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平定河首(上)(1/3)
第八十章平定河首(上)
李晟说得没错,此时傅燮再进兵,已经有些迟了。若是能早日能到消息,抢在董卓到来之前攻打勇士,那即便韩约与董卓达成了什么密约,董卓也没有阻止傅燮的理由。即便韩约要投降,他也别想能绕开傅燮,而傅燮自然是不会答应韩约的那些条件的。
但眼下董卓已经抢先一步,抵达了勇士附近,这样,处置叛军的权力,便也被董卓给抢到了手里。在凉州,傅燮的职权与董卓不相上下,谁都没有命令对方的权力,如果董卓非说韩约已经归降,那傅燮也没有办法,难道要撕破脸皮与董卓刀兵相向不成?
如今,唯一之计,便是劝说张温,乃至上疏朝廷,万万不能接受韩约的条件。
但是,傅燮依旧慢了一步。为了能将招降叛军的功劳揽到自己身上,董卓早在从武威出发的时候,便已经分别遣使赶往临泾和洛阳,去游说张温和诸常侍了。洛阳远在千里之外,消息一时传递不到,而张温那边,董卓的使者这会已经赶到了。
董卓的使者有两人,以皇甫琨为正,贾诩为副。以皇甫琨为正,是因为皇甫家不仅是安定郡的望族,更出过皇甫规、皇甫嵩这样的名将,而皇甫嵩更与张温并为左右车骑将军,皇甫琨作为皇甫嵩的长子,张温毫无疑问是不敢太过怠慢的。
以贾诩为副,则是想让他在一旁给皇甫琨帮腔,从而说服张温。
果不其然,本来张温对董卓长期按兵不动,对自己催促其发兵的军令也视若不见的行为很是恼火,听说董卓派来了使者,便有心在使者身上立立威,撒撒气。然而,一见来得人是皇甫琨,张温立刻换上了一副热情的面孔,亲自从中军大帐迎了出来。而皇甫琨也十分乖觉,一口一个“世伯”的称呼着张温,如此一来,张温也自然就满口都是“贤侄”之称了。
问了几声温寒,叙了几句世谊之后,张温还是不免问起了董卓按兵不动的原因。
皇甫琨自然早就想好了应对之词,他谎称自从董卓兵败令居之后,武威的休屠各胡便也起了反叛的心思,时有异动,董卓为了镇抚休屠各胡诸部,确保武威的安定,只能按兵不动。
皇甫琨的这一番理由,虽称不上是滴水不漏,但也完全能自圆其说,再加上皇甫琨本人的面子,张温也就不好再追究下去了。
接下来,张温自然要问皇甫琨此番的来意了。
“小侄此来,是有一桩天大的喜讯,想要告知世伯。”皇甫琨笑盈盈的说道。
“哦?喜从何来?”张温也反问了一句,在他想来,皇甫琨说的喜讯,大概就是盖勋策反叛军,夺还允吾一事。如果说的是这件事的话,那皇甫琨来的目的,也就再明显不过了,无非就是利用皇甫氏的家世名望,来跟自己拉近关系,好让董卓免于追究罢了。
但是,皇甫琨接下来的话语,还是让张温吃了一惊。
“好教世伯得知——叛军中有一位被裹挟的义士韩文约,设计诛杀了贼渠北宫玉和王国,已经率部向董刺史投诚了!”
“当真?”张温一下子就直起了身子,震惊之情,溢于言表。
“此事干系重大,小侄怎敢虚言欺骗世伯?”
得到了皇甫琨的确认,张温欣喜之余,不免又有几分失落。之前得到盖勋夺还允吾的消息后,在徐晃的建议下,张温已经传令大军厉兵秣马,准备向汉阳进发,给予叛军最后一击,成就盖世功业。谁知,如今却有人告诉他,叛军向董卓投降了!
“韩文约?他不就是那个叛汉投敌的反贼么?怎么如今反倒成了义士?”张温把韩文约这个名字细细咀嚼了一番,突然想起了韩约的身份——左昌当初给韩约、边允二人开出的千户侯的赏格,在凉州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皇甫琨只好把当初王国如何设计,陈懿如何逼迫等情节,向张温细细讲述了一遍,总之,在他口中,韩约只不过是被迫无奈,才被裹挟进了叛军。
好在韩约亲手杀害陈懿之事,并没有传到外界,就连董卓都不清楚,就更别说张温了。遮掩住了这桩罪行,其余的事情,大可一推了之,全都说成被迫而为,或者是叛军假借韩约的名义行之。
让然,为了凸显董卓在其中的功劳,皇甫琨又虚构了董卓早就派人秘密潜入叛军,与韩约联系,劝说其反正的故事,这样一来,也就能够说得通,董卓为何一直按兵不动,一旦动了,又恰好能赶在韩约投诚这个节骨眼上。
张温渐渐的被皇甫琨给说动了。虽然对平定叛军的功劳很是热眼,但张温在这方面,倒也称得上是个谦厚的君子,如今听说是董卓长久以来的秘密筹谋,才换来了韩约的反正投诚,张温自然不好意思再去跟董卓抢功劳了。
而且,张温身为朝廷平定凉州叛乱的最高统帅,无论是董卓也罢,傅燮也好,所有的部将立下的功劳,最终都要算是张温“领导有方”。因此,张温本也用不着跟部下去争夺具体的功劳,在这一点上,张温好歹也是个明白人。
张温这次自动请缨,来凉州平叛,主要是为了给自己积攒更为深厚的功劳和资历,好让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更加稳固,就好比卢植那样。当年卢植平定冀州黄巾,没有一个叛贼首领是由卢植亲自斩杀的,可是,事后lùn_gōng,卢植还不是因此晋身三公之位,坐享列侯之爵?
“皇天庇佑,这场叛乱,总算结束了。凉州百姓,终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