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3.第583章 相亲仪式(1/2)
边关捷报频频传来,朝堂一片和乐融融。这几日上朝,都可发觉天子举止做派间都浮着一丝喜悦。
自国朝问鼎以来,宋国对外战争连连失利,小胜甚少,大胜几乎全无,唯一拿得出手得“澶渊之战”的胜利果实也是灰暗暗得,充满了屈辱。
这回辽国集结十万兵马陈兵边境桥头堡,天子与几个大臣排除万难,援军尚未到达就有捷报传回,如何能叫人不欣喜?
一时间,朝堂民间歌功颂德声一片,百姓们走在路上都不自觉地挺起腰板,昂头挺胸地好似只骄傲的公鸡。
太解气了有木有?!被叫了百年的“怂包蛋”,如今一战打出了大国的威风,换作是谁那也得高兴啊!
虽说是普通百姓啥得,可也不妨碍咱今个儿高兴下啊?事实上,哪怕是在这个“重乡土,轻家国”的时代,可只要是个正常人,在内心深处,总是会有那么一点“爱国”之心得。
比起民间的张灯结彩,嘉宁郡主府也是一片喜气洋洋。昨个儿在四知堂,杨涵瑶与杨乐贤正式地认祖归宗了,这对郡主府来说可是件大事,不亚于杨涵瑶的册封。
就连天子,皇后,皇太后,太子都到场道贺,其仪式之隆重可见一斑。
撇开宫里天家赏赐的贺礼不说,就京城各路权贵送得贺礼就堆满了两个房间,喜得杨氏四知堂宗主眉开眼笑得,一把花白胡须撸个不停,脸都快笑得抽筋了。
儿孙争气,光耀门楣,况且这份荣耀还是半路捡来得,平白得了个大便宜,无论是哪家遇见这样的事都得高兴地找不着北了。
昨日的认祖归宗刚过去,今个儿也是个特殊得日子。虽有先帝赐婚,可一系列的程序还是得走得。
特别杨涵瑶还是来自民间,除了要过一边皇家公主下嫁的程序外,这民间的风俗也得跟着做一遍,以显不忘本之意。
古代的婚礼相比起后世要复杂得多,按照礼记记载,一般有六个步骤,分别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六步。
而在宋朝的时候只保留了纳采、纳吉、纳征、亲迎四个程序。步骤虽被简化,可浪漫可爱的宋人在这婚庆仪式上又加上了新的风俗。
宋代是我国历史上文化,经济最为繁盛的时期,由于经济的高度发达,婚庆仪式发展到了宋代,在议婚时,开始出现了相媳妇和通资财的做法。
所谓相媳妇就是相亲。由男女双方约定一个日期,双方见面,如果相中就在女子的发髻上插上金钗,成称为“插钗”,如果不中意,则要送上彩缎,称为“压惊”
而通资财是在通婚书上除写明男女双方的姓名、生辰外,还要写明家中财产状况,嫁娶论彩的表现十分明显。
今个儿就是杨涵瑶与王雱的“相亲日”。其实杨涵瑶对这个举动觉得很多此一举,从小一起长大,先帝都下旨赐婚了,皇家的仪式都走了一遍,还相什么相啊?
难不成还能相出朵花来?可奈何杨大姑娘虽然满腹牢骚却抵不过一家人的盛情。
特别是老族长,说什么也要把仪式给做全了,王家也是这么个意思,还说什么“礼不可废”,搞得杨涵瑶那嘴角是抽了又抽,差点成面瘫。
没法子,在这个父母长辈就是天的时代,哪怕她再觉得“多此一举”,也不得不盛装打扮一番,作出一副小女儿态来,跟着一家子的家长相亲去了。
相亲的地点就是她在京中所开的福记大酒楼,这搞得她又是一阵腹诽。
相个亲,还选择在自己的地盘上,这王安石也太会选地点了。王大牛同志该不是个吝啬鬼吧?明摆着今天这相亲宴得自己掏腰包,老王要给钱杨涵瑶能收么?那不是在打自个儿脸么?!
老王同志不愧是历史留名的大牛啊,这账算得真精!
腹诽归腹诽,事还得做,跟着老族长,杨李氏,慕容氏到了福记,进了雅间,只见王家一家子都已到了。
打眼仔细一瞧,发现老王同志今个儿格外清爽精神;再看小王同志也是打扮得“花枝招展”,耳鬓的那朵红红花儿插在那儿显得格外“媚人”。
杨涵瑶的嘴角又是抑制不住地抽了下,心里大骂:“尼妹得!这花是从自己在京中置办的暖房中摘得吧?!”
耷下眼皮,有种流泪的冲动,忽得就有种“小楼孤影重重,对镜贴花,柳眉轻蹙,愁绪如海来”的感觉。
双方客套一番,各自入座,说了一些没营养的话后,就步入正题了。
只见王雱从自己书童身边接过一个锦盒,打开盒子,从里面取出一支镶金白玉兰花簪,缓缓起身,踱步到杨涵瑶身边,周围的长辈们脸上浮出一片笑意,等了这么久,终是等到这喜悦的时刻了。
王雱拿着发簪,手微微发抖着,抑制不住的激动,从儿时在不知不觉中就隐隐产生的情绪,到了今日终是要步入正题了。
他深吸了一口气,试着平复自己此刻的激动,微颤着手将镶金白玉兰花簪插入杨涵瑶的发髻中,随后脸就红了。
双方家长一见此,都忍不住低低笑了起来,王雱的脸更红了。而杨涵瑶也好不到哪去,撇过头狠狠瞪了一眼随行的舒云,随即从舒云手中接过一个锦盒,打开盒子,里面是一个自己亲手打得白玉发簪,踮起脚,将玉簪插入王雱的发冠中,对方的呼吸喷洒在自己脸上,两片红云浮现,垂下眼,低下头,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这算礼成了。
双方家长举杯欢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