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工作报告(1/2)
王守仁以文名出世,却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有叫错的名字,没有起错的外号,“超猛书生”这个昵称便是王守仁一生最好的写照。
老王打仗是真的猛,完全不像是一个文人。
打龙场驿的时候,老王没有选择夜袭智取之类的战术,而是直接带着一千多人亲自正面进攻,而后攻击贵州卫时,他用货架的功能直接在群山之间开出了三条百米宽的通道,将府城四面包围,报上自己的大名,一通炮火炸塌四面城墙就带头攻进了城里。
在大明朝廷眼中,贵州卫就是个偏远的不毛之地,进过几十年的安定,当地的卫所军实际不过半卫之数,还都集中在府城之内,面对如狼似虎的王守仁手下士兵,根本没有过多的抵抗就投降了。
老王早就看当地的官府不顺眼了,拿着朝廷的俸禄不干人事弄得当地民怨沸腾,抓到当地的府丞、卫所军将、县官之后便进行了公审,让当地受到欺压和迫害的百姓现场指认其罪行。
有意思的是老王执行的是明太祖制定的《大明律》,这部律法里可没有什么艹蛋的规定,对贪赃枉法的官员那是极尽残忍。
老王这几年在龙场附近可是积累了不少好名声,否则也不会有人跟着他干这杀头的买卖。
老朱给大明百姓的印象非常好,老王搬出老朱制定的律法更容易让百姓们信服。
老王不仇视富人,但对为富不仁的乡绅是一点好感都没有,整顿当地行政的时候,老王也来了一波打土豪分田地,很快就得到了更多当地百姓的支持,只是半年的时间,老王就一路势如破竹的拿下了贵州府、播州司、都匀府、镇远府、铜仁府和石阡府等地,他手下的军队也扩大到了十万。
他没有乘胜扩大战果,而是开始专心的打土豪分田地,他要将打下的地盘变成自己牢固的根据地,并且吸引更多的官兵来攻击他,他要一次打怕官军。
老王雄心勃勃,老李也准备大展宏图。
李元喆回到长安主持元日大朝会。
在皇帝的影响下,大朝会变成了真正的工作报告会,接见外国使节的会议放到了正月初六举行。
没了外人在场,一些东西也就没必要藏着掖着了。
杜如晦代表三省六部做了一次长达一个半小时的报告,将天帝五年的大唐发展情况详细的告知与会人员。
首先是国内的情况。
经济方面,天帝五年大唐国库收入超过八百二十万贯,主要的收入来自于商税、盐铁专营和大唐外贸的进出口收入,大唐十六金刚和未来城、灞桥工业区缴纳的税款就达到了五百四十五万贯,土地和农业税收占比断崖式的下降。
天帝四年的西域之战军费开支和天帝五年的财政开支加在一起有六百多万贯,国库的结余有两百多万贯,各地的粮仓都已经堆满了,就算天帝六年大唐颗粒无收也能保证不会饿死人。
工业方面,天帝五年的钢铁产量接近二十万吨,比四年略有增加。
主要是后续的高炉建设因为战争而延误了近十个月的时间,否则天帝五年的钢铁产量至少应该翻一倍。
水泥产量出现爆发式增长,全国各地新建水泥厂百余座,但是出产的水泥仍然不够消耗所需,天帝六年,朝廷计划再新建七十座水泥厂来满足各地的基建需求。
机器制造方面,大唐已经可以生产许多基础的工业机械,例如初级的钻床、镗床、刨床、拉伸机、冲压机等,只不过由于产量和工业规模的限制,本土的机械产量还没办法满足需求,仍然需要从其他世界采购。
动力机械制造方面,未来城的工厂已经可以小批量生产二十三匹、五十六匹、一百八十匹、三百五十匹以及五百匹马力的工业用蒸汽机和船用蒸汽机,内燃机只能通过手工打造,生产效率极低,产量极少,只是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同样是受限于产能,大唐的大部分动力机械仍然要靠李元喆的进口来满足。
大唐现在唯一能大量量产的工业品是自行车和四轮马车,天帝五年,未来城和灞桥工业区的车辆生产厂一共生产了五千辆自行车,三千辆人力三轮车和四千多辆各种型号的载重马车。
虽然产量不大,但是自行车和四轮马车的量产、蒸汽机的生产和初级机床的生产标志着大唐有了自己的初步的工业自给能力,同时也标志着大唐的工业开始正是起步。
在民用工业领域,受到战争的刺激,大唐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内建立起了十多家罐头厂、五十多家成衣厂和十几家纺织厂,这些工厂在战后转向民用市场,每年可以向市场提供超过两百万听各种罐头,接近三百万套衣物,十几万匹各种布料。
这些工厂的产能加在一起放在后世可能还比不过一个南方的小镇,但是却向唐人展示了工业生产的强大吸金能力,吸引着很多人的关注,只要相应的生产设备能跟上,用不了多久,这些行业就会遍地开花,成为大唐经济发展的增速器。
灞桥工业区的化工厂刚刚建成没多久,不过却已经向未来城的兵工厂、制药厂和工业区的日化厂提供了不少的原料,三酸两碱的产量会在未来几年有一次爆发式的增长。
通讯方面,大唐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里建立起了长安到玉门、长安到洛阳、长安到沽口、长安到松州、洛阳到杭州等五条有线电报线路,偏远地区和重要边镇、港口,也设立了无线电通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