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科技树不能随便点(1/2)
“好剑,好剑啊。”/p
实验室里,孟仞展示了自己的新武器,引得巫澎和匡先生很是赞叹了一番。这把新剑相比原来那把剑多掺了一些特殊材料,蓄积内力更加容易,使起断水剑来也更加得心应手。/p
就是价钱贵了一些,花了孟仞一百两银子。/p
矿主给他们的酬劳被分成了三部分,孟仞拿走四分之一,巫澎拿走四分之一,剩下一半充作实验室的科研经费。/p
有这七十五两,再加上之前那篇《脑理学公报》的奖励,孟仞总算能给自己换一把剑,还留下一点余财。/p
“没想到你们会这么快就结题。”匡先生道,“也罢,既然你们这么急着回来做科研,那我们就谈谈科研的事情。”/p
“你们手头现在有三件事情要做。第一件事情是那篇关于认知体系结构的综述……”/p
巫澎迅速把桌上的一沓稿纸递到匡先生手里:“综述。”/p
匡先生的下一句话顿时卡在了喉咙里。/p
“你们这也太快了。”直到看完第一段,他才如此感叹了一句。/p
巫澎讪笑道:“是老孟比较快。”/p
这一个月以来,巫澎一直被孟仞高涨的工作热情支配着。去铁矿的日子里,半天上工,小半天写综述,留下两个时辰睡觉;不去铁矿的日子里,花大半天写综述,留下四个时辰睡觉。/p
这谁顶得住啊!/p
孟仞顶得住,还拖着巫澎一起顶。/p
“老孟啊,”月中的一天,巫澎实在忍不了了,抱怨道,“你跟我说的那什么‘九九六’,也没这么狠的。”/p
孟仞道:“这都是你的福报,明白吗?”/p
“福报个屁!”巫澎骂道。/p
“你是一作!”孟仞顶了回去。/p
每当他这么一说,巫澎就会瞬间哑火。既然孟仞把第一作者的位置让给了他,那他的贡献至少不能落后孟仞这个第二作者太多。/p
看着两人愈发浓重的黑眼圈,匡先生也隐约猜到了这综述是怎么写出来的。/p
“还是要稍微注意一下休息。”他似笑非笑地提醒了一句,“这篇综述,我这两天尽快把修改意见给你们。”/p
巫澎点了点头:“明天我要睡到午时,谁也别拦我。老孟呢?继续工作?”/p
孟仞笑道:“先休息一天,不过明天还得找你帮忙。”/p
巫澎赶紧坐得离他远了一些。/p
“这次是小忙!”孟仞信誓旦旦地道。/p
匡先生抬手制止了他们:“先听我说完!你们手头还剩下两件事情!/p
第一件,巫澎的课题,关于认知地图的结构;第二件,孟仞的课题,关于通过训练提高短时记忆容量。/p
两个课题的实验都要尽快开始做了。”/p
“是。”孟仞和巫澎拱手道。/p
“除此之外,”匡先生道,“我觉得你们该考虑一些更有意义的研究。尤其是孟仞,以你的天赋,不该满足于灌水。”/p
“师父说得是。”孟仞道。/p
匡先生说着竟有些兴奋起来:“脑理学这个学科,也不该仅仅是停留在理论上。孟仞,我记得你提过很多次,短时记忆的容量限制很可能也会限制我们对内力的精细控制。/p
那么,这里就有两个很容易想到的问题:容量限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能不能通过一些手段突破这个限制?/p
我认为这可能……要不你先说说你的想法?”/p
这个问题孟仞也是考虑过很久的。只是科学必须要一点点地前进,以现在的研究进展,似乎尚不足以弄清这个问题。/p
“我认为,”他谨慎地道,“可能跟注意切换的速度有关系,也可能跟注意的容量有关系。”/p
匡先生赞许地点头道:“英雄所见略同。所以,你觉得后续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往这方面靠一下?”/p
“可是,”孟仞道,“我们现在能用的实验指标太少了,基本就只有一个错误率。如此有限的指标,我担心很多问题研究不清楚……”/p
“你觉得还需要什么指标?”/p
“反应时间。从刺激呈现,到被试开始反应的时间。这个指标能反映很多东西。”/p
匡先生和巫澎同时叹了口气。这反应并未出乎孟仞的意料之外,于是他也开始面露愁容。/p
认知心理学——或者说认知脑理学——探讨的好多东西都是几百毫秒,甚至几十毫秒之内发生的过程。/p
孟仞之前在做的,短时记忆的容量问题,倒是把时间范围延伸到了几秒钟之久。但是短时记忆内部还有更多的过程,编码、加工、保持、提取,要对这些过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在时间控制上就必须有更高的精度。/p
而且,时间控制还不是最难的,通过速示器就可以实现。/p
最难的是时间测量,必须要毫秒级的精度。/p
然而,他们这个时代,根本就没有如此高精度的计时器……要是按照原来世界的发展速度,石英晶体的压电特性,估计还要等上一百来年才会被人发现,石英钟和更精确的原子钟,估计还得等上两百年。/p
科技树不能一条道点到死,脑理学到了一定程度,也必须要靠工程技术的滋养才能发展。/p
“能不能找到点别的路子?”匡先生问道。/p
“我尽量试试吧,”孟仞道,“不过,别的路子说不定又要依赖别的技术……”/p
比如计算机,脑电,核磁共振什么的……/p
“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