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狂澜军(1/2)
.仅以此章献给当年出川抗敌,保家卫国的壮士!
~~~~~~~
帝国纪元999年4月1日,帝国川陕行省川渝路大散关。
一面黑色大旗正猎猎飘扬,上面用金线绣着三个大字——狂澜军,却正是雷东风和众人商议后为自己的军团所起的新名字。
其意有两层,其一自是力挽狂澜;其二却是希望这新军如狂澜一般席卷大陆。
自此,狂澜军成。
大散关前,原帝国驻大散关独立旅,雷东风新招收的三万川中新兵,共四万人整齐的排列在原野上,山地间。
四周居住的百姓山民也是早早就来到附近,神色复杂的看着自家的子弟申请肃穆的站在那里。
“你看,那是我家幺儿!”一个中年汉子指着队列中一个面带稚气的青年对身边人道。
“你个死老头子,你就这样把我的心肝幺儿送去参军,就不怕他死在战场上么?”战在他身旁的一个妇人流出了眼泪。
“妇道人家,你知道什么?老张不也把他的儿子送去参军了么?莫说我有两个儿子,你也已经当了祖母,就算只有一个儿子,我也要送!你没看成都府看出的巴蜀舆情上都说了么,有一个老婆婆,把自己的三个儿子都送上了战场,这才叫汉家的人!”那中年汉子道。
“王三说的在理,舆情上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覆巢之下无完卵,要西方蛮子真攻打下长安府,到时候就可以直接进攻我们川中了,到时候,我们还能活的好么?”旁边一个头发有些花白的老汉道。
这老汉却是如今一个村子的族长,人望颇高,他这话一说出口,那妇人神色已然悲伤,却不再抱怨。
为了配合征兵,雷东风特意从成都府编撰舆情的舆情部,要来了几个人才,为此次出川抗敌刊出了几个版面的征兵文章。
帝国文化昌盛,作为日常舆论的和宣传帝国思想的主要手段,舆情部在各行省基本都有设置。如成都府这样的大城市,舆情更是每天都刊出一期,免费在广场、商业街道对四民发放。
加上帝国普及三年义务教育,基本人人识字,所以雷东风了解到这些后,就在征兵过程中运用了舆情的力量。
果不其然,大散关附近的居民,在这舆情宣传和对帝国归属感以及雷东风所给出的优厚募兵条件下,报名极其踊跃。
如刚才王三那样毅然将自己儿子送上战场的,更不在少数。
~~~~~~~
此刻,雷东风站在十余丈高的大散关的城楼上,俯瞰着四周满山遍野的士兵和山民,心潮澎湃。
就在几个月前,他只不过是那个时空,华夏最后的骑兵团里,一名普通的少尉连长。
也许,再过几年,还有可能被提升为营长;也许,再过几年,那个最后的骑兵团会成为历史,然后专业回家;是继承祖传的那个武馆?亦或如很多战友一样,沉沦在都市的霓虹里,忘却那在战马上挥舞马刀,肆意的青春与激烈。
但自从来到这个时空,在这个汉民族成为一个浩大的帝国,统治着大陆公路的东端,虽然外忧内困的时空里,雷东风重新寻找到了自我。
虽不能成王成霸,但至少雷东风可以拿起手中的武器,跨上心爱的战马,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的未来去奋斗、流血。
只要能实现自己铁血的梦想,能带着追随自己的这些兄弟姐妹,堂堂正正的留在帝国的史卷中,就不枉为男儿的一世。
而今,面前这四万人马,虽不是百战精兵,但至少都是拥有一腔热血的汉家好儿郎。
自己,正带着他们,用平凡的生命去书写不平凡的历史。
狂澜军,卫国卫民,大义所在。
雷东风想到这里,手紧紧的握成了拳头。这一刻,他虽然无法预测未来的走向,但至少可以把握住自己。
“我辈无名,此番出川抗敌,但求为国为民,甘洒这腔热血,甘愿披肝沥胆;以血搏命,以命杀敌,做一个堂堂的汉家儿女,做一个堂堂的汉兵,留名青史!”雷东风几乎是用全身的力量对着满山的汉兵和父老喊出这些话,然后反手抽出一自己腰畔的马刀,双手发力,竟然生生折断,虎口顿时崩出鲜血。
“抗敌之时,如有退缩,当如此刀,我若退缩,任谁以此断刃斩之!”说完,雷东风将一半连着刀柄的马刀交道身后侦骑营兼执法营营长荆展的手里。
“谨遵大人号令,尔等当为国为命,尽心效命!”满山遍野的汉兵看得清楚,被雷东风哪鲜血崩飞的场面刺激得热血沸腾,齐声高呼道。
“出征!”军团前军先锋狂澜军第一骑兵师第一团团长李炎大喝一声,身后二千余人翻身上马,正要出发(骑兵编制略等于步兵一半,前文已有说明)。
“且慢,老夫有出征之礼送予将军!”关下,一名白发苍苍的老者手拿一卷布匹,在几个中年人的搀扶下,从围观的百姓中走出,遥对关楼之上的雷东风喊道。
“老丈有事?但讲无妨!”雷东风忙道,同时示意关下汉兵将老汉邀请上关楼。
片刻,那老汉来到关楼之上,颤抖的双手捧着那卷布匹,对雷东风道:“雷将军,自你入主大散关看,勤政爱民,废除了乌戈在这里的一切苛捐杂税,如今你为尔等安危,出川抗敌,小老儿连夜做了这份礼物送予将军。”
说完,那老汉在身边汉兵的协助下展开那布匹,却是一面出征大旗,旗成白色,旗帜正中用鲜红的大字写了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