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三国(十八)(1/6)
夏安然当然是不知道自己已经莫名被江东好儿郎们惦记上啦, 更不知道虽然曹『操』口口声声说不能以此出书,但是身体却很诚实得拿回去细细看了很久。/p
尴尬之余,心里还是挺美的,反倒是荀彧、郭嘉等人,还挺赞成刊印此书,但是不是现在。/p
无论如何, 第一本出自曹『操』治下的书,决不能是如此自吹自擂(夏安然表示激烈抗议)的书本, 这会从一开始就给这个概念带来污点, 不利于推广。/p
更何况,现如今董卓虽然西退,到底还是掌握汉室权柄,如今曹『操』虽然之前小刺了他一下, 但是到底不算碍眼, 但是如果曹『操』把这书弄出来,等于踩着董卓上位。/p
更何况其中还牵涉到了还在董卓掌控下的直隶三县,真发行了就是把队友给得罪死了。/p
若要发行, 也绝不能光明正大得发, 可以以私底下传阅的名义铺开。/p
在如今时代, 能够着书的必为圣贤,而曹『操』不过是一个小势力的头头,何德何能以自己着书?哪怕是小说书也不行。/p
这件事被荀彧悄悄按下了, 他当然不知道自己连夜看完的书本现在已经传到了来做客的孙权手中, 而是安抚夏安然让他先做正事。/p
正事就是教化之道。/p
这点夏安然很擅长, 他之前所在永春县为县令的任务就有教化一条,何况他本身也是层层科考往上爬的,默写个《千字文》真的不算大问题。/p
但是他不能写啊!/p
千字文本身是南北朝时期自王羲之字帖上挖出来的,当中有许多典故都是出自西汉、东汉、魏晋南北朝,旁的不说,就说其中一句杜稿钟隶,里面的钟隶指的就是钟繇。/p
钟繇现在尚且名气不显,还没遇到他的伯乐曹『操』呢!/p
不过好在,就在此时代就有一个人写了一篇很适合做启蒙书的人,正是夏安然的任务对象,蔡邕。/p
蔡邕当年辞官在家时候曾整理史书,亦是写了不少佳作,但是都在战『乱』中遗失。现如今留世的都是其女蔡昭姬所默写出的。/p
而如今要做启蒙,难道还有比去找蔡邕讨要他的《劝学》更适合的吗?更何况,曹『操』本身就和蔡邕是文坛挚友,属于灵魂之交的那种。/p
若非如此,他怎会在若干年后感叹蔡邕无后人,特地将蔡昭姬匈奴那边赎回呢。/p
为了这一本启蒙书,夏安然有八成把握,曹『操』会去找蔡邕,这个时代虽然没有版权法,但是人家已经写出来的作品,你自己默写没关系,印成书还不告诉人一声那就不太好了。/p
历史上蔡邕的死是因为王允杀死董卓后他叹息了一声,就是那一声让王允给他定了罪,而如今董卓还在长安肆无忌惮得鱼肉长安,蔡邕自然也活得好好的。/p
夏安然眼睛眨呀眨,在曹『操』面前委婉得提起了文学大家,又非常不委婉得表示我可以去约稿呀!/p
曹『操』看着这小孩扑棱扑棱得快要眨出星星的眼睛,表示十分感动于帐下主簿对于工作的热忱态度,但是坚定得拒绝了他。/p
曹『操』自己也是有考量的,他现在虽然不算董卓的眼中钉,但是也能算是眼中沙,怎么看都不顺眼的那种,要去找蔡邕,那就必须得入长安。/p
如今长安虽然不算铁桶一块,但也不算容易混进去,放夏安然去,曹『操』还当真不敢,何况说到底……这也不过是一件小事,并不值得冒险。/p
曹『操』寻思片刻后,下了决定,先印书,再让人带着成书去长安和蔡邕说,顺便再去借些书回来。/p
在这个时代的确会有朋友之间互相抄书的情况,曹『操』就钻了其中的空子。/p
就在东郡人忙着兴修水利和、劈竹子做纸张的时候,外面局势却直转而下。/p
东边的青州黄巾军攻破了徐州军的封锁,南下大肆劫掠,几乎是同时,西面的袁术刘表战火刚停,董卓就派张济领兵南下“平『乱』”,张济一路打败驻守的诸侯后,竟是直接右行至颍川、陈留边缘掠夺,此二处均为富庶之地,张济带骑兵快速来回,竟是让二地刺史均都被打了个猝不及防。/p
曹『操』此处听闻消息大为光火,他在帐中连连走动,陈留毗邻东郡,太守又是小伙伴张邈,竟然能被打个措手不及,这意味着曹『操』本以为的坚固后方其实并不甚坚固。/p
至于颍川就更不必说,那是郭嘉和荀彧的老家。/p
自消息传来二人便一直默然无语,荀彧更是双目紧闭一言不发,只他激烈颤抖的睫羽向诸人传达了他的心情。/p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之前曹『操』便已经派军去接荀彧的家人,算来出行已经有了近一月,他的家人还是很有可能躲过了这场兵祸的。/p
夏安然捏着衣角,一时竟不知道该说什么,良久的沉默之后,曹『操』深吸一口气道“『操』会派人再沿途去寻,文若……奉孝,莫要多想。”/p
郭嘉以坐姿微微躬身,面『色』平静“嘉本孑然一身,仅有几个老仆,出行投奔主公之前便已遣散……如今牵挂不过颍川挚友罢了。”他嗓音沙哑,目下青黑一片,显然也是从昨天得到消息之后就没能睡好,对比之下,荀彧的状态反而比他更好一些。/p
只此时他也只能紧抿唇瓣,良久才吐出一句“彧,谢主公。”/p
片刻后,千余骑兵便拔营西进。/p
夏安然此时当真不知道该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