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1/2)
戏楼那边悠扬的秦腔声不时传入耳际,张蝎子把自己关进屋子里心急如焚。这阵子他当真有点后悔,早知道购置鬼子五早先的祖业能惹起人命,张蝎子无论如何也不去购置。大年初一遇到这种晦气事,让人心里憋闷!
两个弟兄躲进自己的居屋,连侄子们也不在院子里走动。妈妈们知道大儿子闯下祸后,一个个吓得脸上无色,院子里一片死寂,看不到过年时的喜庆。
张蝎子跪在上房正屋,给爹爹和列宗列祖的排位上香,几个弟弟和一大群侄子跪在身后,上完香后侄子们相继回到各自的屋子,弟兄三个在先祖们的灵前商讨怎样处置鬼子五的尸体。大家商量来商量去,感觉中最佳的办法就是天黑时拉出去找个地方把鬼子五烧掉。
可是纸里包不住火,鬼子五失踪会引起人们各种怀疑,况且这个家庭几十口人,谁敢保证日子一久没有人把鬼子五之死给捅出去?
除此以外再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选择焚尸灭迹。天黑时分张家的大门终于打开,一头骡子驮着一条口袋,口袋里装着鬼子五的尸体,骡子后边跟着张家三弟兄。幸亏长工们都回家过年,所以除过张家兄弟,鬼子五之死无人知晓。
弟兄三个把骡子赶进一条山沟,几只野狼就在他们不远的地方窥视,绿色的眼珠子好像夜里的鬼火,远处什么地方,传来了麋鹿惨死前的哀鸣,山风作祟,大家还没有来得及把尸体从骡子身上卸下来,那头骡子突然挣脱缰绳,朝回家的方向跑去。到家了,把那死人口袋重重地摔在自家门口。
弟兄仨跟在骡子后边疯跑,跑到家门口时已经上气不接下气,惊魂未定,戏搂那边的开场锣鼓又不失时机地响起,张蝎子心里一个念头一闪,马上牢牢地锁定:张蝎子知道鬼子五每过一段时间都要敲诈一回郭麻子,郭麻子早已经对鬼子五恨之入骨,何不移尸栽赃,把尸体直接甩在郭麻子官邸的门口?
张蝎子知道,郭麻子的官邸门口有人站岗,这步险棋一旦露馅,下场将会很惨,可他别无选择。俗话说无毒不丈夫,人在关键时刻什么恶事都能够做出。
弟兄三个拽着那条口袋,来到郭麻子官邸的巷子,看那门口果然有人站岗,巨大的红灯笼下晃动着一团黑影,张蝎子突然想起了一句谚语:灯柱下最黑。他们靠着墙慢慢地挪动,然后瞅准哨兵伸长脖子听戏的关头,把鬼子五的尸体丢到灯影下边……然后若无其事地来到戏台下,一边听戏一边观察戏台下人们的动静。
戏台下最初的骚动并没有引起郭麻子的注意,郭麻子是个典型的戏迷,一旦看戏就把什么都忘记。直到参谋长慌慌张张跑过来,附在郭团长耳朵边说:官邸门前发现了一具尸体,郭团长这才站起来,茫然问道:什么尸体?
突然有人大喊一声:郭麻子的队伍打死人了!一霎时哗一下子,戏台下的人走了大半,大家全都涌到郭麻子官邸的门口,看郭麻子的队伍究竟打死了谁。
只见大红灯笼下黑樾樾地躺着一具尸体,不知道是谁怪怪地叫道:“这不是鬼子五是谁”?!
人们议论纷纷,交头接耳:怪不得这一天多不见鬼子五,原来在郭麻子这里。郭麻子打死鬼子五顺理成章,这鬼子五老找郭麻子的麻烦,前两天还听说,鬼子五打算赎回自己的老庄基……
搁平日瓦沟镇死一个人犹如死一只蚂蚁,根本掀不起大浪。郭麻子在瓦沟镇驻军二十年,不能说跟当地老百姓没有一点矛盾,这阵子大家新帐老账一起算,一下子把郭麻子的官邸围了个水泄不通。民怨鼎沸,墙倒众人推,非要找郭麻子讨个说法。
这阵子郭麻子已经不在官邸里边,郭麻子被卫兵们保护着,和杨九娃一起,直接从戏台下来到驻扎部队的树林里边,靠山的地方有一排土窑洞,驻扎着郭团长一个营的兵力。
郭团长来到兵营后惊魂未定,他还担忧着院子里的牡丹红和杨九娃的小女人香玉,本来两个女人在戏台下看戏,香玉说她要回家看看孩子,牡丹红陪着香玉同回院内,她们进院时一切如旧,还没有看见大门边有什么尸体,可是进去后就出不来了,瓦沟镇的老百姓已经把郭麻子官邸的大门堵死。
杨九娃还是比较冷静,这两天他们二人形影不离,鬼子五绝对不是郭团长打死,肯定是有人陷害郭团长,那么陷害的郭团长的人究竟是谁?杨九娃略一思忖,马上就把目标锁定在张蝎子身上。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郭团长一筹莫展。杨九娃劝郭团长冷静,看来弄不清真相瓦沟镇的民怨无法平息,必须揪出这起事件的后台。郭团长在这种时刻不宜出面,杨九娃便带了他两个弟兄,来到郭团长的官邸外边,两个弟兄掏出手枪朝天鸣放,有些胆小的村民抱头鼠窜,但是大部分老百姓没有走,他们知道:当兵的不敢把老百姓怎样。
有人喊:“杨九娃来了”!人们让开一条道,看杨九娃在两个弟兄的护卫下从人群中穿过。杨九娃走到鬼子五的尸体前停下来,把尸体翻了个仰面朝天,他看鬼子五的尸体已经僵硬,手腕上的血渍已经变黑,便抬起头,对站在前边的村民说:“你们都过来看看,这个人已经死了很久,我跟郭团长这两天形影不离,绝对不是郭团长所为”。
有几个胆大的村民来到尸体面前,有的人还弯下腰,摸了摸鬼子五的脸。但是这几个人都不说话,没有人主持公道。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