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骚乱(1/2)
“今年大商集团的财政收入大概是三十二亿大商元,相当于六十四亿美元,大概是清廷国库收入的十倍。”童千佳亲昵地坐在王一身边,金允儿,林泰熙,韩秀晶,姜佳仁站在他们身后。大商的首席金融官,现任大商财经学院院长李御珍的老婆裘二小姐,正在宣读着报告。
“这样看来,今年的收入还算不错。”王一点点头。
“收入虽然不错,但是我们的各种开销也着实不少。仅仅是东南亚五省,每年的财政投入就在四亿左右。莫桑比克每年也有两亿,再加上大商工业实验室每年近五亿的科研经费。这些加在一起,就已经快达到净利润的一半了。多亏在北方与沙俄人的战争费用从去年起开始被自治区政府承担,其他地区的战争也逐渐平息,不然我们的压力将更加沉重。”
这几年随着东北自治区政府职能的不断健全,东北的战争费用也逐渐由自治区政府承担,不过保险队依然是在王一的指挥下,而警察,税检,海岸巡防队则由自治区政府管理。
王一沉吟了一下,然后道:“美国现在一年的财政收入大概是近一百亿美元,我们现在还无法与他们相比,但是我们的势头比他们好!在科技领域,我们开始逐步占据世界领先地位。在人口上,我们也开始超过他们,随着人民受教育水平的逐渐提高,今后还将有更多的人口红利。鼓励生育,发展教育,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创建全国统一市场,这些都是我们东北自治区的基石。”
裘二小姐没说话,思考着王一的话语。当然,现在东北追赶的目标是英国,美国,法国,至于大清……若是算国库收入还不到九千万两白银,不过是英国的十五分之一。这还不是最悲催的,要是算工业产值,恐怕连人家的百分之一都不到,谁叫大清是个农业国。至于后世说清国gdp占世界20~30,是世界第一,也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看到的结论。
“所以上面那些投入都不能减少,相反还要逐步增加。在大商银行有个一百亿左右的闲钱规模,再加上不断积累的黄金储备,从现今来说,对我们就足够了。”
裘二小姐没再提意见,接着道:“各种物资储备仓库,今年也要开始建立,而灾难的应急机制也研究中,现在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才不足,特别是高端人才,这已经严重制约了我们在各方面的发展。”
对此王一也没有太好的办法,一个真正可堪一用的高端人才,至少要经过近二十年乃至更长时间的不懈培养,才有可能独当一面。王一就算再有本事,也无力缩短这一进程。
千佳此时抓着王一的手,道:“人才问题也不是你着急能解决的,这几年我们在教育的投入上,仅次于科技上的投入,相信再过几年,情况会好转的。”
裘二小姐今天明显没打算放过王一,问题一个接着一个,任凭王一神经再大条,也感觉后背冷风飕飕。
东北和大商的问题都不少啊!
王一闹心,不过这世界上还有不少比他更闹心的人,其中之一就是袁世凯。
清廷下令组建新军,虽然有了老佛爷的旨意,但是手下没人,手中更没钱。按照朝廷的意思,是要先准备清理各地冗兵之后,才能让银粮到位。只是以清廷处理问题的速度,恐怕老袁自己都七老八十了,这个问题都未见得能够解决。
新军对袁世凯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上位机会,不然以他没学历,背景也不算身后的条件,这辈子要是抓不住这次机会,大概也就别想出人头地了。好在铁杆兄弟徐世昌给他出了个主意,去东北募捐吧。
这事说起来荒唐,不过东北满清的遗老遗少倒是不少,但是现在全部改头换面成了东北的安善良民,至少表面上如此。至于东北政府的实力和保险队的强大,他们也是有目共睹,虽然一部分人难免心向清廷,但是让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地去恢复大清统治,不用别人说,他们也知道这就是妄想。
当然,现在真有这样想法的人并不多,真不愿意在东北自治区的,早都自行返回大清境内了。再加上东北如今的日子比关内好过的多,不敢说人人都能发家致富,但是靠着一把子力气,吃口饱饭却是不成问题。遭过饥荒的人,都明白肚子空空恨不得吃人的滋味,没谁再想去过饿肚子的生活。
不过大清在东北民众之中,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上次庆郡王和李鸿章来一趟东北,就募集了五十多万两白银。而现在袁世凯和徐世昌也打起了东北民众的主意,让他们庆幸的是东北自治区政府没有进行干预,毕竟东北自治区并没脱离大清,另外一点是钱是老百姓自己的,他们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只是还是闹出了风波,就是某些满人开办的企业,强制员工进行捐款,后来被某些不服气的员工告到了自治区政府的劳动仲裁部门。只是后来的事态发展,向着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方向发展。
奉天省的省会盛京如今是整个东北自治区的行政中心,自治区总理府建立在浑河河畔,因为四周有巨大的玻璃温室,里面又种植着各地花草,而被东北人称为四季宫。此时总理府会议室内正在召开对策会议,商讨的就是目前东北的情势。
“诸位觉得此事该如何处理?”说话的是法务部长王闿运,谁都知道强制募捐的事情可大可小,不过一旦处理不好,很可能被有心人利用,在东北内部引发满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