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进北京城,快活干一场!(2/3)
抗清,取得辉煌成果。孙可望更是在云南开科举士,招揽士人,所作所为无一不是这年代最杰出的政治家所为。以大西军为主的明军更是军纪严明,不管是孙可望的驾前军,还是李定国的西府兵,那都是真正的“仁义之师”。周士相率领太平军进香山时,还仿李定国当年打广东时提出同样的口号和军令,如不准杀耕牛,不准毁房屋,不准坏良田等。\r反观以大顺军为主的忠贞营,却着实叫人失望得很。大西军在孙可望等人的领导下转变成真正的官军,他们却依旧是披了官军衣服的流寇。说句难听的,忠贞营在周士相眼里的破坏力不比满清少,虽然忠贞营没有干出大规模屠城的事,可到处裹挟青壮拉夫子的后果不比屠城低。\r
周士相没有怪李来亨不如孙可望,不如李定国,也没有怪李来亨约束不了手下那帮老闯将。改变一个人群根深蒂固保留下来的习性,可不是单靠一个“小老虎”就能成功的。想要将忠贞营的破坏力减轻到最低,周士相能够采取的办法就是将他们控制在一个区域内,不使其蔓延出去。\r
破坏一个地方容易,太容易了;恢复一个地方,却是难,难上加难。\r
几十年战乱下来,中国的人口已然少得可怜,太平军光复的南方数省如何恢复人口就让周士相愁眉苦脸,他可不想忠贞营那帮老闯将再将北方如二三十年前那般再的搅个天翻地覆。\r
忠贞营为何在豫东、豫南迟迟打不开局面,就因为他们擅于野战,却缺乏攻坚力量和手段。而太平军的最强手段是什么,无疑就是攻坚。\r
周士相手中有太多的办法可以帮助忠贞营将他们从前视之为“坚城”的一座座城池不费吹灰之力攻下,可他自始至终也没有援助过忠贞营任何一件攻城武器,甚至连火药都很少提供。\r
为什么如此,就因为周士相怕。\r
他怕将来有一天,他进军北.京的途中,赫然发现,所经之地——地还在,人没了。\r
湖南巡抚赵四海在周士相的授意下“援助”了忠贞营四个字——“围点打援”。这个办法其实是很好的一个消灭敌军的手段,也正好克制清河南巡抚贾汉复搞出来的“结硬寨,打呆仗”战略,凭借野战机动能力攻敌必救之处,从而歼灭敌之援军。\r
只是,这个办法却有个致命缺陷,那就是“围点打援”的那一方首先自己得能存活下去,得有足够的粮草支撑他们这一战略。现实是忠贞营不管哪个头领,都没有足够的粮草支撑他们。故而这个战略意图在真正实施起来就有点照猫画虎,不伦不类,往往不能奏效。\r
既围不了点,也打不了援,忠贞营自是无法通过战斗缴获清军粮草,无法通过破城掳掠人力物力发展壮大。而他们一惯的“流寇”行事,注定他们的控制区内必定是一片狼藉,根本不可能为他们提供源源不断的钱粮。\r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r
没有“缴获”,却又疯狂“招兵买马”的忠贞营在到达自身能力临界点时,他们就不得不停止“扩张”,四下里打转为自身的吃饭穿衣问题忙碌,如此一来,自然就被限制了行动力。反之,自然就有许多的城镇得以保全,哪怕仍在清军控制之下,却不会如一些地方般成为“白地”。\r
周士相准备解决了荷兰红毛鬼之后,立即出动水师北上抄辽东,断宁锦,截断满清八旗余下老老少少的退路,将满州这一祸害了大明长达五十年的“畸胎”彻底解决掉,不使他们再有回到白山黑水,日后重新崛起的机会。\r
这个战略那是要将满州上到牙齿掉光了的老梆子,下到襁褓中的小崽子全部解决掉,一个不留。\r
这个战略是周士相为父母妻儿,也为甲申以来死难的亿万同胞做的最后复仇。在此之前,他断不能容忍有谁破坏他的战略意图,“打草惊蛇”,从而让满州人提前从北.京退回关外,使太平军在未来不得不在关外投入大量兵力进行长期的治安战,围剿战。\r
只是,没有人知道周士相的想法,也不知道他有那么大的雄心。\r
李来亨也不知道,所以他在反复考虑之后,决定带忠贞营北上,一为这帮叔伯谋个出路,二来解决军中的粮食问题,三来也是想帮暂时无力北上的太平军打个前锋,要是他这边进展顺利,那太平军也能趁势北进。\r
李来亨真是好意。\r
..........\r
当年闯王打进北.京城,那可是顺风顺水,沿途所经明军几乎都是望而风降。\r
“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r
吃他娘,着她娘,吃着不够有闯王。\r
不当差,不纳粮,大家快活过一场。”\r
在这首童谣的传唱下,闯军终于打进了北.京城。\r
只是时隔二十年,李来亨做出了再进北.京城的打算,情形却和二十年前大不同。\r
首先,河南有清军的重兵,鳌拜虽和吴三桂在打生打死,但再抽不出手来,也断然不会就放任忠贞营这十多万人马从他眼皮子底下北上。其次,徐州驻有清军,山东、北直隶也有汉军和绿营,北.京城中的满州青壮虽然大半被鳌拜带到了河南,但忠贞营真的兵临城下,清廷拼死也能凑出一些兵马来。凭借北.京城坚守,缺少攻坚力量的忠贞营想要和当年闯王入北.京一样轻松,恐怕是不能的。\r
最后,吴三桂能让忠贞营比他先一步拿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