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地主很忙(1/2)
收了地契之后,李贤便成了宁家堡外两百亩荒地的主人。
战乱年间,最不值钱的就是土地,眼下,虽说还没到军阀割据,你攻我打的日子,可土地早已经不是最保值的物事了。
李贤不是懵懂无知的古人,他熟知历史。
正是因为大致了解历史走向,所以李贤才敢大胆出手,买下土地。
战乱年月,粮秣是比黄金还重要的物资。
李贤虽然从管亥手中敲诈了巨额的钱货,又有糜氏做后盾,一时半会儿的短缺不了粮秣。
可是,没有土地,不能自产自收,即便是米山面山也会有坐吃山空的那一天。
若是趁着夷安城难得安稳的日子,多种些粮食,日后就能少折腾一些。
李贤离开夷安城的时候,身上多了张地契,身后多了几百斤的铁具。
铁矿在汉朝是朝廷禁品,即便是府库当中也存量有限。
在庄文态度不明确之前,县丞也不敢贸然将为数不多的铁矿交给李贤,但是,卖些“废旧”铁具给李贤就没有太大干系了。
想必就算庄文知道真相,也不会大动干戈,毕竟,真要是把县丞逼到李贤那一边儿,到时候吃亏的只会是他自己。
匠工营中也有铁匠,只是没有铁矿石罢了,能够从县衙库房中搜出几百斤的铁器,李贤的那五两黄金就算是物有所值。
地契在手,李贤也享受了一把回到古代做地主的感觉。
既然是地主,自然要到自己的田地里去巡视一番。
从宁家堡中找了个熟悉风土地貌的向导,李贤一行人拍马疾驰了十多里的路程方才来到一大片荒地上。
与后世里方方正正的良田不同,眼前的这块土地全都长着些绿幽幽的杂草。
没有化肥,没有机械化,甚至连引水的水渠都没有。
李贤仔细寻找,好不容易在荒地中央找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沟涧,沟渠早已经干涸,看模样应该是上游河流排涝期间自行流淌出来的。
眼下,开春在季,河流水量不大,这沟渠便干涸了下来。
不管怎么说,有了这沟渠,引水的工作量就少了一半,接下来只要将这沟渠疏浚一番,加宽加深,然后再建个水车引水就可以了。
汉灵帝中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86年,十常侍之一的毕岚制造出翻车,用来取河水洒路。
刚开始,百姓还没有察觉出翻车的好处,他们只觉得十常侍劳民伤财,制造出的物事也绝不会是什么好东西。
然而,后来有士绅发现,将翻车用来灌溉也是个不错的好主意。
那时候可没有什么知识产权,头脑精明的士绅买通了制造翻车的工匠,原样制造了一架用来引水灌田。
第一年,士绅家中粮秣的产量提升了一倍。
消息传出,富户们蜂拥而至,全都索要翻车的图纸。
士绅趁机卖出一个高价,那时候恰逢董卓乱长安,十常侍也没工夫理会这些琐事,倒是让士绅好生赚了一笔。
汉献帝初平二年,五年的时间过去,翻车在夷安已经出现了。
不过,李贤在查看过胶水的河床之后便意识到,仅靠翻车,绝不可能把水送到几里开外的田地里。
这个时节河低田高,人力驱动的翻车是不可能成功引水的。
怎么办?李贤去黄河旅游的时候曾经在黄河边上见到过一座巨大的水车,当时他还饶有兴致地拍了照片,并且仔细地阅读了水车的来历。
记得那水车名叫兰州黄河大水车,是明代兰州段家滩人段续所创,水车完全由水力驱动,一架水车可以灌溉三百亩到六百亩的田地。
这种灌溉效率已经算是极高的了,即使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黄河两岸还是有大量的水车投入使用。
能够经受住历史考验的,绝对是真正的精品。
只是,这时候的工匠能够制造出兰州大水车吗?
李贤穿越之前,学过几个月的素描彩绘,他按照心中的记忆,用毛笔绘出了水车的模样。
距离春耕还有十多天的时间,能否制出水车,干系到今年一年的收成。
时间紧迫,李贤让匠工营放下了手中所有的活计,全力制造水车。
匠工营的头目老梁看过李贤的图纸之后,迟疑地说道:“这水车构造复杂,看模样骨架也大的很,胶水能够带的动吗?”
胶水是流经夷安的河流,水流量中等。
李贤笑着说道:“你们匠工营只要制造出水车来,那就是大功一件,至于能否带的动,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老梁微微颌首,又说道:“看这图纸,其中最主要的地方就是这几根长轴,用料一定得硬实耐磨,不然的话,转不了几日就要换轴了”。
“需要什么尽管说出来,我让人去找”
“这水车大概有多大尺寸?”
“三丈左右”
一众匠工面面相觑,半晌,还是老梁苦笑道:“那县尉还得拨些人给我等使唤,不然的话,我们匠工营怕是忙活不来”。
李贤又是一一应下。
只要能够搞出水车来,一切都好说。
木料的问题,李贤从城中的大户手里索要了几根老木料,算是解决了长轴硬木的问题。
匠工营已经热火朝天地开工了,胶水河岸也开始了深挖建坝工程。
选取好安放水车的位置之后,须得清淤、垒石建坝,确保水车有足够的水力驱动。
这又得耗费大量的人力,当然了,真正需要全民总动员的,还是疏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