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他要战 那便战(1/2)
“报,使君,李长史在府外求见!”
孔融盘膝坐在蒲团上,心情正佳,冷不丁的听到‘门’外卫卒通禀,当即有些愣神:“什么?谁来了?”
卫卒喘了口气,朗声说道:“回禀使君,北征的李长史与太史将军都来了”。--
“喔?已经到了‘门’外?快快有请”,急切间,孔融不再去深究为何太史慈会与李贤在一起的问题。
苦苦期盼了这么久,终于把李贤盼来了,不知怎的,孔融总有一种拨开云雾见青天的感觉。
厅内一时无声,所有的官吏都在屏息以待。
过往的日子里,李贤虽然手握兵权,却极少参与厅堂议事,不过,对这么一个手握重兵的北海国大将,没有任何人敢于小觑。
自打东莱军成军以来,无论对手是谁,从无一败!如此辉煌战绩,便是淮‘阴’侯再世也不过如此!
没过多久,李贤与太史慈一前一后,相继来到厅内。
隔着老远,就见孔融起身相迎,嘴里道:“哈哈,维中真是我北海国的及时雨呀”。
孔融如此推崇,李贤却没有恃宠而骄,只见他抱拳作揖,恭谨地说道:“见过孔使君”。
“不必多礼,来人呐,看座”
“喏!”
话音刚落,‘侍’卫便搬来了两个蒲团。
李贤地位特殊,既是领军大将,又是郡府长史,身上还又兼着夷安城县令的职位,放眼整个大汉朝都是独一无二的。
为了显示对李贤的尊重,孔融特意将李贤的座次排在右首第一的位置。
文左武右,右首第一,说明孔融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承认了李贤武将第一的身份。
沾着李贤的光,太史慈紧随其后,也排到了第二位。
徐州大军压境之际,没有人斤斤计较,他们知道,北海国能否‘挺’起腰杆,完全要看李贤跟太史慈的。
没有人是天生的奴隶,李贤不在的时候,向徐州军服软是迫不得已的事情,文人也有所谓的风骨。
眼下,李贤去而复还,万余大军凯旋,究竟如何应付陶应,这是急需商议的事情。
各自落榻之后,孔融向李贤问道:“东莱军长途跋涉,不知道还有几分战力?”
李贤自信地答道:“休整一日过后,大军便恢复十成的战力”。
孔融喜上眉梢,道:“喔?听说徐和也投顺了?”
“还请使君宽恕我先斩后奏之罪,当时曹军兵临城下,若不是徐和及时来援,我军怕是要损失惨重”
“维中言重了,收降徐和,等于为我北海国平添臂助,此乃大功一件,何罪之有?”
李贤也只是客气的表示一下,为了堵住悠悠之口而已,不过,有道是演戏要演圈套,当下他嘴里道:“据我所知,徐和虽然出身黄巾,却与卞喜两兄弟截然不同,他既没有多造杀孽,也没有纵兵劫掠,算是难得的义贼了”。
孔融笑着摆手,道:“我听说过徐和,他不是与曹孟德有仇怨吗?”
“没错,此人与曹‘操’誓不两立”
“好了,且不说这徐和,维中你应该听说了徐州陶应的事情,不知你做何感想?”
“他要战,那便战,我北海国可不是随便什么人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一番话说的格外提气,厅内众人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
北海国向来以富庶闻名,却从来不以军力见长。
像李贤这般酣快淋漓的宣言,厅内的官吏十多年都没听过了。
他要战,那便战,多么痛快!
一言既出,厅内的官员们当即满面红光,他们深藏在骨子里的那些“战意”纷涌而出,顿时觉得畅快至极。
‘乱’世来临,光逞口舌之勇是毫无用处的,涉及到生死攸关的重大利益,一切还是得靠实力。
只有实力强劲了,别人才不敢任意欺凌。
之前东莱军不在的时候,北海国上下总觉得缺了一分依靠,面对咄咄‘逼’人的徐州兵也总欠缺些底气。
眼下,李贤率军回返,众人顿时觉得有了主心骨。
一时之间,厅内主和的几人全都倒旗易帜,绝口不提米粟之事。
唯有一人迟疑地问道:“敢问李使君,若是胜了陶应,徐州军大举报复,那又该如何是好?”
“陶谦虽老,却不至于昏庸至此,我北海国与徐州郡是‘唇’亡齿寒的道理,如果双方不能携手御敌,无论是袁绍、曹‘操’还是袁术都有可能趁隙攻来,陶应不过是陶谦次子罢了,他在徐州郡的地位还远远不至于一手遮天”
孔融听得暗暗颌首,李贤果然有勇有谋,他虽然领军在外,却对徐州的事情了如指掌,真是令人惊叹。
“请恕我无礼,李使君,徐州军实力强劲,东莱军真有取胜的信心吗?”
李贤志得意满地笑了起来:“徐州军再强悍难道还能比夏侯渊的曹军还要强?”
进入厅堂之后,李贤第一次‘露’出张狂之意,只听他继续说道:“徐州军被曹军杀的丢盔卸甲,可那于禁、夏侯渊却也没在我手中讨得好处。陶应兵马不过两万,他若是真有胆量,早已经攻往都昌,又哪里会在边境徘徊?况且,为了以防万一,此番我东莱军可以与北海军攻击陶应”。
一万名东莱军加上五千名北海军,这等于是北海国内九成的军力了。
如此军力若是依旧败了,那孔融也就认栽了。
辛辛苦苦筹备了这么久,为的不就是扬眉吐气吗?
军卒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