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伏魔第二节(1/2)
第二节
当晋武帝传令归命侯孙皓等人觐见,指着下面座位说:“朕设了这个座位以等待你已经有很久了。-..-”孙皓当即反‘唇’相讥说:“我在南方,也设了同样座位等待陛下。”
饮宴期间,晋武帝又问孙皓:“听说南方的人喜欢做尔汝歌,你能作吗?”孙皓当即举着酒杯回道:“昔与汝为邻,今与汝为臣。上汝一杯酒,令汝寿万‘春’!”晋武帝听过之后大是恼怒,但又不好发作,只好忍气吞声下来,自此以后也像贾充一般,轻易不敢挖苦戏‘弄’对方。
以上典故和史料,又让我们从另外一个角度,更为全面的认知了孙皓这个人物,并不像一些史书记载的那样,还是有些机智和小聪明的,否则也不会荒‘淫’无耻到如此地步,结果竟然没有遭到反叛,被人赶下台来。
原本历史上,280年吴国被晋*队攻灭,孙皓被押解去了洛阳,被晋武帝司马炎封为归命侯,几年之后死在洛阳,算起来吴仁义的干预,让这位本来就只活了四十多岁的短命皇帝,更加提前寿终正寝了。
依照原先吴大师的部署,丁奉带着主力部队,护送两个幼年的皇室后裔,孙休的两个小儿子去了京都建业。在汇合了十几名大臣,几十名大小将领之后,又请出了孙鲁班,孙鲁朝,孙鲁育等姑‘奶’‘奶’,以及云阳侯,前骠骑将军朱宣,共同验证了这两个皇子的真伪,然后经过争议,来了一个双宫共同理政。
两人共同作为君主,这在历史上恐怕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举措,被皇室特聘的大师,幼皇帝的师父吴仁义解释为:同时历练,等成年之后择优选用。面上虽然有些荒唐,但是皇帝新丧,国内无主而‘混’‘乱’,江北魏*队虎视眈眈,大有跨江而击的架势,众位臣工只好接受了这个现实。
根据众位大臣的协商,最后还是屈从了吴大师的建议,幼帝首先颁布诏令,用平民之礼,让孙皓的后人领回了已成为骨灰的孙皓的遗骨;又下诏大赦天下,释放所有杀人罪等重罪之外的其他犯人,让他们回到各自州郡,向地方官吏报备,好好受监督,改造自新;下诏审核所有遭到羁押、流放、免职还乡的官员,受冤曲者重新录用,并给与一定补偿。
又经过‘激’烈角逐,在吴大师主持之下,经过廷议,众位大臣共同推举了丁奉、朱宣、董朝、陆凯、周护等人为顾命大臣,赋予专折奏事权利,参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和修缮;又安抚百姓,减免赋税,废除肆意杀戮的罪行条款。又明确规定了凡是死囚犯,必须‘交’由朝廷刑部复议审核之后方可执行,不准任何地方官员任意杀人的行为,枉杀者制以重罪。同时诏书还特别注明,这项死刑规定包括世家大族自己的‘私’人家丁奴仆之类。
话说五位顾命大臣,丁奉、陆凯的出身事迹,前文已经叙述;董朝本为迎立孙休的功臣,又深得孙皓宠信,是前代重臣;周护,三国名人周瑜的孙子,原本被废黜,吴大师特意把他搭救出来,任命为水军都督;朱宣也是大有来头的人物,是三国名将朱据的孙子。朱据曾经出任丞相,深得孙权赏识,将‘女’儿孙鲁育嫁给了他,换句话说,这朱宣可是公主的孙子,孙大帝的外孙,皇亲国戚呢。也因此朱宣后来承袭了其祖父云阳侯的爵位,孙皓在位时出任骠骑将军。
当然了,人家也并非全靠着‘蒙’荫才得以高官厚禄的,这还的靠了自身的本领不凡,否则也不会得到最高统治者将如此重要的军权‘交’给他,而且还一直非常信任。
本来,吴仁义还属意一个名人,大都督陆抗。但是既然朝中权臣陆凯在,那么就暂时把陆抗给晾在了一边,当然了所以没有把他给调回来,还有一个很重要原因:这小子竟然很是倔强,派了丁奉等人前去劝说,死活不接受吴大师提出来的与魏国签订全面停战协议,两国结为永不刀兵相见的兄弟之‘交’的合约,让吴大师很是恼怒,把给他料理身体的打算都放弃了,任其自生自灭。
经过十几天的调整,吴国国内局势逐渐稳定下来。吴仁义又通过顾命大臣丁奉等人,强行通过了与魏国划江为界,停止刀兵,签订全面停战协议的诏令,一时之间国内民心大振,朝臣大多自然也纷纷表示拥护。
“报,大师,前方急报!”
正在东宫自己的小独院里打坐的吴仁义,突然收到了来自荆州前线的战报,一看之下大吃一惊:没想到,这小子竟然回光返照,一下子吃掉了荆南数镇,还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事情还得回到十几天之前,当听到孙皓突然驾崩的消息,陆抗在感到震惊的同时,马上派出了得力手下,前往京师建业,详细打探皇帝的死因,并随时汇报朝廷动向。听闻原来被孙皓封为国师的吴姓道士竟然控制了朝政,心中自然是诧异加上震惊:这个人的出身来历也太过玄虚了,当然其手段一定不凡,否则也不会在如此短暂的时间里,既能得到皇上的宠信,也被众位大臣所接纳。很是狐疑的陆抗马上与自己族兄陆凯联络,得到的答复是:按兵不动,顺其自然。
“哼,老子偏就不信邪!”当面拒绝了大将军丁奉的劝说之后,陆抗突然舍弃了沿江西进的战略,突然带领部队秘密南下。首先控制豫章,做了短暂休整,接着趁朝廷忙于解决内部危机,扶立新帝,无暇他顾的机会迅速征兵西进,突袭并占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