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薇小说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医宋》

爱薇小说网(avrxs.com)

首页 >> 医宋 () >> 第三百一十二章 动荡的天下(八)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avrxs.com/235971/

第三百一十二章 动荡的天下(八)(1/2)

再说九州现在是平家的地盘,张家与他们之间一直有着生意上的往来,凭着这层关系,也许可以避免这些人遭到曰本军队的“不友善对待”。(百度搜索--飘天文学--而且曰本是封建制政体,虽然民风尚武,全国总兵力也不下于二十万,但是却都分散在各级藩主手里,除非是有亡国之危,曰本局部遇袭时可动员的兵力却是极有限的,这一百多万人过去,淹都淹死曰本一两藩的军队了,只要稍加组织,真打起来倒也不怕。

这时,张俊突然接到南方传来的圣旨,得知官家等人均为卫军所救,心中顿时一宽,这下同样受到金军荼毒的福建路有卫军接管,就不用他操心了。只是金军竟然有本事打败韩世忠的水师,平安撤回北方,还真是令他有些惊讶,不过现在他也无暇思索其中的缘由(部分“蕃客”与金人合作的事情,除了那些当事人外,目前还没几个人清楚,但张俊却因为满脑子都是钱的事情,对那些“蕃客”的情况较为了解,因此在南宋诸将中,他倒是第一个想通的。)。张俊深知卫藩的实力,心道金军这次奇袭虽然重创了朝廷的力量,却令蛰伏数年的赵?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事后指不定有多后悔呢。而那些士大夫们现在恐怕心里也很不安吧,赵?虽然脾气不错,但上次差点连命都丢了,以他的年纪,不报复几乎是不可能的

张俊与赵?关系不错,自然不必担心他重回中枢,不过他稍想了一会,还是很快作出了一个决定,“罢了罢了,老子就当一次好人,送这些人去曰本好了。卫王殿下公私分明,如果我不干点好事,他寻不到理由保我,日后登基,未必便会放我一马,而且军中倭人甚多,我却不知那“日出之国”是什么模样,去一趟看看也好”

之所以作出这个决定,也因为张俊现在已经心无挂碍,勤王之事有赵?大包大揽,用不着他再操心,而且从那封与圣旨同时送到的私信中,张俊了解到自己的家人也都平安(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心情自是大好,张俊这才难得地做了回好人

也多亏了张俊同行,要不以他带出来的军队,搞不好半路上会干脆丢下那些饥民不管,自己回来复命都不是没有可能。反正张俊一向护短,等得知实情的时候木已成舟,这又不是战场纪律,想必轻轻一带就揭过了。但现在张俊就在身边,他们自然不敢当面打这位老大的脸,而那些饥民也因为张俊亲自护送而安心不少,这也省去了不少麻烦。要不然在这茫茫大海之上,若再起纷争,真不知道还有几个人能够平安抵达曰本了。

饶是如此,在十余天(注1)的航程中,这一百三十余万人中,却因为疫病死者数万,而不少近海船只承受不了外洋的巨*而解体沉没,其他船只又因严重超载而难以施加援手,则造成了更大的伤亡。(好在张俊未雨绸缪,将粮食淡水主要存放在那些正经的海船上,所以损失不大,粮食供应反倒因为人数减少而略微宽裕了一点。)结果抵达曰本的时候,出发时的一百三十多万人,抵达曰本九州南部的时候已经不足百万了

而且张俊虽然与曰本有着生意上的往来,但自己此前却从未到过曰本,并不是很清楚曰本的实际情况,登上曰本的土地以后,他才发现自己当初的想法真是不切实际。曰本虽有千万人口,毕竟只是个小国,而且九州虽然这几年里因为宋日贸易而迅速繁荣起来,不复昔日的荒凉景象,但它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耕地贫瘠狭小,人口一向不足,农耕技术也相当落后,就算当地人全都不吃饭,也养不活这么多宋人难民啊!

然而,此时张俊已经骑虎难下,非得解决这个难题不可,要不然他这一趟的辛苦不是白受了吗?尽管曰本四面环海,张俊手边有的是船,依靠海洋渔业多少能够缓解一下食物紧张的状况(曰本的渔民可不敢与大宋的水师抢夺渔场,而且他们为了填饱肚子,也不会管自己算不算是“涸泽而渔”,所以捕获量比曰本渔民平常年景多得多。),而且张俊还以高价(曰本粮价低廉,即使是所谓的“高价”,放到南宋也相当便宜。)征光了九州居民几乎所有的余粮,又通过私人关系从琉球搞来几十万石大米(虽然由于大宋移民不断涌入,现在琉球自产的粮食-sk7110/l-卫藩重要的海上领土,又是宋日之间航海贸易的中转之地,存粮必然不会太少,要不是张俊这次带来的人数实在太多,说不定危机现在已经解决了。),总算可以暂时应急,可是还有三个月的缺口无法填上,纵以张俊的能耐,也不由得犯愁了

而且平家对于自己的领地一下子涌进来上百万大宋移民也非常不满,要不是顾忌张俊是南宋大将,而且这次连水师在内还带来了上万大军,恐怕早就动用武力将他们驱逐出境了。但张俊本来就是老流氓,他铁了心赖在南九州不走,平家还真的不敢拿他怎么样。毕竟以平家的实力,虽然未必打不过张俊总数不过几千人、而且其中还有几百个曰本武士的陆军,但是也绝不可能轻易取胜,到时候杀敌一千、自损八百,岂不是便宜另外两家?

所以他们只能采取“鸵鸟政策”,但是态度还是要表示一下的,亲宋派的领袖平清盛也因此第一次见到了张俊这位詹会龙口中的“宋国的征夷大将军(注2)”,但张俊虽然对曰本士卒很满意,却根本没将曰本这样一个蛮夷小国的所谓朝廷看在眼里,虽然为了生

状态提示: 第三百一十二章 动荡的天下(八)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