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一章 改革国际电影节(2/3)
才有差距。于是从刚开始的半推半就,到后来的扭扭捏捏,再到现在逐渐习惯,只用了一个多星期。
看着在自己身上不断起伏,脸上带着迷醉之色的绝色佳人。
卫雄脸上露出了一丝得意的微笑。
所谓的两个月聘用期当然是真的,他说到做到。可两个月到期之后,陈梦瑶还会舍得离开?
估计现在陈梦瑶就不舍得离开了。
欣赏了陈梦瑶的浪-态,卫雄又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手上的文件上,这份文件是电影协会那边刚发出来的,
有关香港国际电影节改革的计划书。
话说十一年前,也就是1977年,时任香港文化署署长陈达文,向市政局建议创办香港国际电影节。
把世界各地优秀的电影带给香港观众。
此建议很快就得到议员及港英政府的支持,于是第一届香港国际电影节于1977年正式创立。
首届电影节属于试办性质,由市政局举办。
总共选映了三十七部影片,观众人数只有约人次,放映场地也只局限于香港大会堂。
作为试办,这样的成绩勉强算成功。
于是香港国际电影节由1978年起开始稳步发展,由第四届起,每年均于复活节期间举行。
创办初期的香港国际电影节规模较小,选映电影数量不多。
主要向香港输入并推介国际上著名的影片。当时的国际电影节处在一个引进期,目标很简单——
推荐好的电影。
80年代-开始,香港国际电影节改变定位。
在继续引进和介绍国际优秀电影的同时,积极向国外电影人和观众展示亚洲的电影新作。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国际电影节不设大奖,属于非竞赛性的放映活动。
这样做也是无奈之举。
毕竟70年代和80年代初,香港电影在国际上,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的影响力还相当有限。
更需要的是学习和不断强大自己。
但时至今日,这样的规则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香港电影发展的需要了,因此改革已势在必行。
在香港电影协会成立后,协会就成为了主办单位之一。
同时开始制定改革计划。
现在卫雄手上拿着的就是经过几轮商议后,电影协会的常务理事吴思源刚刚整理出来的改革方案。
这个方案主要是改革电影节的基本规则,把非竞赛变成竞赛。
首先是设置五个独立的单元:
第一,主竞赛长片单元,电影节最主要的单元,每届参赛影片不得多于20部,必须是首次展映的新作。
第二,非竞赛单元,搜集国际上的优秀影片,每届限定为10部。
曾获得过戛纳国际电影节、柏林国际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和香港国际电影节奖项的大师级导演的新作将被优先考虑。
第三,主竞赛短片单元,每届不得多于10部,必须是首次展映的新作。
第四,经典回顾单元,不设具体数量,能否参加需视具体情况而定,目的是回顾过去的经典影片。
第五,导演双周,鼓励新人导演的创作。
其次是设立了六个奖项:
分别是评审团大奖,颁给最有原创性或最有研究精神的影片。
最佳导演奖,颁给表现最佳的导演。
最佳女演员奖,颁给表现最佳的女演员;最佳男演员奖,颁给表现最佳的男演员;最佳剧本奖,颁给最优秀的剧本;
以及最大的奖项金紫荆奖,颁给最优秀的影片。
另外,还有一个不常设奖项——终身成就奖,颁给那些为电影做出过突出贡献的电影工作者。
与以前相比,改革的香港国际电影节最大的变化就是设立了奖项。
这样将能提高世界各地优秀电影和电影工作者的参与热情,还能提高媒体及观众的关注度。
进而提高电影节影响力。
最后是更改举办时间:
由每年的复活节期间,移到每年的9月中旬到下旬,为时半个月,错开欧洲三大电影节的时间。
卫雄的目标是把香港国际电影打造成与三大国际电影节一样的国际电影盛事。
这个目标很高尚,难度也不小。
……
经过再次审议,确定没有其他需要修改的后,香港电影协会就在《天天日报》上公布了改革方案。
如此彻底的改革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反对的人也不是没有,这些人大多认为当初创立香港国际电影节就是以学术研究为目的。
香港电影协会的改革已背离了这个初衷,
更有个别自以为是的学者在报纸上公开抨击,对此,不仅卫雄,绝大多数香港人都嗤之以鼻。
就如黄沾在《明报》专栏中写的:
“香港国际电影节既然存在,那就应该有它存在的实际意义,而不是只占着茅坑,却不拉屎。”
“至少我没看到过去十几年香港国际电影节给香港电影来人了什么。”
“倒是看到许多人借着这个平台在自娱自乐,还有一些所谓的专家为了自我标榜而招摇撞骗。”
这一番话是比较极端的。
不过黄沾嘴臭是全香港人都知道的,很少有人会真的和他计较。
如果说黄沾的臭嘴读者只是一笑置之的话,那么金庸特地提名写的评论就不得不让人重视了。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哪怕是顽石,也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时代的变迁而逐渐风化。”
“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