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西班牙的荣耀(1/2)
这是一个女王的时代,英国有女王,西班牙曾有女王,大清虽然不是女王,但跟女王也没什么区别。在这个年代,女人有着自己的荣光。
1516年卡斯蒂利亚女王胡安那和王夫腓力一世的儿子查理一世(西班牙文名:卡洛斯)以特拉斯塔马拉家族的外孙资格继承卡斯蒂利亚、莱昂、阿拉贡、瓦格纳等国的王位,是为卡洛斯一世,他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的共主邦联的国家。到了十六世纪,西班牙逐渐强盛起来,成了海权强国,之后又开始衰落。[.]
1837年,伊莎贝尔二世在通过君主立宪的法案之后将其正式合并为一个国家,决定用西班牙一词命名自己的国家,腓尼基语,意为“野兔”,国家自此结束了历经300多年的共主邦联模式。
伊莎贝尔二世的出身,就注定了她不是一个普通的女人。
伊莎贝拉二世能够继承王位,有赖于父亲斐迪南七世设法说服了西班牙国会废除萨利克继承法。不过他的叔叔,也就是费迪南七世的弟弟唐*卡洛斯亲王立刻发动了叛乱,因为遵照萨利克继承法,只有男性才能继承西班牙大统,况且此时的伊莎贝尔二世年纪才是个位数,于是第一次卡洛斯战争爆发。
卡洛斯的支持者后来就成了所谓的卡洛斯派,包括旧贵族和天主教保的守势力,例如耶稣会。而伊莎贝尔二世的支持者包括军队和国会中的自由主义者;这些人希望从没收耶稣会和宗教骑士团财产的行动中获利,并在西班牙通过一部限制国王权力的宪法。西班牙的资产阶级也抱着削弱封建贵族势力的愿望支持女王。
当然,此时年纪还小的伊莎贝尔二世依仗的其实还是其母亲——来至于波旁王朝的摄政玛利亚*克里斯蒂娜的支持,又因为这个女人的身份,所以伊莎贝尔二世受到了葡萄牙,英国和法国的支持。
整个第一次卡洛斯战争一共持续了七年,其间唐*卡洛斯曾于1837年进攻西班牙首都马德里。1839年卡洛斯派的主力才被粉碎,这位亲王被迫逃亡法国。1840年7月,在西班牙作战的卡洛斯派分子被全部消灭,伊莎贝拉二世的王位终于获得稳固。
不过伊莎贝尔二世的人生并未就此平顺,特别是对于女人来说,她的婚姻只能用悲剧来形容。他的丈夫是他的堂兄弗朗西斯科*德*阿西西*德*波旁,这就是一场政治婚姻。就在女王十六岁结婚的当天,她忽然发现自己丈夫身上的花边竟然比自己身上还要多得多,而用更直白的说法就是……王夫其实是娘娘腔,传言更是同性恋。
所以二人的婚姻生活就可想而知了,没多久两人就开始分居,一年后双方给了对方最大的自由。实际上,一直有流言说女王所有的孩子都不是弗朗西斯科亲王生的,因为亲王是一个有名的同性恋者。例如,很多人相信伊莎贝拉二世唯一活下来的男孩最终登上西班牙王位的阿方索十二世的父亲,是女王的一个情夫近卫军长官恩里克*普伊戈-莫尔托。
在动荡的西班牙政局中成长起来的伊莎贝尔二世女王,自然不会是一般的女人,不过她也绝对称不上英明,也许用喜怒无常来形容更合适些。
王一其实对欧洲历史并没什么了解,特别是西班牙历史,即便贵为一国女王,伊莎贝尔二世在王一眼中也就那么回事。不过因为听过这段关于伊莎贝尔二世女王的花边新闻,所以他才知道这位女王的存在,可也仅仅只是一点印象而已。
不过他还是弄错了一件事情,就是现在西班牙的统治者,并不是这位伊莎贝尔二世女王,她早在1870年就因为政变,被迫退位了,如今居住在法国巴黎。就在去年,她的儿子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二世去世,而她的孙子阿方索十三世目前继承了帝位,不过现在真正掌控西班牙大权的却是玛利亚*克里斯蒂娜。不过这位玛利亚并不是伊莎贝尔二世女王的那位母亲,而是阿方索十二世的第二任妻子,阿方索十三世的母亲。
说起来现在西班牙的政局跟如今的大清朝有些相似,皇后主政,皇帝还是小屁孩。至于光绪和阿方索十三世谁更幸运些?这事还真不好说,光绪是志大才疏,活在慈禧的阴影之下,一辈子憋屈,最后还比老得多的慈禧早死了一天。而阿方索十三世在这方面倒是好些。当然,一个亲妈,一个后娘,比较起来也不公平。不过要是这样就认为阿方索十三世更幸福,也不尽然。
阿方索十三世十九岁的时候,对英国进行访问,期间见到了“欧洲老祖母”维多利亚女王的外孙女——维多利亚*欧亨尼娅,两个小青年一见钟情,私定终身。由于恐惧欧亨尼娅可能带有英国王室的家族病——血友病的致病因子,因此他们的婚约在西班牙遭到强烈反对,但最后,阿方索十三世最终还是说服了他的母亲,太后克里斯蒂娜。
婚礼在1906年5月31日进行,当婚庆队伍行至狭窄的马约尔大街时,从一栋楼上掉下来一束鲜花,花中藏有一颗炸弹,在新郎和新娘的御用马车前炸开了,一时间烟尘四起,血肉横飞。这场惨剧,总共造成22人死亡,70多人受伤,不过国王和王后幸运地从血肉堆里逃出生天。行刺者名叫莫拉尔,是极端的无政府主义者。这是在欧洲历史上著名的一次刺杀。有传说,之所以有了这次刺杀,是因为年轻的王后维多利亚*欧亨尼娅没有听信教母的警告,带了一串不吉利的珍珠项链所致。这只是这对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