多半是受到了李贤的挑拨”。
徐晃不置可否。
“此乃天赐良机,倘若曹公放过了,只怕会追悔莫及”
徐晃如坠云雾,有些搞不清楚许攸在说什么。
好在许攸马上就揭穿的答案,“我家使君有言在先,只要曹使君愿意出兵,与我冀州共击李贤,事成之后,必会督促天子回转长安!”
什么回转长安?不过是委婉些的说话,许攸的意思是,袁绍可以接受曹‘操’掌控天子,但是,前提必须是击败李贤。
投桃报李?
许攸的这份大礼不可谓不重,徐盛不敢怠慢,他略一斟酌,嘴里道:“袁公提点二十万大军大举南下,难道还奈何不得李贤?”
“李贤兵多将广,此番北上,总计不过四五万人马,与青州、徐州的实力相差甚远,我家主公的意思是困住高唐,坐等李贤的援军抵达”
围点打援的成语典故这时候还没有出来,许攸只能用较为浅显直白的语言将计划说出。
徐晃能文能武,自然明白袁绍的意图,如果一切都是真的,那么,冀州军所图极大,说不定是整个徐州!
不过,成功的可能‘性’也是有的,姑且不提袁军的战绩,便是数倍于青州军的数量,冀州军都应该占据上风才对。
袁绍缺粮的消息在军营内外都是秘密,为了稳定军心士气,就算涿郡城的事情都已经封锁住了。
曹‘操’虽然在高唐派遣了细作,可是旁观者毕竟了解不详。
袁绍围城攻打,三番两次未曾得手,如今到了徐晃耳中也已经自行脑补成了另一番谋划:为了麻痹李贤,袁绍是在示弱以敌!
徐晃压根想不到,不是袁绍不愿意,实在是因为李贤太强了。
真相总是掩埋在无数的谎言之中,十多万大军竟然攻不下一座只有三万人驻守的城池,如此消息,怕是曹‘操’听罢之后也会觉得难以置信。
因而,当许攸抛出围点打援的幌子之后,徐晃第一时间便信了。
也只有如此,袁绍的所作所为才能解释的通。
不过,既然袁绍一人便可以解决李贤,又为何画蛇添足,让许攸出使呢?
徐晃毕竟不是傻子,直觉告诉他,此事必有蹊跷。
恰在此时,许攸又道:“李贤麾下大将太史慈正在黄河以北,两军首尾不能兼顾,只要曹公出击,必可轻易断绝李贤退路”。
“袁公实力强大,何须兖州出马?”
“非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李贤虽入险境,可是,为了防止他困兽犹斗,多做一些防备总是好的”
徐晃考虑一番,还是决定如实上报,联袁攻李,这可是大事,由不得他一人做主。
虽说,多数人都将李贤当成了无恶不作的贼子,就连徐晃自己也恨不得生啖李贤之血‘肉’,为亡友报仇,可是,李贤身居高位,又有天子做护身符,等闲兵马出征,压根师出无名!
算了,这等烦心事还是让曹使君去挠头吧!
徐晃想明白之后,对许攸更是多出了几分热情。
许攸当机立断,提出了置换军粮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