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大哉大明》

爱薇小说网(avrxs.com)

首页 >> 大哉大明 () >> 17.第17章 老骥伏枥1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vrxs.com/29659/

17.第17章 老骥伏枥1(1/2)

看来时间毕竟有限,皇帝陛下尚未真正摆正自己的位置,“主人翁”精神也不知丢到了何处,要不然怎么能够眼看着这些所谓“众正盈朝”实际上纯粹是些蝇营狗苟的人霍乱朝纲、荼毒子民而竟然置身事外呢?要知道,这大明王朝虽然摇摇欲坠,可到底还是他自家的江山社稷啊!

可若要知道皇帝陛下并非当下人们看到只有十七岁的年龄,他的“心理”年龄实际上已过而立……或许还要加上将近四百年的阅历,早已将大明王朝崩塌的整个“推演”过程看了个清清楚楚,如此才能从一个居高临下的视角,并且以“局外人”的身份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他并没有试图让自己的痕迹遍布这一世的大明王朝的每个角落,只是在最恰当的时机,在最关键的节点上予以着力,藉此扭转大明王朝的颓势。

他清楚地知道,即便陕西的灾情暂时得到缓解,也只能算是得以喘息之机。造成大明王朝粮食短少的根本因素,也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那时,皇帝陛下要面对的,还有一个、或者更加强大的一群对手——江南士绅。

不,确切地说,是皇帝陛下要主动去挑战他们。

一方是至高无上的帝王,一方只不过是一群地主……哦,是一大群大地主……好吧好吧,是大地主阶级,对阵双方摆开阵势,孰胜孰败还真不好说。

在这个世界,大地主阶级所代表的势力几乎就是牢不可破,简单的几个字不足以显示其内涵。

历史上也曾多次出现差不多同样的状况,最后的结局都是看起来至高无上的帝王成为大败亏输的一方,而且至少有两次——新朝皇帝王莽以及隋炀帝——成就了短命王朝终结者的角色。

因此,皇帝陛下在刚刚登基不久,朝中尚有不安定因素的情况下,竟然要主动挑战江南士绅,实在不能算是明智之举。

即便能够侥幸躲过崇祯初年的灾荒,崇祯八年、九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的灾荒在前面等着,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年代越往后,如果没有有效措施的话,王朝的颓势越是无法遏制。

如果不能从跟不上予以改变,疥藓之疾很有迅速转变成肘腋之患。而这些必须的改变不仅是着落在陕西这一个点上,也不仅是有了徐光启一个股肱之臣就可以万事大吉、高枕无忧了。

为此,起复了在上海老家“冠带闲住”徐光启之后,皇帝陛下又迭次与其“函商”,一方面是表述自己对陕甘地区灾情的重视,听取老爱卿对救助灾情的见解,另一方面就是要求徐光启积极向朝廷举荐人才,而且不限领域和国籍。

皇帝陛下知道徐光启在教,而西洋也有很多的传教士在中土,他们中多半都是具有某一方面的特长,天文历法,火器枪械,格物地理,等等,都是大明王朝所急需的人才。

大凡中国历史上的大家,都是在某一领域学有专长或是某一方面的权威。而徐光启涉猎的范围和取得的成就,绝非某一领域或某一范围能够涵盖。因此,我们只能将其称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学问家,是大家中的大家,而且没有之一。

他研究的范围包括数学、天文、历法、军事、测量、农业水利、机械、垦田、救荒、盐法等方面,著有《徐氏庖言》、《诗经六帖》、《勾股义》等专著,编著了《农政全书》、《崇祯历书》,翻译了《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著作,因此,我们就称他为数学家、科学家、农学家、政治家、军事家。

这些学问有些是可以直接应用,有些属于基础学科,但若是大力普及,也将会对大明王朝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

难能可贵的是,徐光,不仅在理论方面执当时之牛耳,在很多方面、尤其是练兵等方面已经开始身体力行。只是因为当时的大明朝廷陷于纷乱的党争,使徐光启空有抱负,可不能畅行其志。

翻遍历史,真的很难找到第二个像徐光启这样的人,皇帝陛下怎能不倚为股肱。

最为重要的是,西风东渐可不只是清末才有的现象,明朝末年也已经开始。

从表面上看,单从火器方面来说,明末时似乎东西方处于同一水平。可此后汉人世界开始不断没落,而西方却一直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

汤若望深受玄烨的重用,可利玛窦做为西方的先驱,在十六世纪末就已经来到中土。只可惜大明王朝并没有重视,白白错过了一个号就会。

因此,徐光启不是一个人,皇帝陛下重用他倚重他也不是看中他一个人,而是看中了他所代表的一种思潮,一种发展趋势。只要给他、给他们提供一个施展抱负的平台,徐光启这个老迈之臣、以及他身后的那些有识之士,就可以焕发出惊人的能量。

有些遗憾的是,如今的徐光启已经是六十六岁高龄了,皇帝陛下的记忆中,他应该是在崇祯六年年底去世的,现在是天启七年年底,明年就开始进入崇祯元年,满打满算还有六年的时光。

皇帝陛下是非常非常希望因为自己“到来”的原因,许多事情都因此而改变,其中就包括延长徐光启几年的寿命。

但这都是美好的愿望,究竟能否实现都还是未知数,眼前只能是尽人事而听天命了。

因此,此次起复徐光启,皇帝陛下顺便把这位老臣唯一的儿子徐骥一并带上。如此一来,一方面可以方便徐骥随身照顾老父,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徐骥能够在老父的身边多加历练

状态提示: 17.第17章 老骥伏枥1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