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章 美洲(1/2)
他们对于太平洋的航线是十分的熟悉,既然两个世界是一样的模式,按照那个航线走总算安全一些,要真的是自己穿越的是那个大唐,就是在它的千年前,走那个航线更是没错,自己的船怎么也比马可波罗等人乘的船先进多了,危险总比他们小,他们既然能到,自己怎么就不能到呢,青青还是有信心的,有几十个渡大洋经验的高级船员,一定能顺利的渡过太平洋到达北美洲。
李继的八大侍卫之二陈侍卫谷侍卫二人担任了四万大军的统帅,四万大军被装在空间,船上还是素素静静,青青想把郭子仪带着,为了儿子着想,还是让他留了下来。
苗苗也是孩子小,怕折腾了孩子,有空间在倒不用担心水土不服的事情,只是暂时不想把空间的事情告诉郭子仪种种的原因就得先让他们留在大唐。
八大侍卫随船而行,一百名皇宫侍卫在大船上保护,四十名水手随船轮换开船和维护,观测水位,找航线探查船身五十米内的水位暗礁海底的情况,轮换潜水执勤,防范和准备工作做的十分的严密,船只快速行驶了一天没有遇到一点危险。二人提着的心也落了实地。
这些船员水手极是有经验的,船的机动力非常的强大,风太大的时候,就要找避风港歇息不进,让大家好好休息也免去出现危险的状况,顺风顺水的时候日行上千海里,到达北美洲的时间也不会太长。
在大海上航行是多么的畅快,天连水水连天,一望无涯的蓝天碧水,海鸥在蓝天翱翔,像在无际的海水里奔跑,遥遥的大海里形单影只的一条船在乘风破浪向前进,海面很孤寂,没有第二条船出现。船员并没有慌张,在镇定的坚守自己的岗位,行驶了十一天,休息了四日。就是出来半个月了。
空间的物品十足,就是慢一半的航程或是十倍的航程,就是总在海上航行,空间的食物也是十足,因为里边天天有收成,世上有的东西那里边全有,世上没有的东西那里边也有,带着空间在海上住都是一样,不缺吃不少烧,食物水齐全。走多慢都不在乎。
青青和李继悠闲的赏起了大海,这样远古的太平洋,物质一定是十分的丰厚,还没有人类的挥霍,资源还没有枯竭。这时的世界多美好。
青青突然感到要是穿越到一千年前的大唐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看这里的天多蓝,海水多绿,没有一点污染,这样的世界住着多惬意。
这里要是和现代是一个平行的空间,和现代的发展走的是一条轨道,一千二百多年之后就会和现代是一个样子。不让它循着那个轨道走呢,从现在起自己就改变这个世界,不让它消耗那么多资源就赶超现代的先进,实现现代化的标准。
不经过那些漫长的消耗时代,直接引进现代的高科技,达到科学的顶峰。留下宝贵的资源慢慢的用,给后代儿孙留点福气。
邮轮停了走走了停的,算来是五十一天,知道发现了新大陆,以船员们仿照地球横渡大洋的经验。估计这里就是以后美国定局的地点,到了海边看到星星点点的渔船在捕鱼,人们的语言李继和青青的人是听不懂。
在欧洲人来到这里之前,印第安人等北美洲的原住民生活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相传他们的祖先在大约一万多年前经由西伯利亚跨过白令海峡来到北美洲,并且在这里生存繁衍。
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却有着丰富的口头文学。对于原住民的人口,历史上的统计有很大出入,据1492年(哥伦布第一次来到北美洲)的估测,北美印第安人总数大约有八百万到一千万人。
随着欧洲殖民者的深入,原住民的健康和领土受到严重威胁。由于欧洲人带来的各种病菌,在150年内,原住民的人口锐减了90;他们的村落被摧毁,原本用于畜牧或种植的土地被毁掉了。
通过哥伦布对原住人口的估计,这个时期比哥伦布到来之时早了七八百年,这里的印第安人要是有五百万就差不多。
这个世界和地球简直你就是一个模子刻的,这些船员认识这些人是印第安人。
美洲原住民在15世纪末之前本来并没有统一的称法。1492年西班牙航海家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航行至美洲时,误以为所到之处为印度,因此将此地的土著居民称作“印度人”(西班牙语:“indios”),后人虽然发现了错误,但是原有称呼已经普及,所以英语和其他欧洲语言中称印地安人为“西印度人”,在必要时为了区别,称真正的印度人为“东印度人”。汉语翻译时直接把“西印度人”这个单词翻译成“印第安人”或“印地安人”,免去了混淆的麻烦,到目前仍为最普及的用法。不过到了20世纪,许多美洲国家美洲原住民的地位有了明显改善,一些政府机构或民间组织开始对“印第安人”这一名称进行“正名”,比如在加拿大往往被称为更加政治正确的“第一民族”等等。
青青和李继和船员交谈了一阵,船员都懂的原住民的语言。就去和他们交谈。
船员再跟青青说,美洲原住民说他们的祖先是由亚洲跨越白令海峡到达美洲的,亚洲的蒙古人种与美洲人有共同的祖先。
这就和地球人对美洲原住民的说法一样,在第四纪的一些时间里,尤其是在最后一次冰河期,海面下降了大约130~160米,水深只有几十米的白令海峡袒露出了一座陆桥,连接起了亚洲东北部和美洲西北部,成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