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第174章 全世界唯一的黄金部队(2/3)
透出了灯光。这一会,小屋里的高低床上,两个小家伙一上一下的睡得昏天暗地,根本没有醒的意思。
“让他俩继续睡吧,”江海轻轻说了一句:“玩了一整天,肯定累了。”
江妈还在犹豫:“晚饭还没吃呢。”
“饿不着他俩的,都吃了一天的零食了。”
“行吧,我也管不动了。”江妈自己拍打着酸痛的肩膀,静悄悄的退出了小屋。
“阿姨,我来给你揉揉。”
应如画见了后,赶紧走过来给江妈揉起了肩膀。
“哎呦,还是我们如画最乖了,今天累坏了吧,”江妈拍了拍小姑娘搭在肩膀上的手:
“如画啊,你以后可得学会摆脸色,本来就长得白白胖胖的,再成天一副笑呵呵的样子,别人可不得使劲欺负你。”
最近的应如画,的确圆润了不少:“呵呵,没关系的。”
今天,要数被客人使唤最多的人,肯定就是应·白白胖胖·笑呵呵·好欺负·如画了。
不是喊她加水,就是喊她盛饭,忙的小姑娘就没坐稳过三分钟。
“如画你别多想,踏踏实实在家里住着,”江爸一直想对这个小姑娘说:
“在外面要是有人欺负你,回家一定要告诉我们,那么多哥哥可不是白叫的。”
“就是,我小哥原来可能打了,不过现在好像不行了,现在我二哥最厉害。”
一旁的江河,微微呵笑了一下没搭腔。
江山倒不乐意了:“什么叫我现在不行了?”
“反正看着没以前能打了。”
“你懂个屁,”不等江山开口,江妈就扑了女儿一扇子:
“你小哥那叫有数了,要是他还像从前那样横冲直撞的,还让不让我和你爸活了?”
“小丫头什么都不懂,”江山对着老妈使劲点头:“还是我妈明事理。”
屋里正聊着,小院里传来了一阵声响。
江山仔细一听,原来是浦江美术出版社的潘烨主编。
当江山与李若诚同时走出家门时,潘主编已经自来熟的在小院里的小板凳上坐了下来。
“李老,”潘主编笑呵呵的将一支信封交到了李若诚的手中:
“您翻译的《飘》很受读者们喜欢,首版发行的10万册已经销售一空了。”
“这么快?”
李若诚感觉还挺意外的,虽然知道《飘》一直是米国小说销售榜的头牌。
但他怎么也没想到,在国内也能如此受欢迎。
老人家看了看手里的信封:“不过这又是什么?”
“根据我们编辑部陆续收到的征订申请,出版社决定再加印二十万册,这是给您送来的印数钱。”
“噢,”李若诚笑着点点头:“那我就不和你客气了。”
“应该的。”
印数钱虽然很有限,但也不是谁想拿就能拿得。
一般的作者或译作者,只能拿到出版社一次性给付的稿费。
只有到了李若诚这个级别,才可以享受到印数稿费的待遇。
但译作者的印数稿费,自然不能和小说作者相提并论。
江山曾经听李叔提过一嘴,如《飘》这样的作品,十万册的印数费也不过两百元左右。
“小江,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
交付了《飘》的稿费后,潘主编神秘兮兮的从包里抽出了一本书。
江山赶紧接了过去:“嘿,您还记着呢!”
“那当然了,”潘主编指着江山手里的书,道:“当初你说的时候,我还没当回事,没想到这书还真难搞。”
“可真是难为你了,”
江山怎么也没想到,自己随意说出的一句话,对方却记到现在。
前一阵子已经帮他买了回来,但此刻的江山依然非常感谢潘主编的帮助。
“许国璋英语?”李若诚抬眼一看:“这书又允许发行了?”
“没想到吧李老,”潘主编笑道:“不但允许发行了,比您这书还受欢迎呢。”
“那肯定啊,这书在以前就是紧俏货,更别说现在了,如今市面上哪有什么像样的英语教材。”
1963年的秋天,领域几十年的《许国璋英语》正式出版发行。
其实这套书原本就叫《英语》。
只因为前四册由许国璋同志负责编写,所以,大家就只记住了他的大名。
这一会在江山看来,这本教材还真蛮有特色的。
比如什么“上个月我们到大兴县的村庄去劳动”,
或“在我们国家,学生不仅要从书本上学习,也要向劳动人民学习”。
尽管这书带着浓重的时代印记。
但,却一点没妨碍它在全国英语爱好者中的欢迎程度。
由于太受欢迎,这套教材索性被人民称作了《许国璋英语》。
可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十年”来临时,许国璋同志被列入了燕京外国语学院的重点批判对象之一。
《许国璋英语》连带它的几位编著者,全都被贴上了“封-资-修”的标签。
就这样,风靡一时的《许国璋英语》就此全面消失。
直到时间来到了1978年,《燕京日报》刊登了一篇《以革命导师为榜样,努力掌握外国语》的文章。
与此同时,伴着高考的恢复,被列入考试科目的英语,代表了国家对外国语的全面接纳。
面对国内高涨的英语学习热度,《许国璋英语》终于得以重新面世。
在海外教材还没有加入国内市场前,这本书几乎就是英语教材的代名词。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