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3/4)
几个大食将军的率领下,朝着四面八方冲了出去。杜学文见大食军有了变化,再仔细一看,就猜到了对方的打算,不禁冷冷的一笑,道“大食人倒是好盘算,可是这肉已经放到了国里,再想飞出去,可能吗?传令,分割包围,不许近身接敌,只需用弓箭射击!”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常势,水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所以,用兵没有固定的态势,没有不变的形式,用兵的“形”和“势”都不能一成不变,关键在于,就如孙子说的:“能顺应敌情的变化而赢得胜利,可称之为神。”
说的就是作战用兵应象水yyng变化多端,才能克敌至胜,因变而变,这在论何时都是正确的,但现在对兵常势,水常形应有另外一种认识,就是兵应有势,水应有形。
兵常势,水常形是在特定的环境下,把眼光放远一些,兵是在战争条件下的常势,水是在周围环境下的常形,也就是说,兵受战争环境的影响,水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周易》中有两句话,可作为孙子这段话的注脚:第一句是“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就是一虚一实,就是规律,章法,第二句是“阴阳不测之谓神”,阴阳不测,便是规律可循,章法可依。
兵圣孙子认为,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不能拘泥于某种作战的形式,正像水本固定的形态yyng,放在圆容器中它就是圆的,放在方容器中它就是方的。能够根据敌人数量的多少,装备的好坏,士气的高低,指挥员素质如何,军需供应怎样而机动灵活地采取对策,才能夺取胜利。这几句可用以说明用兵或做其他工作应审时度势,灵活机动地制订计划,不可死搬教条,墨守成规。
战争环境人们是能够认识的,也能够把握的,论是原始社会的部落战争,还是冷兵器时代的诸侯争霸战争,就算是后世现代化的高科技战争,人们都能够认识,把握住战争的环境,再用兵,那么兵就成常势了,战争的环境怎么样,就用什么样的兵,在这个大环境下,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兵就是常势的。
比如二战时期的盟军为开辟第二战场,配合苏军的正面战场的攻势,经过多方协商,决定在诺谩底登陆作战,那么在登陆作战开始以前,盟军统帅部是经过多方论证,多方调查了开辟战争的环境的形势之后再用兵的,如果德军也认识到战争环境的常势,那么盟军能否登陆成功还是不未知数。
战争环境是个什么样子,那么兵也就是个什么样子。抗战时期李宗仁将军指挥的台儿庄战役同样也是先认识到台儿庄战役战争的重要环境,包括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等等因素,在在这个环境下用兵,所以这个兵是有形的,也是有势的,是可以认识的,因为台儿庄战役的战争形势决定了这次战役的用兵形势,只要认识到这个因素,那么用兵才能随心应变,李宗仁将军战前的认真研究并正确的掌握了战场的规律,是台儿庄战役取胜的关键。
那么水有形又是怎么样理解的呢,在传统的观念中,水是形的,因为水没有一个固定的形。确是如此,水是形的,水的形是杂乱章的,奇形怪状的,但为什么为会出现这些杂乱章,奇形怪状的水形状呢,究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受到水周边环境的影响,水周边环境是什么形状,那么水就是什么形状,人们法认识和把握住水的形,因为水是千变万化的,就算在一小条线上激起的浪花也找不到相同的一朵来,但人们是可以认识水的有形的,水的形变化是来源于周围环境的形,法把握住水形的变化,但水周围的形是不变的,可以通过认识水周围的形来认识水的形。比如水周围是一个圆形的环境,那么水肯定是圆形的,不会是方的,也不会是其它形状;如果水周围是一个三角形,那么水也肯定是一个三角形,而不会变成正方形。这就是水的有形,只有充分认识到水周边环境的有形,才能更好的利用。
杜学文不会天真的以为,大食军当真就没了办法,对于战场上发生的一切,他在心中也早就有了盘算。
所以当大食军做出分头突击的决定之时,他果断的选择了分割包围,他的父亲杜睿最擅长的就是大范围的迂回运动,而后根据地形要素,环境要素,将敌军分割包围,以自己的优势兵力,尽可能的歼灭对手。
杜睿作为一个后世穿越之人,对于后世发生的那些经典的战例自然耳熟能详,他能jehu到最深的自然也就是后世解放军的那些堪称天才构想的战例了。
对于分割包围这种战术,杜睿尤其喜欢,他记忆最为深刻的战例便是解放战争之时的解放军对胡宗南,二马之战。
当时第一野战军发起扶战役,以一个兵团牵制“二马”集团主力,集中三个兵团歼灭位于扶风、县地区的胡宗南及马步芳两集团各一部,迫使胡宗南集团退往汉中,进而孤立“二马”。
其部署便是以第2兵团由醴泉经乾县、青化镇迂回至益店镇、罗局镇,切断武功、扶风地区国民党军西退通路,尔后向午井镇、扶风发展进攻,以第18兵团,由咸阳、兴平沿渭河北岸西进,歼灭武功、杏林镇一带守军后,向午井镇发展攻击,会同第2兵团聚歼罗局镇地区守军;以第1兵团由县地区西进,攻占、县,歼灭渭河南岸守军,策
第3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